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如何在还原意象中开掘古诗的文化意蕴?

教育   教育   2024-09-28 18:57   北京  
 

第十讲的主题是“如何在还原意象中开掘古诗的文化意蕴”,以我本人执教的《墨梅》课堂教学为例。




一、还原意象和文化意蕴



看到本讲的题目,您一定会关注到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还原意象”,第二个是“文化意蕴”。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词——“还原意象”。什么是意象?余光中先生在《论意象》中指出:“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诸外在之象。”这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讲。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意象就是读者根据外在之象还原诗人的内在之意。可以说,意是诗人主观的情感思想,象是外在于诗人的物象、形象,而意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心象和物象的统一。


为什么古诗教学要抓意象呢?孙绍振先生在《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象篇》中曾指出:“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最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我们都知道,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所以,离开意象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无疑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什么是还原意象呢?意象是意和象的统一体,象是看得见的,但意是看不见的,意在象中,象为意显。通过看得见的象,去触摸、感悟看不见的意,进而体会这个意象所具有的普遍象征意义,就是还原意象。


第二个关键词是“文化意蕴”。什么是文化?余秋雨先生在《何谓文化》中指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指的是一种生态共同体,其中包含着精神价值,也包含着生活方式,而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集体人格,也就是在一个生态共同体中所有成员都拥有的某种人格。


文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王充闾先生在《文脉:我们的心灵史》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血脉与命脉,是人类心灵栖息的家园。”我们肉体的生存需要一个物理家园,我们心灵的生存则需要一个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就是文化。


文化是有层次的,它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物质层次,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二个是制度层次,包括各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第三个是精神层次,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我们讲的文化意蕴就属于文化的精神层次,甚至可以说文化意蕴是文化最深层的意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所以,文化意蕴其实是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是文化的灵魂。




二、课文解读



我执教的《墨梅》用的是2018年版的教材(当时,2019年版的教材还未出版)。现在,我们就用这个版本展开文本细读。


墨 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认为,王冕的这首诗中实际上藏着三种不同的梅花,而每一种梅花都有一个关键意象,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蕴需要我们来开掘。

“我家洗砚池边树”写的是“家中梅”,是王冕自家种的梅花。他的“家中梅”种在哪里呢?这里就有一个关键意象——洗砚池。为什么王冕家的梅花种在洗砚池边?要知道,这个“洗砚池”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洗砚的池塘,这其实是一个与王羲之有关的典故。

王羲之的家门外有一口池塘,他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要不断洗笔、洗砚,洗到后来,那口池塘的水都变黑了,可见王羲之练习书法是非常勤奋、刻苦的。如今,王羲之的故居都留有王羲之的墨池,即“洗砚池”。

王冕说“我家洗砚池边树”,他的梅花种在洗砚池边,其实是有文化意蕴的。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种刻苦勤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意蕴。这个文化意蕴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借助洗砚池这个意象暗示出来、传递出来的。

另外,无论是王羲之还是王冕,他们都“沉醉翰墨,寄情丹青”,生活得非常高雅。尤其是王冕,一生拒绝做官,拒绝出仕,远离世俗纷争,远离荣华富贵,这是“洗砚池”的另一层文化意蕴。

“朵朵花开淡墨痕”写的是“画中梅”。很显然,这已经不是在写真实的梅花了,因为真实的梅花不可能是淡墨色的。这个“画中梅”也有一个关键意象,就是“淡墨痕”。这个意象背后又承载着什么样的文化意蕴呢?其实,王冕这样画是在表明一种人生态度——淡泊名利,超越功利。王冕极有个性,他画梅花不追求漂亮,他笔下的梅花一律是墨色的。从表面上看,这是画风的不同,背后其实是生命境界的不同。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写的很显然既不是“家中梅”,也不是“画中梅”,而是“心中梅”,是王冕心中的理想之梅、人格之梅。“心中梅”的关键意象,也是整首诗的关键意象,就是“清气”。“清气”既在传递一种道德品格——“冰清玉洁,光明磊落”,也在表达一种高尚气节——“清明旷达,坚守节操”。



三、课例观摩



《墨梅》这首诗有上述关键意象,通过还原这些意象开掘其背后的文化意蕴,是学生学习《墨梅》的重要目标。

那么,如何还原意象呢?学生能不能体悟到意象背后的文化意蕴呢?能体悟到哪个层次呢?

《墨梅》这堂课用时一个小时左右,一共包含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整体感知,梳理《墨梅》这首诗的内容,即三种不同的梅花。第二个板块是分类品读,还原意象。品读每一种梅花,并通过还原其关键意象,让学生体悟到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最后一个板块是整体回归,升华意象。诗格是人格,人格是诗格;王冕是墨梅,墨梅是王冕。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明白,这样的写法叫“托物言志”。

毫无疑问,核心板块就是“分类品读,还原意象”,而这个板块又分成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第二个环节是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第三个环节是互文参照,品读“心中梅”。

下面,我们就分别观摩这三个环节。我们一边观摩一边思考:在每个环节中,这些关键意象是如何被还原的?学生是如何体悟到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蕴的?

1. 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


接下来,我们先来观摩第一个环节: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

【课例略】

这是还原“家中梅”的意象——“洗砚池”,我是怎么还原的呢?

第一步,还原常态,发现矛盾。所谓还原常态,就是让学生联想一般情况。一般情况下,人们种梅花,要么种在庭院,要么种在花圃,这就是常态。之后,请学生将这个常态和王冕的“异态”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王冕要把梅花种在洗砚池边呢?

