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保华:略论知青之间的战友情谊

文化   2024-11-06 00:00   上海  



转载自: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略论知青之间的战友情谊

作者:丘保华


      参军打过仗的军人,生死与共,是“一条战壕的战友”。与他们相比,知青似乎缺乏宏大叙事。但一起奋发,一起蹉跎的知青却另有一番情意在在心头。“天下知青是一家”的口号恐怕不仅仅是这个超大社会群体的集体自嗨。先请看以下照片(注1):


         哥们在一起,可以一起潇洒,也可以一起苦闷。


             “男女搭配,吃饭有味”

你看,这几位工作之余,在镜头前也并未“作革命状”。他们在想什么呢?由原上海赴黑龙江龙镇农场知青提供:北大荒的哥/姐们成了终生的好友,这在下乡知青中是再普遍不过的。这张照片是摆拍,多亏了摄影高手严秀清,大家的姿态、表情都很松弛。他还给照片取了个名字叫“远望”。

以上照片无非要说明,共同下乡的经历会使知青之间结下很深的友谊。带有时代印记的称谓是“一条战壕的战友”,“插兄/妹”、“荒友”等也在知青中流行,这也是知青返城几十年后还高喊的“天下知青是一家”的由头。第一部第三章“与人奋斗”中提到,在阶级斗争的大背景下,“亲不亲,线上分”是政治正确,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属“个人问题”,弄不好会被冠上“江湖义气”加以排斥。但人是群体动物,极度陌生、荒蛮、甚至丛林化的环境迫使知青“抱团取暖”。
根据原北京赴内蒙武川县插队知青王海军的回忆(注2):“一提到一起插队的知青,我就脱口而出:‘我们可是生死哥们呀!’......我好像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珍惜这段凝聚着我们青春的经历;是多么珍惜这些曾同甘共苦的哥们。”原赴兴隆公社民巨川大队插队知青霍晓风的回忆中也有记载(注3):知青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兄弟姐妹的知青友谊却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回想当年我们同睡一埔炕,同吃一锅饭,同耕一块田,这种在苦难中结交的友谊是最难得和最珍贵的。......酒杯一端,我们还是兄弟姐妹。酒杯里盛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洋溢着我们欢笑的泪水。”一言以蔽之,这些知青即使在几十年后还将这种友谊看得弥足珍贵。原沈阳赴辽宁省康平县插队知青邱新睦更是把这种情义上升到一定高度(注4):在探亲假期互相活跃交往时,“一连几日,我们挨家串门聊天,往往还一起吃饭喝酒,兴高采烈,乐此不疲。....我们虽然没有歃血为盟,也没有燃香叩头,但我们一齐举杯,一饮而尽,每个人都很兴奋,都觉得从这时起咱们就是‘拜把子兄弟’了,一定得更加互相关心,有难同当。”就是在五十多年以后,当年那带着少年嬉戏色彩的兄弟结拜,仍铭刻在作者的心头,不能忘却。
详细说来,这样的友情是有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背景的。毋庸讳言,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物质匮乏迫使知青互帮互助。
原山东赴兵团下乡知青牛玉华谈到的两件事(注5)就非常的物质。第一件事:兵团时期,劳动强度大,她们的体力消耗也大,又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都吃的很多。有一段时间各班值日生拎一只桶统一将饭菜打回来,平均分到每个人碗中,够不够就那些了。作者的饭量很大,吃米饭总是吃不太饱,分到碗里的饭菜总觉得还少那么一点点。班里郑兆华大姐的胃口好像比她小,吃掉那一杠子饭菜有点勉强,作者发现了以后总是盯着她最后的那点饭。善解人意的郑大姐干脆没吃饭之前就把自己碗里的米饭拨给她一些,慢慢地成了习惯,“每次吃米饭我就会伸着缸子去接郑大姐拨给的那一口”。第二件事:她和淄博知青王福蓉住一间宿舍,床对着床。72年底的一天,熄灯以后她点着煤油灯读借来的《牛氓》,书中的情节吸引着她一口气把它读完,竟然没有了睡眠。“天快亮时突然身上开始发凉,在被窝里全身哆嗦着,抬头看到她睡得正香,便起身一把掀开她的被子钻进了暖和和的被窝,不一会就暖和过来很快睡着了”。
