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拳击运动剪影(二)/ 作者:汪康

旅行   2024-11-09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上海拳击运动

剪影

(二)

汪 康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无意间成了中国拳击运动的发源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滩藏龙卧虎、名将如林,始终雄踞国内拳坛之首。解放前,申城有“远东毒蛇”郑吉常、“南拳王”周士彬、“拳坛菩萨”蒋惠廉与吴寿澄、费妙龙等诸多高手。解放后,沪上又有余吉利、陈新华、许连生、崔双喜、周振华、纪恒伟、瞿建训和金耀富等全国冠亚军——直至1959年拳击运动被叫停。

郑吉常(右)指导学生拳击
1986年3月,这项运动在停滞了27年后,国家体委终于决定解封。不久,上海拳击集训队宣布成立。在两年多时间内,拳击集训队共有六名运动员打进全国比赛前三名。相比过去的辉煌,上述成绩显然无法让人满意。这里必须说明,集训队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受资金问题的困扰,譬如:训练设施比较简陋、十多名运动员同住一间宿舍等。虽说客观条件不尽人意,好在队员们都很努力。然而,有一个“坎”始终绕不过去,即:当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专业队,惟有上海是集训队。不说运动员尚有后顾之忧,单就伙食标准而言,专业队每人每天是20元,而集训队每天每人只有区区5块钱。也就是说,上海运动员的卡路里摄入量,实际仅为人家的四分之一!

上海市首届拳击集训队合影(前排正中为郑吉常)
对此,很多朋友觉得难以理解。有人表示:上海是中国拳击运动的发源地,不可能“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也有人说:我们是经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根本不差这点钞票!事实是,上海拳击集训队仅成立两年多时间,最终不得不黯然解散。集训队解散后,除三人去少体校执教拳击外,其他运动员只能自寻出路。2001年,有关方面决定不再把拳击纳入市运会比赛项目。正因为这样,一些少体校开始改弦易辙,前面提到的那三位教练,两人被安排去教跆拳道,另一个领导让他去筹建射箭队。跆拳道和拳击皆属于重竞技项目,跨行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射箭与拳击截然不同。命拳击教练执教射箭队,就像让京剧演员去跳《胡桃夹子》,内中艰辛不言而喻!
近些年,拳击运动受到年轻朋友广泛欢迎,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偏偏于其发源地上海,磕磕绊绊,几经沉浮,令人唏嘘!不过,在沉寂了大约10年后,有关方面又决定让拳击回归上海市运动会。于是,各区少体校闻风而动、重新组建拳击队;一些健身馆也瞅准商机,纷纷推出男女兼收的各种训练班。

精武公园内竖有郑吉常的雕像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当年风华正茂的拳击集训队队员们,这会儿两鬓都已斑白。拳击运动回归沪上后,他们有的在少体校当教练、有的去健身馆教拳击。其余几位尽管从事的职业与拳击无关,也时刻关注着这项运动。如今,他们每年总要聚会几次,大家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感今怀昔。酒酣耳热之际,包房里有人唱起《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 参北斗哇 )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汪康先生赐稿分享!

汪康先生热文

杜六房里“小白脸”
洪长兴的“共和锅”
新利查的“混搭风”
鲜得来(外一篇)
百年精武
唤不醒的朋友
阿伟
红烧肉的故事
美味猪头肉

评弹在上海

我的京剧情结
记老导演罗冠群
忆为孙儿取名
大师兄
读《文学回忆录》有感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