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13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活动暨江苏省体育跨界学习研讨会在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指导,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跨界学习研究所主办,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江区教育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1000余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及线上3.77万人共同见证了活动盛况。
开 幕 式
part1 领导致辞
11月12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江陵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绣湖东路小学操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朱爱华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导刘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员杨浩,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姚立,吴江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吴伟钢分别致辞。
朱爱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刘 建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导
杨 浩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姚 立
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
吴伟钢
吴江区委教育工委委员
part2 展演:我们的大课间日常
大课间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团队创造性地将传统体育运动中融入现代元素,使其变得更加趣味化、游戏化、多样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阳光大课间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
part3 体育剧:《文化交融 四季律动》
体育剧《文化交融 四季律动》基于学情,深入挖掘四季与节气文化,与体育传统项目深度融合,四个季节,八个项目,不仅艺术地呈现着各地的体育项目原貌,更溯源了运动项目背后的文化、民俗、风情。这是传统与现代,体育与艺术,时间与空间的交相辉映,完美融合;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精神的共通与交融;这更是文化交融视域下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
立春·花棍舞:彩棍飞舞梦
花棍舞,源于古老乡土的欢歌,是民族智慧与艺术的璀璨结晶。花棍在阳光下闪耀,每一旋转、每一跳跃,都仿佛诉说着土地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惊蛰·腰鼓:鼓韵腰风扬
腰鼓,源自黄土高原的汉族民间,是那片黄土地上跃动的灵魂。每一面腰鼓,都承载着黄土地的厚重与坚韧,每一声鼓响,都诉说着汉族文化的深厚与辉煌。
立夏·竹竿舞:竹韵庆丰收
竹竿舞的起源犹如一首古老的诗篇,在黎族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流传至今。孩子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身姿轻盈灵动,将丰收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尽情挥洒。
芒种·秧歌:仲夏水墨情
当夏日的阳光洒满田野,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扭秧歌成为劳作间隙的欢乐时光。他们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持彩绸、扇子,踏着欢快的节奏,在烈日下翩翩起舞。
立秋·舞狮:狮跃庆华章
舞狮,源自中国岭南地区的汉族民俗传统,每逢节庆、典礼,必有舞狮助兴。舞狮者身着华丽狮服,一人舞头,一人舞尾,随着欢快的锣鼓声,狮子或腾跃翻滚,或憨态可掬,栩栩如生。
秋分·舞龙:龙舞盛世情
舞龙表演总能吸引众人目光。舞龙者身着彩衣,手持龙身,随着欢快的锣鼓声,龙身蜿蜒起伏,时而翱翔天际,时而盘旋地面,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立冬·五禽操:和律展神韵
五禽操,起源于汉代,由名医华佗所创。它不仅能够强健体魄、舒展筋骨,更能够在心灵深处与大自然产生共鸣,感悟生命之律动,领悟天地之美妙。
冬至·中国功夫:刚柔承智慧
学生身着家乡民族服饰,舞姿灵动,笑容灿烂,精气神十足,展现了运动美、艺术美、语言美,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左右滑动查看
学 术 汇 报
活动期间,七场学术报告聚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有高屋建瓴的解读与阐述,又有实践路径的分享与交流,给与会的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汪 晓 赞
《基于课程标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汪晓赞作了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主旨报告。汪教授指出体育是天然的跨学科课程,从课标与课时两个不同角度可以将体育跨学科分为大跨和小跨。汪教授从主题设置建议、热点问题解析、主题案例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要用多学科知识切实解决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问题,同时以生动的实例《给运动插上智慧的翅膀——我的运动画像》介绍了一线教师如何进行完整性运动的教学,她强调运动技能的教授可按总分总的形式,让孩子从整体观入手,以比赛为载体,将运动技能学深学精。
孙 卫 华
《创新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孙卫华带来《创新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微报告,他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落脚在学习,问题是载体,而跨学科是路径。体育跨学科学习应围绕开放的,复杂的体育与健康相关问题展开,发现真问题是开展研究的首要环节。要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发展高阶思维,促进全面发展。
朱 爱 华
《追寻本质:体育日常课与跨学科学习》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江苏省跨界学习研究所所长朱爱华聚焦《追寻本质:体育日常课与跨学科学习》带来微报告分享。她从认知观:完整的育人目标;思维观:整体的育人过程;方法观:科学的育人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她指出跨学科教学不仅是形式上的突破,更是思维的突围,是整体观的演绎,是对育人目标的回应;跨界不是目的,它最终指向的是完整育人,是孩子的完整生长。
沈 洪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沈洪围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带来微报告,他从“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教学”“什么是跨学科教学”“如何进行体育跨学科教学”“未来的思考”四个层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阐述,指出体育跨学科教学可与现有教育相整合,完善课程结构,深化五育融合,实现全面育人。
邹 军 权
《从知识掌握走向素养生成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浙江余姚市姚江小学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邹军权带来《从知识掌握走向素养生成——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微报告,他从概念导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概念以及特征、问题导向:如何开展问题情境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导向:核心素养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实例展开叙述,他指出教师应积极尝试体育跨学科教学,在实践中反思,形成新的思考,为孩子成长助力。
杨 浩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向》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员杨浩分享《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向》微报告,通过丰富活泼的案例,辨析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联系与区别。他强调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以主题为引领,整合不同的学科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孙 建 兵
