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陶然学姐👇关注我,加⭐️星标⭐️
@陶然学姐
与你共同成长
【原文】
尊敬的厅领导:
近期,省农业农村厅派出专项调研小组对部分县乡乡村振兴情况展开实地考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问题】
调研报告VS报告,发生了混同。
咱们同学在工作中要注意,不要看到“报告”两个字,就以为是法定文种中的“报告”。“调研报告”你可以粗略地理解为调研文章、调研论文。文章和论文,显然是不需要写称谓的。
在工作中,如果这个调研报告写完,比如写了10页,需要呈送上级部门领导时,会在调研报告的上面附一张纸,这张红头纸就是法定文种的“报告”了。比如关于xxxx事项的报告,后面的这个调研报告作为附件出现。考场上考的是后面这个附件,所以不用写称谓。
【修改】
删掉称谓。
【原文】
【问题】
01 头重脚轻,结尾句过短压不住
通读一下,会发现:工农与城乡发展协调。这半句读起来别扭,好像没说完。要么说“工农与城乡协调发展”,要么再加一个后半句。此外,这句话作为长句的收尾,过短,导致压不住。
02 注意硬伤
是“工农城乡”,不是“工农与城乡”,工农城乡是“工和农”“城和乡”的对比,“工农与城乡”是工农和城乡对比,这两个事物怎么比较呢?
02 “了”的作用
在大型的报告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成果性的句式,是没有“了”的。这是因为,全文的基调风格是内敛的、短句多,观点多,不会引起歧义。但是在这一类事务性文章中,本身句子不是高度宏观的,就要加上“了”,表示完成时态、表达成果显著。
【修改】
来自于《调研报告|潍坊市:系统谋划城市更新,协同推进、精准施策、稳扎稳打》
在考场上,不用写这么细,但是“一是、二是、三是”的层次可以列一下,然后结尾点一下:如A县怎样怎样。如下图所示。此外,经验做法的成效性语言,可以学习这一篇。
来自于《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的调研报告》
1.鼓励经营主体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推广订单农业模式,通过法律合同约定双方权益和风险,提高农产品销售的稳定性和效益。
2.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种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稳产增产。
往期精彩回顾
往期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