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笨小孩”,爱和尊重是最好的养料

教育   2024-10-31 10:00   北京  



先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一天放学后,你把孩子接回家,孩子递给你一张纸条,说这是老师写的,但是他不认识字,所以想让你读给他听。


你打开纸条,粗略扫了一眼,里面的内容让你十分惊诧:


“我必须告诉您,您的孩子顽皮且没有上进心。就这么说吧,他太笨了,学校教的东西他总是学不会,还经常出言顶撞老师,这样的孩子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然后,你侧目看向旁边一脸期待的孩子,心中五味杂陈。


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你会把这个残忍的结论告诉孩子吗?


事实上,的确有人收到过这样的纸条——那是一个普通的德国妇女,也是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母亲。



寡言叛逆的笨小孩


被人们视为“天才”的爱因斯坦,小时候其实并没有太过出彩,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笨小孩”。


他开口说话很晚,两岁多才勉强能说出一些单词;五岁多才能说出完整的长句子。家里的女佣在背后说他是“笨蛋”,周围的街坊邻居谈起也都是摇摇头:“这孩子脑子有点笨。”



实际上,爱因斯坦习惯在自己的大脑中以图像或某种抽象概念进行思考,而不是用寻常的语言思考。在确定了某种想法之后,他才会把这种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也问过我自己,为什么偏偏是我发现了相对论。我想大概是因为,一般的成年人从来不思考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他们认为只有小孩子才会想这些无聊的事情。但我发育非常迟缓,以至于我长大后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所以我比别的孩子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尽管小爱因斯坦给人一种“寡言”的印象,但不代表他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相反,他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得十分反叛、不服从权威。在学校,小爱因斯坦经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质疑。这在老师眼中无疑是一种顶撞、一种冒犯、更是一种对权威的挑战。



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从爱因斯坦的性格和童年经历来看,他很容易给人一种理性、冷漠、移情能力(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极低的印象,事实上并非如此。


1950年,爱因斯坦收到一封令人心碎的读者来信。寄信人是生活在纽约的一位父亲,他11岁的儿子死于小儿麻痹症。丧子之痛毁掉了这位父亲的生活,他恳求爱因斯坦能够给他一个答案,以缓解他对儿子无法抑制的思念和痛苦。


爱因斯坦很快回复了这封信:


亲爱的M先生,


人类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宇宙”,那也是时间和空间的一个有限的部分。人类将自己本身、自己的思想以及感受视为与其他人不同的事物,即一种意识所产生的错觉。


如何能够努力摆脱这种错觉,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宗教议题。因此,我们不能滋养错觉,而是要努力克服这种错觉,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谨致以最良好的祝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显然,爱因斯坦能够深刻体会这位父亲的悲伤,这说明他不仅拥有理性思考的大脑,同时也具备细腻的情感感知能力。然而,他不愿意用非理性和虚幻的安慰来回答这位父亲,而是用诚实的态度给出了答案。


诚然,人类现有的科学并没有办法来满足这位父亲所渴望的灵魂永生——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生,这属于宗教的范畴。但是,爱因斯坦从宇宙统一性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美丽而仁慈的设想,倘若一切都是“错觉”,或许这位父亲就能释怀,从而摆脱内心的痛苦和折磨。


尽管爱因斯坦拥有自己所笃信的理性思维,但他仍保留着人类最可贵的一些品质——爱、同情与宽容。这些品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母亲的影响。


那是爱因斯坦刚上小学的时候。一天,他放学回家,交给母亲一张纸条,说是老师写的。当时爱因斯坦并不识字,所以不知道纸条上写了什么内容。


母亲接过纸条默默读完,眼里噙满了泪水。她告诉爱因斯坦,他非常聪明,老师们可能没办法回答他现在提出的问题。


之后,母亲买了一些书籍,开始一边读,一边教孩子。当她无法回答小爱因斯坦的问题时,她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直到母亲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爱因斯坦才读到这张纸条上的真实内容。上面直言不讳地说,爱因斯坦是个顽皮而蠢笨的孩子,学不会老师教的内容,只知道捣乱,这样的孩子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爱因斯坦知道真相后,亦是眼噙泪水。这并不是因为纸条的内容让他伤心难过,而是他为母亲对自己的爱而动容。


图:波琳·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母亲。


差不多也是在那个年纪,爱因斯坦开始接触音乐。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的母亲送给他一件礼物,一把小提琴。起初,爱因斯坦十分抵触母亲为他安排的小提琴课,因为他厌恶教条(包括课堂纪律)的束缚。


但是,母亲既没有因此批评他,也没有强迫他上课,而是为他演奏了一首莫扎特的乐曲。小爱因斯坦在美妙的旋律中如痴如醉,自此音乐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变得迷人而生动起来。


爱因斯坦对于音乐的喜爱,始于童年,贯穿一生。他曾经说过:“我相信爱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孩子需要确信自己被深爱着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曾写道:成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真正的独立和分离,恰好始于依赖和依恋。


这句话乍一看晦涩难懂,细品又使人茅塞顿开。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时候该抓住、什么时候又该放手,一直是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独立,都是建立在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之上,那就是


小爱因斯坦喜欢一个人思考,这是源于他自身的天赋和意志;但守护这份思考的,却是来源于父母与家庭的爱。只有当孩子确认自己是被深爱着、确认有个温暖的港湾随时欢迎自己回家,他才能够安心地探索、尝试、做自己。


当爱因斯坦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他将来会成为怎样一个伟大的人。面对这个说话比别人晚、喜欢顶撞老师、坏脾气又顽皮的“笨小孩”,父母依旧很爱很爱他,因为他们从未想过在孩子身上索取什么、或者期待他比其他小孩做得更好——只是因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不存在其他条件。这便是“无条件的爱”。


想要真正做到无条件爱孩子,我们就要深切地、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每一个特质:


尊重他的个性与选择,即便这些选择与我们预期的有所不同;


尊重他的情感与需求,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给予同样的重视与倾听;


尊重他的成长节奏与探索欲望,不强加与别人作比较的标准。


这份源于父母之爱的尊重,将成为今后孩子独立面对世界的勇气;这份勇气并不是因为他生来便是怎样的人,而是他知道自己能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 END·

北京伊顿家长大学
科学、严谨、免费的3--6岁孩子父母胜任力测评系统,及系统的育儿知识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