《文化交融:育活泼泼的新市民儿童》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孙建兵作了题为《文化交融:育活泼泼的新市民儿童》的学校汇报。孙校长热情地介绍了学校概况,从研发1+N课程:适应差异发展、创构特色活动:搭建成长舞台以及建设教师队伍:赋能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介绍学校新市民儿童育人路径探索。孙校长指出江陵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实践探索,让学生在多元、和谐、有温度的教育环境中自由徜徉,打造新市民儿童教育品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课 堂 展 示
为探索体育课程的新方法、新路径,研讨会推出“区域探索”“优课展示”“名师课堂”三大板块的课堂探索,11堂课,14位老师,生动呈现了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现场。
part1 区域探索
01
李春芳老师执教单师型课程
《阻力跑》
左右滑动查看
02
徐晶老师执教单师型课程
《争做小劳模——小小搬运工》
左右滑动查看
03
吴海艳、金丽雯老师执教双师型课程
《竹竿舞》
左右滑动查看
04
胡锦华、徐秋凤、杨昀老师执教多师型课程
《玩转陀螺》
左右滑动查看
part2 优课展示
01
曹萍萍老师执教
《田径——多种形式跑》
左右滑动查看
02
陈晶老师执教
《快速跑》
左右滑动查看
03
季烨老师执教
《运用抛物线原理
助推体育项目中的物体运动轨迹》
左右滑动查看
04
戴佳杰老师执教
《探索江阴“三十三座半山”》
左右滑动查看
part3 名师课堂
01
何灿老师执教
《跨学科主题学习:飞行员训练营》
左右滑动查看
何老师围绕“弧线跑”的动作技术,创设了“飞行员训练营”的具体情境,并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弧线跑过程中克服离心力的方法与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弧线跑在生活中的运用,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心肺耐力、平衡能力等体能。
02
倪晨瑾老师执教
《劳动最光荣:擦地板》
左右滑动查看
倪老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体育教学相结合,通过擦地板这一劳动场景,锻炼学生上下肢的协调爬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创意生活。同学们通过擦地板,不仅提升了身体素质,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品德和生活技能。
03
王冬香老师执教
《“跳”出中国汉字——各种单、双脚跳跃方法》
左右滑动查看
王老师的课将语文学科与体育学科进行融合,通过显性的中国文化来实现“跳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德育目标。王老师还从课堂氛围的营造上下功夫,通过富有中国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一次次跳跃练习中,深刻感悟中国汉字的魅力。
part4 对话交流
课堂展示结束后,老师们齐聚报告厅,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四位区域探索课授课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课程叙事,随后四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跨学科优秀案例获奖者分享他们对于体育跨学科的思考。沈洪、邹军权、何灿、倪晨瑾四位专家分别对8节展示课进行总结点评。
课程叙事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 | 李春芳
| 李春芳老师说课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 徐晶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 | 吴海艳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 | 胡锦华
案例分享
杭州师范大学 | 袁清怡
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 | 常宪梁
赣州市第九中学 | 林程慧
如皋市安定小学 | 孙 勇
专家点评
沈 洪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校长
沈洪表示跨学科主题学习充分展示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巨大潜力。李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巧妙地结合了丰富多样的热身活动与竞争性的阻力挑战。曹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文本编排上遵循了高标准的专业要求,自制教具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为课堂增添了无限活力。两位老师在实施跨学科教学时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随着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富有创意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被开发出来,共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邹军权
浙江省余姚市姚江小学教科室主任
邹军权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当紧密围绕问题解决与现实生活展开,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两位老师的设计均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成功的跨学科教学离不开对核心概念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只有当教师们能够准确把握住各个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设计出既符合教育目标又能满足学生兴趣点的课程内容时,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理想状态。
何 灿
江苏省盐城市科创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何灿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的教学方法。两位老师的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范例。他强调体育课程应当始终保持其独特的“体育味”,即重视身体锻炼和个人竞技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主动思考、自我探索直至得出正确结论。
倪晨瑾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
倪晨瑾表示微项目学习是促成课堂转型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核心在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与应用,强调学习成果的实际意义。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调整教学策略,引领他们经历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闭 幕 式
13日上午,吴康宁教授对为期两天的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全面回顾本次活动,表示此次研讨会是顺利且成功的,对于江苏省体育跨学科主题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江陵实小的跨学科教学也会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吴教授从7个方面围绕跨学科主题教学和与会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他深度辨析跨界、跨学科、跨学科学习、跨学科教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心、要害在哪里、跨学科主题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跨学科主题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进行剖析,为老师们探索跨学科教学带来启发和思考。
为期两天的活动内容丰富,既有学术理论的高位引领,又有落地课堂的实践探索。通过对话与交流,厘清了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外延,明晰了实施路径,也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案例,可以说,这是一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盛事。
END
策划:校长室
文稿:李逸皓、吕向萍、钱丹红
张宇华、程倩倩、孙云、潘成、李畅
照片:摄影组
美编:胡林静
初审:李 洋
复审:徐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