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介500人群病例集锦第253期:一例脉络膜前动脉瘤密网支架术后缺血并发症的“百转千回”

健康   2024-09-16 18:40   河北  


本期导读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可以通过微侵袭方式对血管系统进行解剖重建,但其存在并发症。本期分享一例脉络膜前动脉瘤密网支架术后缺血并发症的救治,期待与广大同道共同探讨。


术者简介

术者:万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

 

硕士,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介入科。

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神经介入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胃肠及胰腺疾病介入委员,中国脑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青年委员和介入专业委员会介入/青年学组委员,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审稿专家,《齐鲁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上海市抗癌协会微创青年学组委员。

2000.07-至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介入放射科,2003.05-至今,师从华山医院著名的神经介入专家张晓龙教授,主要从事神经介入诊疗工作。期间主持上海市卫健委面上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二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近五年来总计诊治各类介入患者近3000例,近年来发表第一作者论文9篇,包括SCI收录论文3篇。

病例和治疗过程

基本信息:男性,58岁。

主诉:反复心悸4年,偶然发现左侧颈内动脉瘤2周。

神经查体:(-)

既往史&个人史:高血压史10年余,血压控制可;房颤病史4年,服用麝香保心丸、利伐沙班(15mg qd)治疗。否认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

辅助检查:外院头颅MRA(2021年11月27日)&(2021年11月30日)CTA提示左侧脉络膜前动脉瘤。

术前抗血小板用药 & 监测

术前用药量:利伐沙班15mg qd+西洛他唑 50mg bid

术前用药时间:5(D)

术前抗血小板监测:未监测

术前影像

术前DSA影像数据(2021年12月15日)。

动脉瘤尺寸:3.1×3.6mm; 瘤颈部前脉动脉发出。高危因素:动脉瘤顶端不规则子囊。

术前DSA影像数据(2021年12月21日)。

策略:4.0×15mm Tubridge密网支架联合弹簧圈疏松填塞。动脉瘤伴子囊破裂风险较高,致密填塞怕堵塞脉前(SAC),单支架怕子囊破裂。

近端血管径4.54mm,远端血管径2.92mm。

手术材料

术中Tubridge支架常用材料:

  1. Tubridge支架辅助栓塞:0.088 NeuronMAX 长鞘(同时容纳支架和栓塞系统)、125cm MPA、0.035泥鳅导丝、Echelon 45°微导管、Synchro2 微导丝、8F动脉鞘;

  2. 单纯Tubridge植入术:0.088普维森导引导管、5F或6F中间导引导管、125cm MPA、0.035泥鳅导丝、Synchro2 微导丝、8F动脉鞘;

  3. 如遇Ⅲ型弓,导引导管难以上行,0.038泥鳅导丝及6F中间导引导管上至最高于颈内动脉颈段做导引及支撑,MPA置于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分叉略高水平加强支撑将0.088长鞘导引向上通过分叉,然后导引导管与MPA相互借力上引。

第一次手术过程

支架微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左侧M2。

Echelon 10微导管塑形后采用后撤法超选至动脉瘤内。

3×8cm弹簧圈尝试半释放锚定技术,多次尝试不能稳定,弹簧圈飞出动脉瘤。

半释放支架,支架远端位于左侧A1起始部,由于血管扭曲,进一步精准定位于颈内动脉顶段困难。

支架头端倾斜,内侧壁头端刚好覆盖动脉瘤远心端。

反复调整3×8cm弹簧圈,无法避开脉络膜前动脉开口,换2×8cm弹簧圈填入。

调整微弹簧圈成形状态,留出脉络膜前动脉开口,解脱微弹簧圈,完全释放支架,复查造影,按摩支架。

支架微导管反复按摩密网支架,确保密网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情况

支架贴壁良好,支架内及脉络膜前动脉通畅。

可见不规则子囊造影剂滞留影。

术后即刻头颅CT(2021年12月21日)。

围手术期并发症——急性缺血发作。

  • 患者术后即刻查体正常,完成CT后返回病房途中,突发“三偏征”(右侧肢体肌力0级、偏身触觉减弱,右侧同向性视野偏盲);

  • 处理:半量肝素化3000U及替罗非班250ug,替罗非班序贯300ug/h维持48小时,30分钟后患者三偏症状明显缓解。

2021年12月21日22:00,复查头颅CT(患者头痛,未见出血)。

2021年12月22日头颅CT。

于12:00予西洛他唑100mg,18:00口服利伐沙班15mg,停替罗非班维持。

围手术期并发症——再发缺血事件。

23:25患者突发右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伴混合性失语。

复查CT排除出血后予全量肝素6000U+替罗非班灌注250ug,观察1小时患者右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右上肢肌力0级。

考虑左侧M1段血栓形成,急诊行DSA溶栓取栓。

第二次手术过程

左侧M2段以远不显影(2021年12月23日14:30)。

支架移位伴血栓形成,予以法舒地尔2mg+替罗非班250ug局部灌注。

术后即刻。

复查。

机械碎栓。

大脑中动脉前向血流改善,M1/2分叉部血栓减少;M1/2分叉部支架远端血栓(狭窄约40%),M3血栓。

观察10min,M1/2分叉部再闭塞。

重复微导管、微导丝溶栓、碎栓操作,仍闭塞。

重复机械碎栓。

微导管、微导丝反复机械碎栓操作,M1/2分叉部仍可见血栓,前向血流缓慢,随后仍闭塞,不能保持前向血流。

1.5×9mm Gateway球囊局部打开并轻轻推拉,试图打开支架远端并挤压血栓,但尝试失败。局部4×20mm Solitaire AB支架内拉栓。

M1/2分叉部血栓消失,M3段远端血管闭塞,其远段可见动脉晚期软膜吻合代偿。

术后即刻CT:

