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抑郁”,可能不是真的“抑郁”,而是创伤!

文摘   健康   2024-10-07 21:30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张天布

精神分析本土化领军者,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

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抓狂"常常是为了对抗悲伤。

而面对创伤的关键则在于正常哀伤的心理能力。




情绪情感因刺激、创伤而变得功能紊乱,大脑该兴奋时兴奋不了,该抑制的时候又抑制不住。


遭受创伤后,每个人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有的人表现的是抑制症状——发呆、没有精神


这种创伤后的抑制常常容易跟抑郁症混淆,从症状上看有典型的抑郁表现,但在追溯原因的时候才能发现是创伤引起的。


另一些人则更多表现为警觉性增高、兴奋增高,整天焦躁不安,看着像焦虑障碍,但是比焦虑更不协调,看起来像是躁狂,却没有那么严重,这种情况叫伪躁狂/类躁狂,也可以说是“抓狂”


再严重一点的创伤影响,可能会发展成解离性人格状态,更严重就是多重人格了


接下来就来看看创伤下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表现。





01 

类躁狂(“抓狂”)

症状群


“抓狂”常表现为情绪高涨、坐卧不宁、行动增多、语言增快、反应过激,这很像躁狂,但不是真的躁狂。


它的基本特点是高涨、激昂但不平衡,警觉性增高,受到了刺激后,变得容易一惊一乍和敏感。


在PTSD的诊断标准中就有这一条——个体在创伤类似的情境中会出现警觉性反应


而真正的躁狂则表现为普遍的、自我和谐的高涨状态是均衡的、持续的、内心体验是肤浅的,没有那么深刻的情感。


而创伤后"抓狂"的人内心有恐惧、焦虑、痛苦、悲伤等深刻的情感体验,状态不是特别均衡,而是起伏的。


同时,"抓狂"的持续时间有限


"抓狂"常常是为了对抗悲伤,这背后是深深的抑郁、无力


从体验的角度讲,类躁狂的人是“提着心劲儿”,但一段时间就累了,容易波动


这和在身体体质代谢上出现躁狂的那种高涨、滔滔不绝、能量持续不断是不同的。


创伤反应包含抑郁和类躁狂,他们容易情绪波动,有时浮现出抑郁、有时情绪高涨


因此,临床上很容易把这些类躁狂的人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


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只注重了现象表现,而忽略了对来访者的内心状态,包括创伤经历等多维度的评估造成的。





02 

解离障碍症状群


解离是在创伤反应中最常见的,通俗而言就是“魂飞魄散”、“神游天外”


 “Dissociation”的含义有分离、解离、离散、解体、游离等


在心理治疗语境之下使用“解离”,而在DSM-5和ICD中文翻译版上规定翻译为“分离”,这是一种约定俗成。


我们去体会这个词的内涵,即原本内在结构完整的主体,内在的连接断裂,功能变得松散


解离反应有轻有重,程度不同:


轻者恍恍惚惚,容易遗忘,但很快能够回忆起来;


重者有时候表现为躯体障碍,有时表现为情绪波动很大,一惊一乍,还有时表现为对环境的陌生感、附体体验,或表演性的、歇斯底里的


最严重的是人格解体、多重人格


这是解离从轻到重、逐渐深化的过程。


一般人可能有时也会突然回不过神来,恍恍惚惚,比如喝酒喝断片、梦游、或半夜上厕所时有环境陌生感,都是一些轻度的解离。


其中,最常见的解离是癔病性、表演性的,解离性身份障碍也比较多见,多重人格比较少见。


解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有区别的,精神病水平和精神病,两者不是同一个意思,存在质的差别。


通常所说的精神病常指重症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严重的双相情感障碍,妄想性障碍等,其情感、情绪和思维等心理基本元素的反应和功能受损


而精神病水平的解离,基本元素功能较好,只是这些功能之间的组装出了问题,散了,结构连接受损





03 

抑郁症状群


抑郁症状群在创伤中也很常见。


其实,从精神动力学的创伤思路理解,抑郁是因为个体经历了创伤,尤其是经历了重要客体丧失的创伤。


作为生命而言,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生老病死都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人生课题。


但有些人能够承受和应对,而有些人就难以做到。


其关键在于正常哀伤的心理能力。


如果个体正常的哀伤能力不足,不能完成哀伤的过程,就会导致其陷入病理性的哀伤状态,而这一状态的持续反应即表现为抑郁。





04 

重现(闪回)症状群


重现(闪回)就是不由自主的、没完没了的、挥之不去的一些念头、情绪、感受、画面、创伤经历片段的不断重现。


有时候看到个体自言自语,感觉到TA有情绪,有想心事,这意味着TA内心可能已经重新回到创伤情景里了。


人虽然在这儿,但心在过去的剧情里。


你问TA刚才在说什么呢?TA可能会说:“我没说什么,没事”


如果闪回的内容是一个故事情节,个体很容易意识到这是创伤。


当闪回的是单一症状时,可能会表现为强迫。


当和这样的强迫来访者去梳理过去的经历时,会发现这来源于创伤。







-----------zhongnanxinli------------



这世界走得太快,让我陪你慢下来

点击名片,关注终南心理





 往期推荐 


人情世故——中国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练习正念必须掌握的4个因素
在“得失”间体味人生





 课程推荐 






扫码了解课程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17792403201)。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张天布心理空间
心理学专业文章推广,心理学科普文章推送,心理学相关活动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