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式是什么?
体式意为坐法或姿势。asana这个词来自于词根sa,意为坐立或仰卧。体式是指做出或保持某个姿势,并给这个姿势作出描述和定义。它还意为存在、呈现、居住、遵守。体式是这样一种状态:通过学习,我们准备并做出某一姿势,或反复调整该姿势的形状以达到正确的学习状态(svdhyaya)。
定位身体做出某一姿势即行动。调整姿势即有反思的行动。所以说,作出行动之后,我们需要观察身体哪些部位有所行动且有反思、哪些没有进行观察反思。同样的,我们还需要观察身体的哪一部分被心意渗透,哪一部分没有。再次,在伸展、扩张、收缩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身体的伸展、扩张、收缩来观察心意和智性是否同时且均匀地流遍整个身体。这即是融入了反思的调整。
做体式的时候,这种行动、反思和反应令修习者得以敏感而精准地重新调整智性,让它流遍四肢。若学会将这种智性的敏悟力与灵魂一起同等伸展到身体各个部位,体式就会转化为冥想。每一名修习者(sidhaka)必须以此作为宗旨,即在所有体式中达到最终的描述性及限定性状态。此时,练习即具有神性
体式的效果
身体是惰性的(tamasic),心意是变性的(rajasic),灵魂是悦性的、(satvic)。练习体式是为了辨明身体、心意、灵魂在以上三德(guna)上的差异。
体式练习能够保持身体组织、细胞、循环、消化、呼吸、生殖、腺体系统处于健康平衡状态,做体式是为了保持对所有系统的控制,如肌肉、纤维、筋腱、神经系统
体式唤醒普拉纳、培养般若。我称之为prāna jagti和 praita jigrti。首先,修习者需要将能量和意识带到身体层面;接下来,prāna jiagti与 paa iast在调息过程中均衡作用,从而丰富普拉纳(panic)能量。将这一过程持续下去。直到实现三摩地。
帕坦伽利说:要避免努力付之东流,修习者(sadhaka)必须在瑜伽练习中培养四方面:信念、活力、记忆、全然沉浸的力量(sraddha, vya,smrti,samadhprijā)。如果说信念是般若,活力就是普拉纳。记忆通过普拉纳得到增强,为般若所用。此时,觉知达到成熟状态(samādhi prajiā)。所以说,体式练习(isana-sādhana)帮助修习者唤醒普拉纳,从而培养般若。
于我,体式是神的象征。神以pranavah-āum表示。反复诵持是japa.体式是ā,做完体式后反思体式及其目的、用途、重要性是方式、财富tha,这是u。反思调整体式之后,体验愉快极乐之感,这是bhāvanam。
此时,我们从专一转化为“专零”,展现出身体、感官、心意、智性、灵不受干扰的状态。
这就是体式的定义,并且,只有在达到以下状态:sthira-sukham-āsanam《瑜伽经》第2章第46节),体式才可谓精准。
推荐18个入门级瑜伽体式:
1、猫牛式
2、斜板式
3、侧板式
4、下犬式
5、单腿下犬式
6、四柱式
7、上犬式
8、英雄前屈
9、山式
10、幻椅式
11、站立前屈
12、低弓步
13、战士二式
14、侧角式
15、双角式
16、风车式
17、花环式
18、快乐婴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