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推翻一个又一个阶段的自己,长出新的智慧和性情,带着无数的迷惘与不确定,坚定地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自己。
壹
什么是认识自己?就是洞察自己能够在什么方面达到优秀,发现自己对什么充满热情。我为什么这么想教语文呢?我想,这应该和我的成长有关。我在小镇度过童年和少年,当时镇上唯一一家小书店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我在那家书店里读完了《三国演义》《红楼梦》《呼啸山庄》这些文学著作,那些人物和台词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所添加的一笔色彩,成为我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平凡普通的男孩如何获得灵魂的厚度和精神的愉悦,以及对自我的认可呢?我觉得,阅读和写作是其中重要的渠道,而我之所以能拥有这两项还不错的语文能力,都要归功于我曾经所经历的语文课堂。为此,我将永远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并且,我深深地感到,上好语文课,是带领孩子走向幸福,也会给我带来幸福。为此,我满怀热忱地选择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走进语文课堂。时至今日,我愈发坚定我的选择。
失败不是悲剧,是要克服的挑战。2023年12月25日,我得到了这样一张奖状:新北区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看着它,我激动万分,因为在它的背后,是我对语文学科教学的“一根筋”的执着,为此,我经历了八年的探索和跋涉。
我连续参加过两届新北区语文基本功竞赛,两届新北区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一次道法评优课比赛,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一次次失败并没有击倒我,我收敛了急功近利之心,以越来越坦然的心态面对失败。终于,在2023年的新北区语文评优课竞赛中,拿到了这张来之不易的证书。
成长源于持续的点滴积累与进步。一程山,一程水,一程月里,慢慢地、坚持不懈地走着,就会有“春来草自青,秋到叶自落”般水到渠成的成长。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也必定会有“重要他人”,从他们身上,我们会得到赋能的力量,让自己清晰方向,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位能够为你兜底一切的老父亲,那一定也需要一位一丝不苟,高标准对你的严师。何其幸运,我在这里遇到了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郑飞老师。
记得刚来薛小时的我对于怎样设计教学,怎样与孩子互动几乎没什么概念。郑老师手把手地指导,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最基本的认知。后来,我有了第一次执教校级公开课的机会,我清楚地记得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剪枝的学问》。在进行课堂论证时,郑老师总会对我的教学流程、教学语言加以指摘,让当时的我很不理解、很不服气。总觉得她对其他老师格外温和,对我却可堪称严苛。而接下来的日子里,郑老师时常走进我的课堂,在她的督促下,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最主要是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份从容。
我深深感谢在我成长路上出现的这位“重要他人”,让我得以在日就月将的积淀中追寻教育的一缕光。
每个人都是一个磁场,会被更强大的磁场所影响。四年前,万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当我取得一阶段的成功,万校总会发来鼓励和祝贺;当我面临新的挑战,她总会全力支持,让我放手去干;跟随万校去上海学习的途中,我们可以就一个讲座聊一个小时,我从未像那一刻那样觉得,校长和我们如此之近。
从万校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她比年轻人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我也学着广泛阅读,笔耕不辍;她比年轻人更加思维跳脱,与时俱进,我也学着不断创新,开阔视野,更努力地学习新兴技术;她比年轻人更全面地钻研多学科教学,我也学着以学者的心态,虔诚而深入地钻研语文教学。
不断奔跑,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一路走来,我从许多同伴身上汲取了力量。在薛小,黄金萍老师的乐观感染了我,潘虹老师对工作的极度认真令我自愧不如。外出参加工作室、培育站,我也遇到了很多不懈努力的同龄人。还有许许多多如他们这样的同行者,让我在专业发展之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偶尔迷茫或失意时,从他们身上汲取的力量总能让我迅速调整,继续前行。