有了战友之情自然应该有福同享。原上海赴江西峡江地区插队知青葛天琳就谈到,她们大队,有个省先进班,是师大附中的,开始时“除了一锅吃饭 ,一起种菜养猪,还把家里寄来的包裹放一起,肥皂草纸放一起,实行共产主义”。这种“原始共产主义”可不仅出现在当时的省先进班,原鸡西赴黑龙江农场一位知青谈到(注6)“那年月有好吃的大家分享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她们刚下乡那几年,不管谁家里捎来一瓶辣椒油或是辣酱,吃饭时只拥有第一个先用的权力,接下来便是在场的每人轮流用,一圈轮回来就只剩空瓶了。看来有物质的需求自然有物质的表达。
只是,这种“原始共产主义”有时也不太好把握。原鸡西赴黑龙江农场的一位知青谈到(注6)一次一位同学从鸡西带来了一小箱她妈做的油炸元宵和炒面,收工回到宿舍值日生交给她时,里面只剩了2个元宵和几勺炒面,说是她们每人分到了1个元宵1勺炒面。还有更过分的,在原江西赴内蒙兵团知青苍山绿树(网名)的回忆(注7)中:王敏家中为她和弟弟火车托运一箱吃的——5斤油炸带鱼和5锅豆包等,有人到海北站取回送到连队。她收工后又开会,回到宿舍只见大家冲她眯眼笑,却不知为什么,后来才有人告诉她真相并送还给她一只空木箱。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战友之情也并不仅局限于日常小事。原鸡西赴黑龙江农场一位知青就谈到(注6)当时他们每人每月45斤定量,女生每月必须节省出5斤交连队,支援男生。若是谁遇到困难,大家也是义不容辞。如连队里有同学被褥因烧炕不慎被火烧了,大家就共同捐献,给与补助。根据原江西赴内蒙兵团知青苍山绿树(网名)的回忆(注7),他们的互帮互助已超出了当地生活的范围。在他们那里的兵团知青三年后每年一次探亲假,假期十二天。有机会探亲的知青往往先与父母家人见面,再花上好几天走访战友各家,替战友探望老人,捎去平安。临行前,他们又要去向各位战友家里辞行,带上各家捎给儿子的衣物、食物,大包小裹,千辛万苦地带回边疆。
所以,特殊的物质环境无疑是战友之情的温床。只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关系并非战友之情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共同的经历,一般称之为“抱团取暖”。原上海赴瑷珲插队知青李祖蓓一提战友(注8)就想到与雪英 天寒地冻赶牛车是不慎翻进河里,浑身湿透,遭人耻笑,想到和美菊与男生同住一屋,要洗要擦只能一个“站岗”一个行动;想到上山伐木找不到女厕所,天天一起“打游击”;想到那年有了“敌情”,她们端起枪“心中装满了神圣”,头发眉毛接了白霜还要挨家挨户查户口。......
这种共同经历在一定情况下会变得异常珍贵:原上海赴黑龙江兵团知青缪国青谈到(注9):因儿时就患有支气管扩张,在农场发作,大口吐血,童玉书、徐宝苏、陈耀、姜廉浩等非但帮他安排车到场部医院,还陪护、甚至输血。“这些好同志、好战友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更使远离家乡的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胜似亲情的温暖。”“这份友情、亲情、同志情谊,我将铭记一生。”这该算是“ 患难见真情”吧?
这种情谊在特定的场合能演变成“生死之交”。根据知青戈飞的回忆(注10) :当年农场都是草房,没有防火设施。容易失火。一次傍晚刚收工时民宅起火,火光就是命令,全体知青第一时间赶到火场。大家手端脸盆,就地在路边取臭气熏天的积水,筑人墙,传水灭火。由于草房着火漫延迅速,火大水少,火势难以控制。不知谁喊:“快切断火源!”一连男生王春华、岳广信、孟戈飞、孟庆凡、张志厚、任连芳等奋不顾身爬上屋顶扒房盖想阻止火势漫延。但草房是用秫秸吊的天棚,承载力有限,作者和岳广信、孟戈飞、孟庆凡、任连芳一下掉进火海。好在农场的房子举架不高,人又是掉在炕上,烟雾中作者发现自己没受伤。就高喊一声:“毛主席万岁!”顿时大家齐声高喊,口号声响彻寰宇。第二天收工后,他和几位“英雄”自己买了几瓶罐头,打了二斤白酒,到总场前的小树林中庆功畅饮。醉醺醺的归途中听人说:“昨天救火有几个小青年表现突出,宣传队都排成节目在总场俱乐部演出了。”他们心里乐孜孜的。
 战友之情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即精神诉求。共同的精神需求,包括共同的兴趣爱好,文化取向以及更重要的,共同的价值观对战友之情的续存十分关键。
原山东赴兵团下乡知青牛玉的回忆(注11)都是都是具有精神色彩的。首先, 许爱华大姐是知青班长,作者喜欢她的原因就是“她姿态优雅、声音甜美,银铃般的笑声总会不自觉地感染着身边的人”。尤其是她“思想很有高度,说话慢条斯理”。作者喜欢和她聊天,从中能学到许多东西,有了困难愿意向她诉说,总会得到她全力以赴的帮助。作者还谈到她和李亦鲁比较要好,便与排长史正华大姐私下协商,让她俩偷偷的互换了连队,使亦鲁来作者的宿舍同生活、同劳动。年长一岁的仲美大姐很理解她们,但对她俩既关照又严格。她俩行动比较迟缓,仲美督促她们抓紧时间,她俩吃完饭不想刷碗,换下的脏衣服丢在床下,她总是及时提醒。她俩想家哭了,仲美就来开导她们。一开始作者还有些难以接受,但逐渐地她就把仲美大姐当成知心人了。