支架位置比较:

术后即刻。

20日22:00复查。

22日停药前复查。

22日再发缺血事件后复查。

2021-12-24(取栓术后一天)复查头颅CT。

2021年12月26日突发偏瘫失语后头颅CT,再次半量肝素化及替罗非班静脉维持改善。

术后即刻首次缺血发作(20日):

  • 半量肝素化3000U及替罗非班(12.5mg/50ml)250ug,替罗非班序贯300ug/h维持,30分钟后患者三偏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第二日(22日):

  • 12:00西洛他唑100mg;18:00利伐沙班15mg,停替罗非班维持;晚23:25再发缺血事件,予全量肝素6000U,替罗非班灌注250ug,症状改善有限。

血栓清除术后:

  • 替罗非班1.2ml/h(300ug/h)72h微泵维持。

取栓术后第三天(25日):

  • 12:00西洛他唑100mg+阿司匹林100mg,18点停替罗非班;次日2点再次缺血事件,予半量肝素化及替罗非班250ug静脉推注改善,继续替罗非班300ug/h维持。

12月28日:

  • 18点口服替格瑞洛90mg+阿司匹林100mg,24点替罗非班改为200ug/h静推,29日6点停用替罗非班;29日后方案:替格瑞洛90mg  bid+阿司匹林100mg qn,未再出现缺血症状。

出院后:

  • 替格瑞洛90mg  bid+阿司匹林100mg qn。

2022年1月22日患者反复用牙龈出血,2022年1月26日头颅MRI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性脑梗塞可能。停用替格瑞洛,改西洛他唑100mg bid+阿司匹林100mg qn抗血小板治疗。

2022年2月11日随访头颅CTA。

2022年2月11日患者有发作性头晕,随诊继续抗血小板、降脂、营养神经、扩血管处理后好转。

2022年8月15日(术后9月)复查DSA。

2024年3月18日(术后27月)复查DSA。

药物应用经验-抗板方案:

  • 心内科用药建议:

    起始30min 0.4ug/kg/min,维持0.1ug/kg/min,一般持续47.5h

  • 剂型:

    艾卡特12.5mg×50ml:起始30min 0.096ml/kg/h,维持 0.024ml/kg/h

    欣维宁5mg×100ml:起始30min 0.48ml/kg/h,维持 0.12ml/kg/h

    以60kg体重患者计算维持量:艾卡特1.44ml/h,欣维宁7.2ml/h

  • 血管成形术后用药建议:

    起始25ug/kg 3min内推注,维持0.15ug/kg/min,一般持续36h

    以60kg体重患者计算维持量:艾卡特2.16ml/h,欣维宁10.8ml/h

    以60kg体重患者计算本中心Tubridge术后替罗非班(艾卡特)维持量:2ml/h

  • 术前用药:

    口服“阿司匹林100mg qn+氯吡格雷75mg qn”5日,常规血栓弹力图检测,如有药物抵抗可用替格瑞洛45mg bid代替。

  • 术后用药:

    ①术后替罗非班静脉维持48小时,过渡减量(300ug/h 40H+200ug/h 8h);

    ②口服双抗与替罗非班重叠12小时(起始剂量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替格瑞洛90mg);

    ③口服维持剂量双抗阿司匹林100mg qn+氯吡格雷75mg qn/替格瑞洛45mg bid,半年后改为单抗终生。

手术技巧

Tubridge支架尺寸选择:

  • 宁长毋短

  • 宁大毋小

Tubridge支架释放技巧:

  1. 载瘤动脉远端缓慢后撤释放

  2. 载瘤动脉迂曲原位释放或“木马技术”释放

  3. 支架贴壁性:

    完全释放支架前于透视下反复推送系统,通过支架在透视下的位移判断支架是否打开贴壁;

    完全释放支架时多角度造影,非减影状态下反复确认支架位置及是否贴壁,避开骨骼是关键。


术者体会

1. 支架移位原因分析

  • 所选支架尺寸偏小,同时操作时伴发血管痉挛可出现支架贴壁良好的假象,待血管解除痉挛后,支架则被血流冲向载瘤动脉远端;

  • 微导丝反复按摩推压支架的操作使得支架压缩,积聚弹性势能,进而导致移位。

2. 于支架内支架取栓较危险,一旦卡住是灾难性的

  • 取栓支架此时应边推边收,不让支架远端完全打开,避免卡住;

  • 当时考虑一旦卡住先尝试将移位支架拉出,不行就释放取栓支架固定挤压血栓。


往期回顾:

第252期:左椎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病例分享

第251期:PICA动脉瘤翻山支架辅助栓塞治疗

第250期:困难路径脑保护伞下左侧颈动脉支架术1例

第249期:T型支架辅助栓塞后交通动脉瘤

第248期:双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1例

© 版权声明

严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本文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特别说明

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在看”呗

卒中视界
以卒中防控为主导,汇聚脑血管内科,外科,介入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健康界人士,打造中国脑血管病医生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参与全球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脑血管病医教研防事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