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因其显著的生物学活性、独特的作用机制,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头颈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在肿瘤药物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紫杉醇于 1963 年被发现,1971 年确定其化学结构,其后为了克服紫杉醇产量低、成药困难等问题对紫杉醇的合成方法和制剂工艺不断地更替迭代和优化改进。紫杉类药物在结构和制剂上的差异使得不同药品具备不同的药动学、药效学和毒理学上的特征,导致药品配置、临床使用、药学监护等工作环节的诸多差异。随着剂型的增加,紫杉类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目前国内上市的紫杉醇制剂包含 5 种: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紫杉醇口服溶液。下面我们就对已上市的紫杉醇制剂进行了总结比较。
5 种紫杉醇制剂对比
其他用药注意事项
1.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用于晚期鳞癌的一线治疗已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获批,但白蛋白紫杉醇国内说明书仅获批转移性乳腺癌和胰腺癌的治疗;
2. 根据最新的《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白蛋白紫杉醇推荐密集化疗方案:100~150 mg/m² qw 或 125 mg/m² d1、d8,q21d;
3. 过敏反应:紫杉醇所致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2%,多为Ⅰ型过敏反应,又称速发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发生在用药后最初的 10 分钟内,严重反应常发生在用紫杉醇后 2~3 分钟,3 个疗程之后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紫杉醇注射液中的辅料聚氧乙基代蓖麻油易导致急性过敏反应的发生,其机制是机体的抗胆固醇抗体与聚氧乙基代蓖麻油(CrEL)胶团表面的大量羟基结合,激活补体 C3,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产生Ⅰ型变态反应。
4. 关于紫杉醇注射液的预处理:
4.1 紫杉类药物发生过敏反应大多数患者发生于首次或第 2 次用药时,因此前两次使用时必须采用标准的预防措施。考虑到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出现的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可选择糖皮质激素简化预处理方案,包括地塞米松减量预处理方案和地塞米松停药预处理方案,后者更适用于存在激素用药禁忌或使用激素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4.2 预处理方案中异丙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苯海拉明,临床用量为 25 -50 mg,但在含铂化疗方案中不宜使用异丙嗪代替苯海拉明,原因是异丙嗪药品说明书提示,顺铂等耳毒性药物与异丙嗪联用时,其耳毒性症状可被掩盖。
5. 不良反应: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因其有效成分相似,不良反应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血液毒性、神经毒性、肌肉关节痛、心血管毒性、肝肾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等。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预防可使用冷冻疗法(冰手套或袜子等)或加压手套等方式。目前对于患者的药物预防方法尚未达成共识,神经营养因子和维生素 B、氨磷汀、谷氨酰胺、谷胱甘肽等药物在 CIPN 的预防和改善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度洛西汀是唯一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适度推荐用于治疗疼痛性 CIPN 的药物,推荐起始剂量口服 30 mg/次,1~3 次/d,最大日剂量 60 mg。
6. 紫杉醇口服溶液于 2024 年 09 月 25 日在国内获批,用于一线含氟尿嘧啶类方案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由于该药上市较晚,尚缺乏国内说明书准确信息,相关信息来自文献报道。ASCO 年会报道的紫杉醇口服溶液 vs. 紫杉醇注射液用于晚期胃癌的研究结果显示,紫杉醇口服溶液的 mOS 优于注射液(9.13 个月 vs. 6.54 个月;HR = 0.770,95.5%CI:0.635-0.934;p =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