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属实把搞物理的和不搞物理的都搞沉默了。
奖项颁给了约翰·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二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机器自主学习。后者曾经在2018年获得图灵奖,并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教父”。
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该奖项的热门预测都是凝聚态、超材料、任意子等领域,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人工智能领域“跨界”获奖。
有趣的是,杰弗里·辛顿得知消息并接受电话采访时,惊讶地表示他完全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而他正在美国加州的一家廉价旅馆里准备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扫描。
年过七旬的辛顿身形清瘦、有着一双蓝灰色的眼睛,言谈举止十分温和,周围不乏鲜花、掌声和追随者。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他度过了几十年的“失败者”人生。
学术家族的压力
杰弗里·辛顿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学术世家。这个显赫绝对不是恭维,而是说出来能惊掉下巴的程度。
他的曾曾祖父母共同提出了布尔逻辑和代数学,曾曾祖母的叔父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曾姑母创造了小说《牛虻》,姑妈则是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的核物理学家,舅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父亲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昆虫学家,母亲则是外科教授。
辛顿的父亲性格果断而严肃,但并不粗暴。他曾对小辛顿说过:“如果你比我努力两倍,那么当你活到我两倍年龄的时候,你的成就便能达到我的一半了。”
母亲性格更加温和,但对辛顿也有着很高的期许:“你要么成为一名学者,要么就是一名失败者。”
按道理来说,出生在这样的家族,光靠基因就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然而作为学术世家的后代,辛顿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加之父母的期望,这让小小年纪的他倍感压力。
磕磕绊绊的学业
高中毕业后,辛顿按照家族的期许,顺利考进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为了成为父母心目中“合格的学者”,辛顿尝试了许多专业方向: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哲学……但都没有坚持下来,仅入学一个月就退学了。
之后,他在伦敦晃荡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没人知道这段时间他在做什么。或许是无所事事,又或许是在无所事事的表象下思考着某些哲学问题。
这样下去毕竟不是办法,即便成为不了学者,至少得拿一个学士学位吧?
最后,辛顿选择了实验心理学方向,总算是将学士学位拿到了。但他没有感到开心,因为他仍然没搞清楚“人是怎么思考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毕业后,辛顿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他甚至找不到可以继续深造的学校。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辛顿选择成为一名木匠,靠做木工活赚取收入来养活自己。
“我经常在想,成为一名木匠,我是否会更快乐,因为我不必强迫自己。”
辛顿选择当木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可以一边干活,一边思考,不需要在人际交往上花费太多精力。之后,他打听到爱丁堡大学有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招生计划,便放下手里的木工活,继续回到校园深造。
在那个年代,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学派是“符号人工智能”,认为人类需要用计算机语言将知识、规则等内容告诉机器;而辛顿认为这样做不可取,真正的人工智能应当是让机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常常被别人当做笑柄。
当周围人都觉得你做的事是一件笑话时,这意味着你要么放弃,要么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做人们眼中的小丑。
在和导师的争吵与拉扯中,辛顿总算是毕业了。在无数次简历石沉大海之后,最终,他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找到了一份教职工作。
溺死于水的中年
此后,辛顿成家生子,并辗转换了几所大学任职,然而事业上并未有所起色。他和学生一起研究出来的算法因为准确率低而被社会否定。这并不是因为辛顿他们的算法错了,而是当时没有足够算力的芯片承载足够的训练数据。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辛顿的研究陷入瓶颈时,家庭也出了问题。1993年,那一年辛顿46岁。他的第二任妻子因癌症去世,孩子又患有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和其他学习障碍。辛顿既要在实验室忙碌,又要赶回家照顾孩子。
“我46岁时就死在水里了。”
他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濒临崩溃的状态——当然,他并没有真的把自己溺死。
辛顿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十九年后。他和他的两个学生亚历克斯·克里泽夫斯基、伊尔亚·苏茨克维共同开发出“AlexNet”,一个具有8层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模型,在当时以极高的图像识别准确率获得了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的第一名,自此在科技界引发有关人工智能的新一轮革命。
当年和辛顿共同开发AlexNet的学生——伊尔亚·苏茨克维,后来成为了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而这家公司开发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ChatGPT。
每一个“不完美”
都是宝贵的体验
从杰弗里·辛顿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主见且勇敢的人,也做过不少大胆的决策——这或许和他笃信自我“直觉”有一定关系。
如果单看他学生时代的经历:频繁换专业、休学、打零工、做木匠……换做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估计很多人要气到心梗。不少家长肯定会说:“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呢?他怎么不听我的啊,他以后可怎么办啊,这样下去他就废了……”
我们需要明白,养育孩子这件事,不是简单完成一个“项目”,也不是达成一个“目标”。我们和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用自己的人生去经历一场难忘的探险。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无数次尝试与试错,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为人父母,都害怕孩子遭遇伤害和挫折,都担心错误的选择会让孩子走向不如意的人生……这种深沉的爱,无形中将那些不好的、甚至灾难性的可能性无限放大,加之不能掌控孩子的无力感,最后让自己变得非常恐惧和焦虑。
尽管父母们的焦虑大多源于丰富的想象力,但这种焦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焦虑不仅会影响到父母自身的情绪状态,还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继而影响到亲子关系。
诚然,焦虑情绪的产生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正如“尊重式养育”理念所倡导的,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具备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以此控制自己的负面想法,不要让它无限放大,更不要让它主导我们的生活。
海灵格在《允许一切如其所是》中写道:
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
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
如此的发展,
如此的结局。
因为我知道,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
正如所言,绝大多数的家庭矛盾,都源于不允许、不接受、不尊重……我们是时候该思考:我对孩子的不允许,是为他好,还是为我好?是出于理性的思考,还是过度的焦虑?
杰弗里·辛顿的经历显然给了我们稍许安慰:人生的不确定性未必都是坏事,孩子也许正以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成长着。孩子的每一个“不完美”,那些看似不尽如人意的瞬间,其实都是他们生命中宝贵的尝试与体验。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