教科研是赋能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只要开始,就是成长。快速成长的后遗症是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不足,于是,我便开始如海绵似的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并开始喜欢上写论文、做课题。近五年,我发表了27篇论文,其中,《语文教学应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一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卷首;我所撰写的“双减”案例连续4年在区级评比中脱颖而出,两次获得常州市一、二等奖的成绩。同时,我在班队、道法等学科的探索也小有收获;我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从最初帮助整理资料,制作ppt开始,到参与小课题的探索,到和潘虹老师携手主持区级课题,今年6月成功结题,这整个过程令我受益匪浅。漫漫教科研之路,沿途几多艰辛,但也让我看到了几多美景。
贰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非常乐意看到儿童在精神上的成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放在小学教育里也是很合适的。这种精神,这种思想,就应该从小萌芽,在每一间教室里成长。而我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和他们在课堂上的辩论是语文课的乐趣之一,无论输赢。学而致用,勤思好问,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变成的模样吗?不正是教育的意义吗?语文课教会学生思考,这种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语文,就是既要把学生当小孩子,又要不把他们当小孩子。
不要小看小孩,他们的灵魂里有值得我们大人为之惊叹的深度。
把学生当成孩子是要明晰教学的起点,那什么是“不把小孩当小孩”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在言谈时倾听他们,在交往时欣赏他们,总之,就是把他们当成和自己平等的大人那样来对待。
在执教三上《花的学校》时,我问孩子们:“花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班里的小唐同学说:“他们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和我们不同。”这让我不禁感叹一个9岁的孩子的思考竟然如此独特和深入。
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充满乐趣,他们才会乐意学、主动学。生活在这个时代里,互联网上的音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时常会结合我所擅长的信息技术,带他们看到书中文字背后广袤的世界。
写作教学同样需要“趣”。教三年级时,我给孩子们尝试了与以往不同的看图写话。比如,画面上有一只蝴蝶停歇在小狗的鼻子上,这一瞬间被抓拍下来,呈现在孩子面前,你会想象出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们写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给孩子们找了很多这样的画面让他们来写作文,有各种妙趣横生的动物照片,也有丰子恺老先生的漫画,这些画面让他们一见就会产生想象和表达的冲动,充满了创作的热情。
叁
作为小学里不常见的“男当家”,我有着大多男老师都有的幽默和耿直,富有童真亦不缺乏细腻。如何不失初心,实现带班的“刚柔并济”,是我一直在探索的。
童心未泯,能够在成人理性世界和儿童纯真世界自由穿梭的人,是最适合做班主任的。记得第一次带班级孩子们上班队课,为了和他们融入得更协调,我也买了一件和他们同款的班服,戴上红领巾,现在看到照片仍忍俊不禁。
为了激励孩子,我会买很多我小时候玩的玩具、看的书、吃的零食作为奖品,乐此不疲。我还会站在他们的视角,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一抹抹难忘的记忆。
因为我自己也童心未泯,所以每天和孩子们的相处就变得充满期待和乐趣。
一个班集体的建设,一定要有最核心的东西。随着“一班一品”的理念普及,随着自己开始尝试创建“英雄中队”,一扇崭新的大门向我敞开。自2019年开始,我所带的中队都会以“恩来中队”命名,我尝试用恩来精神的丰富内涵来丰实孩子的精神世界,打造爱阅读、乐分享、有担当的班集体。在“知周”和“行周”系列活动中,学生明悟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的内涵,通过自身实践体会奉献的快乐,班内也自发形成了一种团结友爱、蓬勃向上的班风。
教育就是带孩子去看不一样的世界。我非常喜欢带着班级的孩子走出校园,去广阔的大世界认识不一样的人,欣赏不一样的风景。孩童时期的见闻会让他们在无形中学会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带他们走出去,去看、去听、去触摸,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意义”的人。
这些年,我带着班里的孩子们走遍了学校周边的各大社区、消防中队、派出所、老年公寓、图书馆等等,他们在一次次活动中知行合一,拓宽了视野,也培养了多元的品格。学习不仅可以在教室发生,我愈发坚信,带孩子走过的路,都会成为他气质的一部分。
幸福于成长路上,前辈不遗余力的帮助和指导;幸福于追逐梦想时,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相互鼓劲、共同拼搏;幸福于自己一直从事着和孩子相处的教育事业。
能见证少年心灵的成长,而且是最真诚、最勇敢、最渴望知识的心灵成长,并且还能在其中推动他们,这是身为老师的莫大荣光。
因为时刻充盈着幸福感,所以一路走来,我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让自己在专业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期待着下一个转折的到来。
撰稿 | 陈 云
摄影 | 陈 云
审核 | 陶榆萍
常州市新北区
薛家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