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作者:张天布
精神分析本土化领军者,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
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我的需要是什么?担心是什么?我在纠缠什么?
把这些看清楚看明白,自己就好驾驭自己了。
01
俄狄浦斯三角关系的
内涵和意义
俄狄浦斯情结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孩子如何去处理与爸爸妈妈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在俄狄浦斯期之前,孩子的内心对重要客体在感受上、定义上,在对爸爸妈妈这两个人功能角色的区分上,还不太容易区分出这是两个功能角色不同的人。
而到了俄狄浦斯期,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被激活了,那被激活的特征是什么?
是孩子开始觉得父母是不一样的,他们俩不是一个人,差别还蛮大的,差别大到什么程度了?
孩子发现这两个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
一旦进入到这个时期,孩子就开始对父母双方有了性别区分的认知,也会开始和父母有不同的相处模式,这样的区分意味着TA进入俄狄浦斯期了,呈现出俄狄浦斯情结的特征,这就是三角关系的特点。
02
离不开他人
却又嫉妒
三角关系,有一个现实的三角关系,一个内心的三角关系。
现实的三角关系背后其实常常是内心三角关系剧情的外显,那内心的三角关系剧情是个什么情况?
可能有时候稍微清楚一点儿,有时候是一团迷雾,这个时候就需要治疗师。
治疗师的功能是什么?
在这样一个理论框架下,治疗师的功能是在和来访沟通的过程中,让来访看清楚自己内心的这种朦胧状态,使朦胧变得越来越清晰化,这个清晰化的过程就是“悟”的过程。
“悟”就是自己把自己看得清楚了些,这一看清楚可不得了,内心和自己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我的需要是什么?担心是什么?我在纠缠什么?把这些看清楚看明白,自己就好驾驭自己了。
一个人之所以现实功能下降,比如说情绪状态,抑郁状态,就是因为TA处理问题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TA没有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处理问题是“一锅浆子”。
这个时候治疗师的角色就是一个智者,一个点化、帮助来访“开悟”的人。
治疗师的功能就是引导来访,治疗师像镜子一样帮来访看清楚。
那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你帮TA看,帮TA解释,TA就能听懂,能悟到,意味着这个人功能还不错。
因为你说的时候,来访能借助于你的语言去理解TA的人际关系,这是相对功能比较高的人。
有些人你说再多TA也理解不了你的话,这意味着这个人心理功能发展水平比较低,分化不良,TA缺乏抽象能力,没有悟性。
那遇到这类人怎么办?这时候就不能用解释的策略了。
所以,我们针对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人采取的策略不同。
在第一象限的人是有“悟性”的人,治疗师给TA扒拉扒拉,TA很快就能看清楚,采用快一点的策略,点化一下,TA就明白了,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而第三象限的人,往往需要支持性治疗策略。
因此,有的人进入了俄狄浦斯期,进入了三角关系,功能够了,就好说,能领悟;
有的人还处于前俄狄浦斯期,功能不够,就不要指望治疗很快能取得效果,这也是治疗中要避免的“误打误撞”。
03
三角关系意味着竞争,
竞争就会产生冲突
三角关系比二元关系局面要复杂,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功能更高,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羡慕”、“嫉妒”、“恨”、“竞争”的问题。
有三角关系,就一定会产生竞争,竞争是人作为群体的社会必须要面对的话题。
一个人如果心态比较成熟,TA面对这个问题就不太纠结,但如果这个人TA存在俄狄浦斯冲突,面对竞争心里就会不舒服,TA会想我竞争过别人TA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别人再见到我会不会不舒服?
其实别人没有计较,是你在计较,是你担心别人计较,别人也可能没有不舒服,是你不舒服,是你的俄狄浦斯情节被激发了。
莫名其妙考试焦虑的背后,就是“神经症”的冲突。
TA害怕考太好,因为考太好就是欺负别人,也担心考不好,因为考不好吃亏,我把别人赢了我不开心、不高兴、不舒服;我输了我也不开心、不高兴、不舒服。
这就是有俄狄浦斯冲突的人。
竞争关系这种特征背后的缘由就是三角关系的冲突。
但话又说回来,有俄狄浦斯冲突的人,往往都是“有良心”的人,因为TA的功能是完整的,事儿做过分了,TA会矫正自己。
04
治疗是为了
恢复三角关系秩序
我们借助三角关系的模型来理解咨询工作中的很多现象。
比如说父母,有时候并不是父母年龄大了,就成熟了,父母小时候的俄狄浦斯三角关系没处理好,就稀里糊涂当了爹娘,这个时候TA就会把自己曾经经历的俄狄浦斯冲突状态,复制在跟孩子的关系上。
我们小时候的三角关系是朝着父母的,但是当我们做了父母的时候,如果问题没有处理好,我们这个冲突就会朝向孩子。
我举一个例子,有时候我们咨询成人,也要处理TA的俄狄浦斯冲突,成人在陈述这个问题的时候,TA剧情的表面情结不一定是TA跟父母的事儿,TA会说TA跟孩子的关系,说着说着你会发现这个问题是TA跟TA父母的纠缠,TA跟TA父母之间三角关系的分寸没拿捏好,现在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就生病了。
这个时候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各归其位,这叫动力学思路下的家庭治疗。
这个结构它是一个三角关系,如果这个三角关系有一个角色被弱化,关系就会失衡,这个人的心态就不对了。
比如说有些“小霸王”孩子,谁的话都不听,谁都不认,目空一切,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大概是爸爸没在位置上。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这孩子的爸爸是怎么管教孩子的,孩子缺少了父亲的功能来维护TA的三角关系,在行为上就比较肆意。
这个时候就要采取一个策略,给孩子的心里植入一个“爸爸”,植入“爸爸的功能”。
三角关系的一个内在关系模型是人对关系的体验,你在这种关系体验的支配下,进行着当下的生活,将这种内在体验关系呈现在现实里。
我们咨询的过程就是借助对三角关系的理解,解决问题的通道就是帮来访恢复自己三角关系的秩序,让各安其位,这个时候TA处理问题就恰当自如了,症状就没了。
那症状是怎么来的?症状是缓解内心的冲突和难受憋出来。
当你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感下降的时候,症状自然就没有意义了,消失了。
-----------zhongnanxinli------------
这世界走得太快,让我陪你慢下来
点击名片,关注终南心理
往期推荐
课程推荐
扫码了解课程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17792403201)。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