还有一种友情,算是“同声相求”,即基于兴趣、爱好的。牌友、棋友、书友、画友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原齐齐哈尔赴黑龙江龙镇农场知青王尔勃的回忆中就描写了基于共同爱好的激情与美好(注12)
是的是的,舞台兄!你说得对,要数我们分场知青的节目最棒!......我们都记得台上台下多少欢笑的场面:
——姜立功领着炊事班男生上台唱填词小调“赞扬”女同事,领唱一句一句的“食堂有个李春花——!人人见了人人夸——!”众合“哎,李春花呀李春花!”台下人乐倒一片……
——台上民乐合奏“战春耕”越来越欢,乐手们突然站起边奏边加动作。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住地评论“啊,这是大铧犁深翻,又来圆盘耙地,还有播种机上撒颗粒肥”……笑声掌声一片。乐曲达到高潮戛然而止,造型前排打扬琴的马文胜做了个“刹车”动作。不料台下机耕排的几个嚷嚷起来“这刹车错啦,把东方红当成胶轮了!”哗——全场爆笑,马文胜自己也笑得差点从凳子上滑下来……
——“八年了,别提它了!”台上我扮演常猎户劈斧过猛,只觉得上唇贴的“胡须”渐渐“开胶”,我急忙转脸用手捂住。“爹——!”“小常宝”宋伟唱完那段“八年前”扑过来,见我这副狼狈相忍不住“噗嗤”笑场。我急中生智,一下子按她的头贴住我肩,不让观众察觉。我另一只手捂住自己的脸,装出仰天大哭状,再与她做抱头痛哭状。宋伟埋着头已笑得浑身乱颤,我也装作发抖,乘机把自己“胡须”一下一下贴牢。扮“杨子荣”的高保忠朝我俩挤了挤眼,边唱着“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边调整走位,为我们遮挡...... 我们的“出色发挥”竟然博得满堂喝彩,过后不少人还夸“好感人哪!”(说到此我反倒哽咽,世事无常,马文胜宋伟高保忠等好几位文艺伙伴都已不在了。唉!......)
还有一些友情是当事人长期观察后做出的选择。请看原陕西咸阳赴周陵公社插队知青 张翟西的回忆(注13):作者来到周陵公社南贺大队第四生产队插队落户时,认识了比作者早插对一年零一个月“知青组长”徐新民, 因两队知青点“仅一墙之隔”,在土墙上掏出一个大洞,两队男女知青可互相联络,“若谁开小灶,做了好吃的,随着一声喊,立马透过“窗口”相互递送熟红芋、苞谷棒等小吃,顺手顺当,其乐无穷”。但透过窗口的互动只能算作相识,作者与知友徐新民的深交,主要“缘于我喜文,他嗜文,兴趣相投,爱好相同”。作者到他房间,“多见马列、毛选等政治、哲学方面的大部头”,且在言谈中发现他对哲学颇有兴趣和研究”。而且,他“常为大队干部撰写大会发言稿,出手极快”。
另外,这知青组长的办事能力更让作者信服。例如,饮食必须确保安全卫生,监管工作必不可少。于是,知青组长就与大队干部及时沟通,指派一位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女知青帮厨带监督。这事让“灶长理解,炊事员欢颜,大家吃的也放心、舒心”。又如队里一名男知青整日缠着一位女知青要处对象,男知青像跟屁虫似的,搅得女知青不得安生。摸清原委,着实让组长犯难。用他的原话:“知青感情之事颇为麻缠,重不得,轻不得呀!”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和女知青之父一同赶往7小队,面对面与那位男知青促膝谈心,私下调解。其后几年,这两位知青风平浪静,相安无事。
正因如此,作者与“知青组长”张新民之间交情日深,回忆时,作者用作家张爱玲文字将他们的友情归为“缘分”:“有两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样相逢了”。
共同的命运甚至使回城的知青旧情难忘,包括回城后找工作、干事业都“抱团取暖”。原上海赴黑龙江龙镇农场知青陈伟中 回城后与电视台合作成立上海金诚实业公司, 公司员工大部分来自知青,有龙镇、龙门农场的,后来还增加了3个知青的子女。他们就这样坚持走过30年,和睦相处不离不弃。
在原上海赴黑龙江龙镇农场知青叶龙海的回忆 (注14)中,黄恩常和马富崇是齐市知青,与叶龙海在农场相识相交,成为好友。79年大返城后,黄、马均回到齐市,在兵工厂上班。可没想到,八十年代初,军火卖不出去,厂子垮台,黄、马一家生活陷入了绝境。万般无奈,黄恩常到上海找叶龙海。叶不顾自己事业的风风雨雨,在1991年下半年,清理完遗留问题,带着黄恩常等九个人,租了吴兴路的一套两层民宅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这就是战友之情。若不符合某些政治原则,这种友情或可被贬为“哥们义气”,原则性不强,但多少知青就是靠着它走过了崎岖漫长的下乡之路。从应对物资匮乏的“原始共产主义”,到孤立无援时的“抱团取暖”,再到人生难遇几知己的“缘分”,知青将这战友之情珍藏在心,久久不能忘怀。

