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平台 高效教学新模式 数字赋能 创新教育新篇章

文摘   2024-09-30 21:49   四川  

智慧平台

高效教学新模式

数字赋能

创新教育新篇章



9月29日,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中心承办的“四川省2024年教师培训委托项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骨干教师专项培训”项目走进了成都四十九中枫林校区,来自四川省各市州的1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于9月29日在我校副校长钟巧的组织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并开展现场交流活动。

校史馆作为学校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励着师生传承学校文化,砥砺前行。

学生成长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兴趣培养等服务,帮助学生找到成长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智慧阅读中心打造现代化的阅读环境,提供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

创新中心则是学校创新实践的基地,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校史馆、学生成长中心、智慧阅读中心和创新中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学生发展、信息化建设和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共同构成了学校多元化的育人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参观结束后,于多功能厅继续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特色化应用”主题培训活动,学校教科室主任解蒸担任主持人。

副校长钟巧代表学校对来自四川省各市州的骨干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她指出,成都四十九中始终秉持“育模范人格、琢栋梁坯璞”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智慧教育平台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学校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核心,构建了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钟校长强调,学校将继续深化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推动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将积极探索智慧教育平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开发更多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们将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提升教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教学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学校将不断探索智慧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也希望各位骨干教师能够通过此次参观交流活动,深入了解成都四十九中在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将先进经验带回各自学校,共同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

接着,由我校教科室主办武文雯和信息中心李秀月老师分享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案例。

武文雯老师以《巧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构“双线三课四环”教学模式——以语文和跨学科学习为例》为题,从“平台应用、教学模式、案例展示和总结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场景,包括教师备课、学生自主学习、双师课堂、作业活动和答疑辅导等,并通过操作视频清晰地展示了平台功能的使用方法。

其次,基于平台应用提出了“双线三课四环”教学模式,即“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反馈”三个阶段,并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构建了“教师备课、自主学习+答疑辅导、双师课堂和作业活动”四个环节的教学闭环。

接着,以语文和跨学科学习为例,详细展示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语文案例《理清论证行文思路,巩固议论单元复习》和跨学科学习案例《地理与历史交织:黄河的多次改道及其对文明的影响》都体现了平台功能和教学模式的融合应用。

最后,分享了学校在平台应用和教学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例如获得奖项和案例收录情况。同时,也反思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平台功能完善、教师培训等,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例如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完善教学模式等。

武老师的分享为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展示了“双线三课四环”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有效性。通过智慧教育平台的赋能,成都四十九中实现了更高效的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秀月以《AI+人工精准教学实践案例分享》为题,全面从“应用背景、教学模式、案例展示、成果总结与反思”四个维度进行分享。

首先从“国家战略、学校发展、教师职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角度,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教育领域亟需与时共进,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教学质量。

案例展示环节,李老师以高中地理课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为例,详细阐述了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她展示了如何结合AI技术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估,以实现高效教学。

成果总结与反思环节,李老师分享了学校在精准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例如获得的奖项和参与的培训项目。同时,她也坦诚地反思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技术整合、教师培训等,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例如完善AI算法、加强教师培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等。

李老师的分享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范例,展示了AI+人工精准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通过数字化工具的赋能,我们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培训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成都四十九中在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方面的成果,也为四川省各学校建构智慧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建构更加开放、共享、高效的教育生态,促使教育更加优质、智能、个性化。



End

文字:武文雯

图片:解蒸 武文雯 李秀月

编辑:对外交流中心

二审:解蒸

终审:钟巧


成都四十九中
成都四十九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