关于线上招生的所有动作,说穿了,就2个字

职场   2024-12-17 20:30   湖南  

如果你是培训行业的负责人,在抖音里应该刷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会线上招生,那么以后就无生可招。

这几年确实看到很多机构线上数据非常漂亮,有自己做的,也有请团队做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很少见到能够持续做的很好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自己做线上的机构大概率是踩中了时间节点,而花钱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说这两种情况都很难持续,那么对于没有经历过这两种模式的机构老师来说,想要把线上招生弄明白,属实有点难。

难得倒不是知识点,而是做的过程,并且随着平台规则不断更新,痛苦程度和咱们做培训的工作流程恰好相反,前者天天在变,而培训工作课程只要开发完,可以来回吃几年。

我经常说,有效的动作重复操作,平台规则虽然在变,但是你只要明白做线上招生的底层逻辑,那么你就不会焦虑,能卷则更好,不能卷就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会存在线上招生

招生确实分线下和线上,但是这里有一个时间点,以疫情为节点,在疫情前线上招生只存在于做全国市场,或者说成人教育。

这个时候大部分区域市场其实不需要考虑线上招生,线下足够吃的盆满钵满。

而疫情的到来,让所有人被动躺平,那么这个时候,第一波突破原有工作框架的老师开始行动起来,尤其是大平台出来的工作人员,开始帮助区域市场机构做线上招生。

线下机构因为大环境影响,开始尝试线上招生,从裂变模式,到区域市场联合模式,再到线上平台同城模式。

最后发现最解渴还是裂变,而这种模式没有前端资源补充,裂变1,2次大概率做不动。

而这两年平台同城模式,如果花钱请人,更像是考试可以作弊,说多了都是泪。

线上模式的存在,把线下机构卷了一遍,但没有出现任何可持续的模式,真正线下还能持续的还是能做全国市场的培训机构。

有没有可持续的方式

对于做线上业务来说,不管是培训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这8个字可以概括: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这几年不管是网红也好,还是新兴业务也好,脱离这8个字,基本都是昙花一现。

年初的教AI课程老师,还有最近的因产品问题的网红,再到培训行业的爆雷机构,不能持续的根本原因,也离不开这8个字。

与时俱进指的业务模式不受平台更替,不管什么流量平台起来,平移适应即可。

而良性循环指的是,本身的业务模式是否具备滚雪球,越做越大。

这8个字吃透,你只需要了解线上业务的本质其实就2个字:流量。

而流量的背后要么是硬广截流,要么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引流。

你更适合哪种

如果从效率来说,那么硬广更适合做全国市场的培训机构,算好投产比花钱赚钱。

但从区域市场来说,线上的广告不具备性价比,而线下广告又不具备引流。

那么可选项就回归到内容曝光+引流这种模式。

从曝光角度看,现在平台给的机会是非常平等的,只是你无法量化你的转化率。

所以这种形式更多是辅助形式。

如果内容找到对标号,能持续产出内容的情况下,使用平台工具如团购,小风车咨询都是能起到引流动作。

但是为什么很多机构这一套流程没有跑通?

原因还是承接公域流量的能力不够,也就是私域不会运营。

现在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微信号是否能每天进新资源,而朋友圈内容呈现形式是结果展示,还是业务流程展示,或者是一个完整的展示。

完整的展示就必须具备:结果,见证,业务流程,行业动态,课程预告及现场展示等。

组合拳才能拿结果

在线上做业务流程闭环,必须颗粒度拉满。

从公域做硬广也好,还是有价值内容引流也好,都是导向私域承接,而承接动作有两个硬需求。

一是公众号做历史内容沉淀,要知道一家没有历史的机构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品牌公众号是做内容沉淀,是长期影响最有效的工具。

二是朋友圈持续做如在眼前的内容营销,让客户不在现场,但能了解的机构每天的动向。

这两个动作都是在建立信任。

很多机构说客户问题太多,这个背后的本质原因就是客户不了解你,而这两个动作的持续,就是让客户自行了解,让客户自己说服自己。

让客户不断挖掘内容的过程,就是不断肯定自己选择的过程。

线上招生围绕流量来做,抛开硬广,做有价值内容持续输出,然后通过平台工具引流到私域,最后私域做如在眼前的营销。

这一套标准动作就符合: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最后还是老规矩,如果觉得写的不错点赞+转发,如果关注上咱们的缘分就开启了。

往 期 精彩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不焦虑的校长都在干这2件事
机构要发展,负责人这3个毛病先戒掉
人口减少不好招生,这个说法可以休矣!

萧厚霖
关注我,与10万+培训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