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大雄制药或于明年上半年获得中国肉毒素许可
据韩联社12月16日报道,大信证券16日表示,大雄制药的肉毒杆菌毒素制剂Nabota预计明年上半年在中国获得许可。分析称,大雄制药的肉毒素在美国和欧洲成功上市后,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为13%,位居第二。大雄制药最近结束了Nabota在中国商业化的监管机构调查,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取得结果。中国肉毒素市场规模约为1兆2千亿韩元,继北美和欧洲之后位居第三。大雄制药从去年开始增设第三工厂,竣工后肉毒素生产规模将从现有的500万瓶增加到1800万瓶。(信息来源:韩联社 )
丨致君医药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获NMPA批准
12月16日,深圳致君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进20243130663。
图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丨福瑞达生物股份完成医用级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主文档备案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官网公示,福瑞达生物股份研发的医用级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成功完成主文档登记(主文档登记号:M2024397-000)。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福瑞达生物股份在功能性蛋白原料和医疗器械市场的深入布局和显著突破,公司正式踏入医疗器械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的注册申报之路。(信息来源: 福瑞达生物)
丨皮秒赛道新增两张“激光证”
近日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4年12月16日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有两款“皮秒证”获批。
其一为北京安德盛威旗下的“皮秒Nd:YAG倍频激光治疗仪”,编号:国械注准20243092498。据悉,这是安德集团历时4年拿下的“皮秒证”,也被称为“童颜超皮秒”。该产品在医疗机构使用,用于治疗面部雀斑。
其二为北京元泰美康旗下的“皮秒Nd:YAG激光治疗仪”,编号:国械注进2-243090658。据了解,这是元泰在中国获批的第二款皮秒设备,第一款被称为“极光皮秒”。
目前,中国医美市场已经有9款皮秒设备,在2023年前,国内皮秒获批设备只有三款,包括PicoWay超皮秒激光、赛诺秀755nm蜂巢皮秒、元泰极光皮秒;近期获批的大多为国产产品,包括半岛白极光、芙迈蕾ForePico、美敦宜星超皮秒,以及安德童颜超皮秒、南京伟思医疗“皮秒Nd:YAG倍频激光治疗仪”,进口的就是此次获批的元泰第二款皮秒产品。
丨朗姿股份:公司医美板块推出一系列创新性产品
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朗姿股份提问:您好董秘,公司在医美行业的创新是否属于首发经济。
丨华熙生物成立科技新公司,含生活美容服务业务
丨江苏吴中下属公司三个二类械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近日,公司下属江苏吴中(600200)美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重组胶原蛋白无菌液体敷料、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重组胶原蛋白敷贴,三个二类械产品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该产品主要适用于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非慢性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护理。
丨台湾一女子打“少女针”和“精灵针”后视力永久受损,医生被起诉
中国台湾女子李某日前在被注射两种俗称“精灵针”和“少女针”的美容针后,右眼眼中风,视力永久无法恢复。检方认为,为其打针的医生陈某事前未告知风险,又不遵守操作规范,涉嫌过失伤害罪被起诉。
台中地检起诉指出,49岁的陈某是一名西医医生,登记于桃园某医美诊所。陈某当时要替李某注射俗称“少女针”和“精灵针”的美容针。
检方发现,陈某由于疏忽,未事先告知李某2种针剂都可能产生失明的并发症,且美容针的警告及注意事项中提到“只适用皮下或深皮下注射,应特别小心避免注射进入血管”,并警告“强烈建议不可使用于眼窝四周、较薄的皮肤组织和可能注入血管的部分”。
但陈某违反警告,将一剂美容针注射在了李某两侧眉毛上方凹陷处,将另一剂注射在了眉心,也未确认针管是否插入血管,就直接推针。
李某右眼当时立即出现灼热、刺痛感,陈某虽然立即施救送医,但李某仍出现右眼中心视网膜静脉阻塞、右眼青光眼及视野缺损,导致视力永久无法恢复。
面对检方讯问,陈某坚决否认自己的行为,辩称李某对并发症和风险完全知情。不过,检方还是认定陈某过失伤害,依过失伤害罪起诉他。
丨沧州华中医疗美容门诊部被罚款21000元
近日,沧州市运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一则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沧州华中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使用过期医疗器械,其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沧州市运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沧州华中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作出没收过期医疗器械、罚款21000元的行政处罚。(信息来源:沧州晚报)
丨美容院经理“整晕”记者办“先享后付”
总台《财经调查》记者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的痘院士专业祛痘·皮肤管理门店体验“先享后付”过程中,先是被夸大皮肤问题、诱导过度消费。在签约过程中,经理一直试图拿走记者的手机进行操作。见记者不肯松手,经理干脆起身,直接在记者手机上划来划去,替记者操作。经理一顿操作过后,还监视记者签署内容极不真实的《服务确认书》,并且全程录像、还要按手印。几天后记者提出解约,却遭到拒绝……(信息来源:央视财经《财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