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去健身、去运动,但究竟什么时候会受伤,有时就如同玄学。
有的人动作做得不对、运动负荷也大,却并不容易受伤。有的人明明动作技术正确、负荷也正常,却经常受伤或出现各种问题。
抛开意外原因,在这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先天因素了。
比如有些人关节韧带等组织更强韧,就相对会更耐造、不容易受伤,而另外一些人如果结缔组织相对薄弱,或者有结构形态上的异常,那么受伤风险就会更高。
这些先天因素往往并不明显,因而常常被忽略,就如同隐形杀手。
对肩关节而言,隐形杀手之一便是肩胛骨的形状异常,常见的包括肩峰与喙突。
先说肩峰的形态异常。
正常情况下,手臂上举的动作中,肱骨和肩峰之间应当有足够的空间,这样位于其间的组织才不会被挤压到。
肌肉失衡或者损伤相关的肩关节动态稳定不足,可能会使此处的空间减小(下图),从而导致挤压。
除了这些原因,影响肩峰与肱骨之间空隙大小的另一重要因素便是肩峰自身的形状。
如果肩峰的形状较为平坦(下图左),相对而言最为安全,不容易产生肩峰下结构的撞击。如果肩峰属于向下弯曲的形状(下图中),那么肩峰与肱骨之间的空隙会更小,因而比起平坦型,肩峰下撞击的风险会更高一些,但是仍然属于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喙突在肩胛骨前方向外侧突出,但如果其尖端有更向内侧的异常突起,那么肱骨与喙突的间隙便会更小。
常见症状包括上述动作中引起肩前方疼痛、受限。
平衡链体系创始人,开课9年,培养学员5000+ 德国留学与工作11年 德国认证康复师 德国Novotergum集团治疗师/讲师 德国运动康复硕士、博士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学士 央视《挑战不可能》1-4季幕后技术专家组成员、龙脊康医疗特邀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