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白。
自从打定主意过“简洁不赘余”的生活,每次整理衣物,总能断舍离出一些东西:
昂贵的卷发造型套装,芳龄2年只用过3次——想不通当年为什么会买,明明喜欢也更适合直发;
高饱和颜色的衣衫,浓蓝赤红,幸好只有二三件,否则衣柜岂不是成了炸开的调色盘;
想到价格就倒抽一口凉气的“撑场面”包包,已经在柜子里落了灰,现在出门最爱用帆布袋,又轻便又能装。
还有不便宜但也谈不上收藏价值的奢牌首饰、已经有了电子版的纸质书…
即使一直严防“消费主义”洗脑,从不冲动动消费,前几年“贵又没什么用”的物品也买过几件,归堆起来有几个w,有点小心疼。
这些“买时太贵了,所以不用也舍不得扔”的闲置唯一优势就是寿命长久:
每次整理时都拿出来,认真考虑一会儿,再虔诚地放回去,万一以后用得着呢?
这般反复搓磨几次,终于在某个搬家/旅行/换季扫除的时刻,痛下决心,打包送人,捐赠,或者直接丢掉——
原来赘余之物,再贵再舍不得,最后也会断舍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初为什么会买这些挺贵,但其实谈不上特别喜欢的东西?
无他,欲望翻腾,被“投资自己”的话术诱惑了。
“ 职场拼搏期,买个大牌包是投资自己,出门见人都被高看一眼 ”——现实中确实会发生这种事儿,但只在初级段位。
“ 这是品牌最经典的项链款式,戴上它,不但特别好看,也是投资了你的好品味 ”——中女之后才惊觉,清醒不盲从才是最好的品味。
“ 这套课原价18888,现在老师只收你3888,花点小钱提升自己,可是一生受益的事情 ”——结果要么课程内容名不副实;要么并非真正需要,没时间/没兴趣去学。
上面这些话听上去是不是挺耳熟的?现实中凡此种种,套路娴熟。
但凡是个社会人,多少抱着“投资自己”的梦,买过几笔冤大头的单。
我有个朋友,在衣服包包化妆品方面,每年都要花个二三十万。
经济条件优渥,用点贵东西也没什么。但她经常一本正经解释:这是投资自己。
后来公司困境,单件几千几万的衣服鞋子毫无用处,一排名牌包倒是能换点钱,可惜虽然是大牌但不是稀缺款,二手价格极低。
我还有个朋友,喜欢买各种各样的课。
学习本是好事,但课程太多,涉及领域又五花八门,每天疲于上课打卡,人生主线越来越杂——
时间和金钱投进去,最后却消耗了自己。
投资自己,是指投入在自己身上金钱、时间等资源,未来能收到更高回报。
除了能赚回更多,投资自己更重要的特质是:这笔投入,能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
钱的用途主要是:消费,投资,浪费,储蓄起来给自己满满的安全感,也算一种。
在不确定性极强的时代,花钱花时间之后,不能100%保证让自己「更值钱」。
那么在确定自己喜欢、需要,能承担的情况下,消费一点钱,买一些物质/精神快乐,也挺好的。
只是不要被“投资自己”的话术蒙了心:冲动买单,纯纯浪费钱。
至于投资,不盲不贪,量力而行吧。如今大家都是“金融消费者”,信托、房产、股基、创业…人人手里都有闹心牌。
中女投资自己,看紧钱袋子最要紧:不折腾,不返贫。
新华社都说了:读书,行走,静心,是人生最好的三种投资,低成本,高收益,还不用氪金。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我要去安慰一下花了5888买情感大师课,还是“被离婚”的朋友。
⚠️ :「本白很白」作者本白:婚不婚无所谓主义,专注自我成长,热爱美好生活。所有内容仅供个人记录,不构成任何建议。请读者大大独立思考决策,be yours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