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 | 怎样才能让“空心病”的孩子,“生动地活下去”?

文摘   健康   2024-11-18 21:31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张天布

精神分析本土化领军者,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

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完整的我,

是客观现实经验和主观全能感融汇在一起的状态。





01 

无法真实生活的“空心病”


//01 “空心病”


养育者需要有能力承受住孩子调皮捣蛋的“攻击性”,这样才能让孩子的一些自主性表达流动起来。


如果养育者不能承受这些“攻击性”,而出现垮塌、退缩甚至报复的话,孩子就不敢折腾了。


就开始要照顾父母,过早地把精力投注在观察别人上,慢慢地把自己忽略了,把自己的体验压抑下去。


常常去看别人的脸色,顾忌别人的需求,忽略甚至是压抑自己的需求。


老揣摩别人的心思,不太敢恣意地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


这就形成了一个“虚假自体”


在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某些依从性是需要的。


但是温尼科特描述的“虚假自体”是那些“破碎的人格”


他们会变得僵硬,难以真实和自发


感觉到不真切,没有办法发展关系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呆着


无法安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刺激,不断地疲于应付,但是却无法主动去做


可能是一个好学生却从没有创造性


不断冒险获得刺激,却永远不会从中满足,感觉到空虚,内在不但是空的,而且是漏底儿的


“空心病”,就是对“虚假自体”传神贴切的描述


//02 “真性情”


而“真实自体”是对自体的真实体验,包含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会带来自发的举动(该举动始于与环境的交流)。


这些主动的部分,是感觉、情绪、真诚性、真实感受的内核


中国人常描述拥有“真实自体”的人是“性情中人”


“真实自体”成长于养育者对婴儿需求的回应,这个回应加固了婴儿虚弱的自体,使得孩子有条件去恣意地表达自己。





02 

如何帮助“空心病”的孩子?


完整的我,是客观现实经验和主观全能感融汇在一起的状态


“空心病”的干预是这样发生的:


咨询师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抱持的治疗过程,帮助来访者重建TA的主观性,解决内部的分割状态,实现客观现实经验和主观全能并存的状态。


“假自体”的人,客观现实经验这部分在,但是把真实的自我感受给淹没了,主观全能感不见了


治疗就是给来访者提供一个环境,让主观全能感和客观现实经验在我们内心并存。


用一句家常话说:“既要会看火候,也得有主见”


假自体则是“光看火候没主见”


温尼科特在“虚假自体”的干预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01 提供抱持性环境


在治疗中,来访者的情绪会处在不断变化的摆荡过程中,有些情绪咨询师容易Hold住,有些可能不容易Hold住。


来访者TA很聪明,当TA体验到咨询师Hold不住自己的时候,来访者就会“脱轨”,并在“脱轨”的部分建立“假性自我”


因为TA知道自己“脱轨”的时候,咨询师会变得烦躁,TA担心咨询师会割断与TA的关系


如果咨询师能在整个摆荡过程中都保持抱持状态,来访者在所有的时候都产生联系性的自主体验


来访者就会产生更多的在外不能产生的欲望,甚至是倒错的爱,比如恨不得把咨询师嚼碎了等等。


来访者希望知道咨询师所有的事情,这是TA进一步确立对咨询师抱持的信心。


TA要把所有的部分都带来给咨询师,来访者这样那样不断变动,可能是尝试着利用这样的空间把自己整合在一起


//02 隐喻的抱持性环境


被理解的感觉堆积在一起,开始出现隐喻性或愿景式的心理空间,这有“过渡性”的意味。


这时来访者不仅仅感觉到被理解,还感觉到自己是可以聚合在一起的


在过渡空间里,能够把幻想与现实连接在一起,为了个体能够完成社会化功能的部分,每一个象征化的自主体验都要被定义在时间的维度上


自主性的体验要足够灵活,能耐受时间的颠簸,被整合在一起。


但是这个阶段来访者不能相信咨询师的在场、不能相信咨询师作为客体的存在,有时候TA难以相信咨询师还在,咨询师还与TA一起工作


一旦咨询师确认了TA作为主体的体验,TA会“胁迫”咨询师与TA有一样的感受:我生气了,你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你话说的少?


TA非常依赖咨询师是“在的”,当TA听不到咨询师的回应的时候,TA是不能确定咨询师是“存在的”。


所以这个阶段,来访者需要咨询师不断地说点什么,来回应自己。


//03 聚拢与分离


第三个阶段,来访者可以不断呈现各种材料,TA不担心材料会被搁置或忽视。


相信没有被回应与解释的情绪也已经传达到咨询师的脑子里,那些所有没有被回应的部分也聚拢在了TA的内心。


这个阶段的来访者能够在几周之后再来讨论前面讨论的部分


能够把自己聚合在一起,不再担心咨询师漏掉了什么或者咨询师不在工作状态


开始感受到自己“小算计”的部分,会找到“小窍门”拿到更多的好处。


可以把自己体验成为受到“剥削”,也有“小伎俩”的时候,已经进入了能够慢慢把自己聚拢在一起的阶段


也允许某些TA所提及的情感没有被他人回应


如果每个被提及的部分都被他人回应,是无法与他人分离的。


这个阶段诠释变得更加概括,可以允许某些点漏过,这可以帮助来访者整合,发展TA能够自己聚拢的能力,促进分离。


//04 

在与他人的连接中

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第四阶段,TA是有别于咨询师的存在,咨询师可以有与TA不一样的洞见。


这时候来访者在“个体化”道路上,能够用自己的大脑把一些东西连续起来,而不需要让咨询师帮TA联系。


意味着TA在心理上能区分跟咨询师是两个人


这时候就不要太费劲了,听听TA说得差不多了,自己能解决问题了,就可以结束了。





-----------zhongnanxinli------------



这世界走得太快,让我陪你慢下来

点击名片,关注终南心理






 往期推荐 


“问题少年”,也能把“问题”变成“优势”吗

不愿上学的孩子,用自己的前途“报复”父母

“躺平”/“啃老”,其实是一种“分裂样幻想”




 课程推荐 





扫码了解课程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17792403201)。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张天布心理空间
心理学专业文章推广,心理学科普文章推送,心理学相关活动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