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项目小组
趣玩角色,以研促长
追寻儿童视角—聚焦角色游戏环境支持功能
一个丰富且适宜的环境,
会对角色游戏有什么影响呢?
产生互动→探索→学习→再游戏
在这个良性循环里,
幼儿“有兴趣”“能主动”“会延伸”。
part1:实地观摩 问题导向
观摩前期,项目小组的成员们经过研讨自制了
角色游戏观察表格,带着思考:幼儿的角色游戏到
底需要什么?开展了一次实地观摩活动。
观摩过程中大2班朱老师对自己班的游戏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茶水店可以利用收集来的废纸、包装袋等制作茶水并提供打包服务;关东煮利用各种不同质感的“纸”制作烤串。
招待小客人
以大2班为例,项目小组发现班级角色游戏的材料种类非常丰富,很多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但是部分的材料的投放以及氛围的营造仍有欠缺。
通过观摩研讨活动,小组达成共识:适宜的游戏材料是保障幼儿角色游戏良好进行的关键。我们需要通过对材料的研究、实践、反思、再探讨、再实践,材料丰富多样且适宜,达到科学性、合理性、价值性、可操作性相统一,才能更好的把握材料的有效性。
part2:外出学习 打破思维
借园部提供的外出参观学习机会,项目小组重新出发,在学习中转换思维,突破原有思维束缚。
采访幼儿游戏
参观过程中,结合《评估指南》B10空间设施和B11玩具材料中的相关指标,项目小组成员针对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得出以下关键词:低结构为主、合理规划区域、灵活调整、追随幼儿。
part3:分享交流 整合经验
为有效整合经验,项目小组在多功能室组织了一次分享交流会,成员依次分享外出学习感悟。
依托地域特色,常见朴素的材料也能重焕生机,例如蒲扇、玉米皮、竹编、砖块等,太仓也有沙溪古镇、南园古色古香的特色地标,可以将此类元素结合在班级“小茶馆”中,让角色游戏更有氛围。
——大4班奚老师
从其他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当中,我汲取了不少宝贵经验:不仅要注重材料的丰富多样,确保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还要讲究材料的更新与迭代,能够紧跟幼儿游戏的发展进程,适时投放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以持续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和探索欲望。
——大3班李老师
分享会上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将外出感悟和自己班级角色游戏结合,制作了一张游戏材料现阶段投放及优化建议表。
及时调整
part4:回归理论 发挥价值
项目小组成员敢于实践,将优化建议灵活运用于实践当中,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投放材料,依次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大班幼儿又如何参与到角色游戏氛围的布置当中? 材料的投放如何体现教师的支持?
于是大家回归理论,从书中寻找答案。
《角色活动区的设计与应用》这一书籍提及角色游戏的功能是:第一种是为幼儿提供学习并与他人一起游戏、分享、轮流扮演角色的地方,第二种在温馨、安逸的角色游戏区中孩子们尽情扮演、想象,从而发展幼儿社会性、智能、情绪等方面,不论哪种年龄段都需要老师在环境氛围上进行支持。
——大1班俞老师
小班幼儿游戏水平较低,还处于独自游戏向平行游戏过渡的阶段,喜欢和同伴玩同样或相似的游戏。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重复动作,而是力图赋予这些动作一定的意义。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提供各种角色扮演材料,如:日常生活道具、服装与配饰等,帮助幼儿进入角色,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
——小1班卞老师
通过阅读《聚焦幼儿作品分析的游戏观察与评价》一书,根据书中的理论知识,我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思考角色游戏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技能和语言能力;考虑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同理心和社交能力。
——大2班王老师
part5:追随幼儿 支持延伸
紧跟孩子的步伐,一起来看看孩子怎么想......
看!孩子们想法真丰富,每个人都是游戏的设计者。
结合孩子们的游戏想法,我对自己班角色游戏也有了新的思考。例如作为班级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角色场所,中餐馆可以再融入一些本土特色,比如太仓有名的肉松骨头、羊肉面、草头饼等,可以让孩子根据这些菜寻找适合的材料投放到游戏中。
——大5班朱老师
融入自然材料
在倾听了孩子们的想法后,我觉得可以将一些生活场景融入到孩子们的角色游戏中,这样孩子就能将生活中习得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在游戏材料方面还是可以收集和利用一些自然材料的,尤其是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些坚果类食品,可以收集一些开心果壳、夏威夷果壳、花生壳等用于做烧饭的材料或者售卖的物品等。
——小3班韩老师
STOP AND GO
游戏的意义,
正是创造性地表达自我。
作为会思考的老师,
我们要追随幼儿的脚步,
和幼儿一起建立
一个多元、理想、自主的支持环境。
编辑 奚陆婷
图文 环境创设项目小组
特别支持 教研A组
一审 李晓菲
二审 陈学棠
三审 唐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