第二步,引导猜想,激发期待。学生猜中也好,猜不中也罢,都不要紧。引导学生猜想的主要作用,就是不断引发学生想要知道最终答案的那种期待。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在制造一种悬念:我猜得到底对不对呢?最终结果是不是像我猜想的那样呢?

第三步,提供典故,揭示意蕴。我把与洗砚池有关的典故告诉学生,帮助他们了解洗砚池背后的意蕴。但是,这还不够,因为这样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学生仅仅是“知道”而已。这种理解还没有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体验建立连接,依然是表面的、肤浅的。

第四步,想象情境,体悟意蕴。我在课堂上将洗砚池拟人化了,创设了一个洗砚池和王冕对话的情境。王冕练画,练着练着突然觉得太枯燥了,不想练了,这个时候洗砚池和他对话;王冕继续练画,练着练着又觉得烦了、无趣了,这个时候洗砚池继续和他对话;王冕练画练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了一定的名气之后,有点儿得意,洗砚池又和他对话。我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融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引导学生对洗砚池的意蕴形成个体性的、建构性的理解。

从还原常态、发现矛盾开始,到想象情境、体悟意蕴为止,我们将这样一个还原的过程称为“象征还原”。我们知道,洗砚池在这里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不是一个简单的场所,它具有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我们需要提供典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将其还原出来。

2. 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我们一起看一看,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哪些还原策略来引导学生体会“画中梅”的文化意蕴。

【课例略】

这里的关键意象就是“淡墨痕”。从表面上看,这是画风的不同,是色彩的不同,其实背后隐含着不同的态度和信仰。那么,如何把这个意象还原出来呢?

第一步,还原常态,发现矛盾。大多数人画梅花,要么把它画成红色,要么把它画成白色,这是常态;但是,王冕画的梅花却是“朵朵花开淡墨痕”,“淡墨色”就是“异态”。常态和“异态”就构成了一对矛盾。

第二步,引导猜想,激发期待。这一步和品读“家中梅”的第二步一模一样,我要引导学生猜想,充分激发学生的期待。每个学生的猜想都有他们自己的逻辑,都有价值。

第三步,知人论世,了解意蕴。我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资料,聚焦王冕的五次“拒绝”,进而体会王冕的人生追求与信仰。这部分内容其实难度是比较高的,学生的理解是分不同层次的。当然,最后那位学生特别厉害,她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预习,对王冕的生平事迹有所了解,所以她就懂得,王冕几次拒绝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

第四步,联结意象,把握意蕴。最后,我把“淡墨痕”和王冕的品格联结起来,让学生组词。清淡也好,淡雅也好,淡泊名利也好,这些意蕴都可以和“朵朵花开淡墨痕”联结在一起。最终,学生体会到了“淡墨痕”这个诗歌意象的文化意蕴。

与上一个环节不同,我们将这里的还原策略称为“背景还原”。换句话说,我们要知人论世,了解王冕当时所处的环境及具体生活状况,以及他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这些都是“背景”,一旦“背景”被还原出来,那么对意

3. 互文参照,品读“心中梅”


最后一个环节是互文参照,品读“心中梅”。“心中梅”的关键意象毫无疑问是“清气”。那么,“清气”这个意象我又是怎么还原的呢?我们继续观摩。

【课例略】

我是如何还原“心中梅”这个意象的呢?

第一步,还原常态,发现矛盾。大部分人写梅花,都会写到它的香气。我一口气引用的五句诗,都写到了梅花的香气,而王冕写梅花不写香气,写的却是清气,矛盾就出现了。这个方法在品读“家中梅”“画中梅”的时候也用过。

第二步,提供支架,比较异同。我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支架(四道填空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明白清气和香气的不同:香气写的是花,清气写的是人;香气是鼻子闻出来的,清气是心灵品出来的;香气每个人都能闻到,清气只有高洁的人才能品到;香气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清气则是一种精神品质。通过这样逐一比较,学生对清气的内涵便有所领悟了。

第三步,联结意象,复现意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写的其实已经不是花而是人了。这样的清气不是一般人能够闻到的,只有像王冕这样的高洁之士才能用心灵品到。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是在意象和意蕴之间建立意义联结。

第四步,互文参照,升华意蕴。我从王冕写的50多首有关素梅的诗作中,寻找相关的诗句来印证、升华学生对“心中梅”的理解。“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一种人格节操化在清气当中;“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花一样情”,一种人生追求化在清气当中;“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种价值信仰化在清气当中。这种互文式的拓展,既强化了学生对“清气”的理解,也丰富深化了学生对“人格”的体会。

我们将这种意象还原的策略称为“类比还原”。这里的类比,既有异类比较——拿“香气”与“清气”对比,比出不同之处;也有同类比较——坚守节操、淡泊名利、心怀天下,比出了共同品质。通过类比还原,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清气”这个核心意象的文化意蕴。

总之,古诗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意象的多角度、多层次还原,我们只有通过意象还原,才能引导学生触及古诗的灵魂——文化意蕴。正是在意象的还原中,学生发现了诗中流淌的生命律动,听到了诗人心灵的召唤,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血脉。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王崧舟观课十讲》,王崧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跳转小程序即可购买图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源创图书读者群

第一时间获取

新书资讯/直播信息/购书优惠等

多种福利哟~

团购请联系源创图书市场部

折扣优惠

电话:18600767750

QQ:1454575208

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

源创图书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