注1:凡没有特殊说明者,均来自互联网:知青老照片。

注2:源自“我们村的男知青”, 作者:原北京赴内蒙武川县插队知青王海军。

注3:源自凤凰资讯 > 历史 > 凤凰网知青频道 “让我们共同珍惜难忘的知青友谊”,作者原赴兴隆公社民巨川大队插队知青霍晓风

注4:源自南加知青268期“1969:我们在农村过‘革命化春节’”沈阳赴辽宁省康平县四家子公社知青邱新睦。

注5:源自公众号:董纯朴【农场记忆 第12期】难忘知青岁月 生产建设兵团的回忆(一)难忘战友情(一)作者:原山东赴兵团下乡知青牛玉华。

注6:摘自【知青网 知青故事】同甘共苦同分享,作者佚名。

注7:新浪博客内蒙建设兵团生活碎片: 探家归来,作者:博客苍山绿树。

注8:源自《那人那情那命运》“献给与我共度青春的朋友”,作者:原上海赴瑷珲插队知青李祖蓓。

注9:《远去的旭光》“生死情谊”作者:原上海赴黑龙江兵团知青 缪国青。

注10:摘自【知青网 知青故事】 《农场救火》 戈飞。

注11:难忘战友情(一)作者:原山东赴兵团下乡知青牛玉华。

注12:摘自《龙镇梦萦》4.舞台,你还记得吧?,作者:原齐齐哈尔赴黑龙江龙镇农场知青王尔勃。

注13:源自搜狐网 口述知青知青组长 作者:原陕西咸阳赴周陵公社南贺大队第四生产队插队知青 张翟西。

注14:源自《黑兄黑妹》之三 求生上海作者原上海赴黑龙江龙镇农场知青叶龙海 

荐读:

【知青情缘】作者文集(89+8集/2965篇)(2024.7.19.)

.阅后请在下方点击【分享】【点赞】【在看】,谢谢支持!


知青情缘
欢迎你!知青朋友!这里有简单而真实的快乐,这里有同龄人的心声,这里有往事的回眸,让我们走进《知青情缘》打开心灵之窗,共同谱写生命中永不熄灭的人生之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