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作者:张天布
精神分析本土化领军者,拥有30余年临床经验
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一个人内心与部分客体互动得越多,
纠缠的内容就越多。
不整合,
就会存在“全好的”和“全坏的”
部分客体/自体意象。
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客体关系理论体系里的,要从内心客体关系的结构模式上来理解。
一个客体通过内化作用进入到自体的内心,这个客体既可以有好的形象部分,也可能有不好的形象部分。
当好的形象和坏的形象部分不能整合时,在内心里就出现分裂的片段,或者叫破碎。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能凑合着用一分为二的态度完整地看待人。
但是对有些人来讲,让TA整体性地认识和对待客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TA的心理能力明显不足以承载复杂多样的客体形象,所以就容易简单粗放地以“非黑即白”的态度对待人。
并且时不时的,就会陷入到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里,带着强烈的个人好恶,会对客体有失偏颇地作出“全好”或者“全坏”的判断。
这个现象就叫内心的部分客体表象,一个人如果内心中与部分客体之间互动得越多,纠缠的内容就越多。
因为不整合,就会存在“全好的”和“全坏的”部分客体意象,与此相应的,也会有“全好的”和“全坏的”自体意象。
这样的话,内心就出现四个成分:好的客体成分,坏的客体成分,好的自体成分,坏的自体成分。
这是为了比较容易理解内心的结构,在理论上做的简单、清晰的划分。
基于此,人们在投射时,就会有单纯成分的投射内容和复合成分的投射内容之分。
而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往往是以复合的成分组合起来进行投射的。
01
好客体表象与好自体表象
如果B把好的自体表象和好的客体表象同时投射给A,A产生的是好的客体的感觉和好的自体感觉。
这两个组合起来,就有一种“英雄相惜”、“一见钟情”的感觉:你看我好,我看你好,这就成了。
02
坏客体表象与坏自体表象
如果B把不好的自体表象和不好的客体表象同时投射给A,A产生的是不好的自体感觉和不好的客体感觉。
这两个组合起来,就是“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与臭棋篓子下棋”、“被贱人拖下水”、“猪队友遇上乌鸦——都是黑的”。
03
坏客体表象与好自体表象
如果B把好的自体表象和不好的客体表象同时投射给A,A产生的是不好的自体感觉和好的客体感觉。
这两个组合起来,A感到B有种很狂妄的感觉,A感到不舒服,有种“被贬低”、“我很糟TA很好”的感觉。
“屈尊低首”,“望月得遇英主”,“牵马拉蹬、甘心俯首”,这种关系就像君臣的关系,也有点像PUA的关系。
04
好客体表象与坏自体表象
如果B把不好的自体表象和好的客体表象同时投射给A,A产生的是好的自体感觉和不好的客体感觉。
这两个组合起来,A觉得自己不得了,被对方捧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完了可能就要被“捧杀”了,拍马屁、阿谀奉承的人常常是B这样的。
如果真的是刻意奉承的人还好一些,怕就怕有的人是真把你当个“佛”,这就麻烦了。
这种人到处求神拜佛,一定要找到一个高大的、威猛的、可以普度众生的“神”来救我。
有时候在咨询的开始阶段,有些人就是带着这样一种期待来找咨询师的:TA来找咨询师,就是把你当成神了,是找你要香灰来的。
05
心理咨询中的投射
比组合成分再复杂一点,就是你投射给我,我给你往回送的时候,再给你“还点儿礼”,我再搭载一点我的东西过去。
因为不能保证这两个人都成熟,这个人如果内心也有一些hold不住的东西,顺势就搭载回去了,这就形成一个更复杂的局面。
作为咨询师来讲,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可不敢一上来就在这地方“搞事情”,如果一上来在这地方“搞事情”,绝对是说不清楚的。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往最单纯的流程、内容上退,把单一的线条捋清楚了再说。
为什么我们说有时候不要去做解释,而只要去做命名呢?
因为只有你在做命名的时候,这一根一根的线才是清晰的。
一根根线清楚了,拧着绳的这种两根线才能识别。
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很吃功夫。
-----------zhongnanxinli------------
这世界走得太快,让我陪你慢下来
点击名片,关注终南心理
往期推荐
课程推荐
扫码了解课程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17792403201)。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