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田野资料?

文摘   文化   2024-03-22 14:57   广东  

首先从万能标签开始做博士论文田野时,我把跟宗教相关的材料先简单分成基督教、献鬼两大类,献鬼又分成祭师、鬼神体系、祭祀、仪式... 每天得到的材料都汇入各小类。慢慢地,我就发现,预先设想的小标题下面有些根本没材料,而有些标题下的材料要进一步细分,其他几个标题又得合成一个新的,甚至要创造新标题 ... 这样慢慢得到符合材料自身关系的分类体系。

这个工作有三个目的。第一,发现某部分材料非常丰富,某部分几乎没有。这意味着什么?查缺补漏田野走偏了,会错失整体

其次,发现有些信息无论在什么标签都出现这是不是重要的线索?在所有地方出现,通过它能把各个门类的材料连起来。这是当地重要社会事实的雏形。

第三,最关键一步,根据此雏形来重新整理所有材料一开始的标签是外来的万能标签,跟当地无关的看到当地重要社会事实,以它为核心来重新分类材料继续做田野,每天加进材料,不断调整标签,寻找标签之间的逻辑关系大标如何小标签,一个标签又联系到下一个等绝大多数的田野材料都这样安排妥当,田野就做差不多了这就是田野报告的框架。

我硕士论文田野最辛苦的是确认景颇的几十个亲属称谓怎么找到它们?当地几个姓氏彼此联姻300多年,所有人都是亲戚一开始就只有最笨的办法“你的老公的妹妹的老公的儿子的老婆,你怎么叫他?...

一开始,大家都被问疯了,觉得我脑子有问题。祭师对我非常耐心,每次都掐着指头算,然后是这样七八个问题后,我发现他每次都伸出三个指头,A在这里,B又到这里,这个人是这里 ... 很快我问的人定位在系统中的某个位置,一对照辈分性别,称谓就出来了。学会了这种方法,后面的称谓就问得非常顺畅。

之后,纠错和查缺补漏。拿着已经做好的谱系图问,这个人你怎么称呼,那个人怎么称呼。画的谱系图包括了500多个活人有2000多个死人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当田野现场经历的细节都能跟当地社会的体系(比如社会结构、时空节律图)合起来,田野登堂入室了。做好了结构功能,就有资格看到政治经济在社会中的一个具体落点,看到伦理价值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的推动、扭曲和变形,才能回到社会表象,理解现象和行为。

无为而无不为
读书, 写作, 思考, 生活, 做完整 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