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俩娃上兴趣班,我又被荷兰老师的教育理念戳到了

文摘   2024-06-06 17:40   荷兰  


周一,我带妹妹去上音乐课。

说是音乐课,其实就是十对家长和孩子围坐在一起,和老师一起唱唱跳跳做游戏。

音乐课是给半岁到2岁半的小娃设计的,妹妹是班里最小的孩子。

刚去的时候,妹妹9个月,已经开始有些认生了。

第一次进教室,我把她往地上一放,刚准备脱外套放包包,她哇的大哭了起来。

我赶紧蹲下来,把她抱在怀里。

对于上课,她又好奇又兴奋又小心翼翼。

在那里,我就是她唯一熟悉的安全堡垒


在我坏里,妹妹把杯子当乐器


每次,老师都会一边唱歌,一边拿着小人偶,给每一个小朋友打招呼。

刚开始,老师拿着玩偶走到她身边时,她就往我坏里钻。

我差点就想抓着她的手,去和玩偶击掌。

因为印象里,大人“教”孩子做什么事儿,好像是这么个手把着手的操作。

但老师轻柔地对我说,你替她和玩偶击掌吧。

于是,我照做。心下想着,原来还可以这样。

四五次课之后,妹妹就学会了,玩偶是安全的,音乐课是好玩儿而自由的。

现在,她每次看到玩偶,还是趴在我怀里,但会主动把手伸过去,摸摸玩偶和它击掌。


妹妹现在很放得开,会学着敲鼓

也会和旁边的“大哥哥”抢锤子


在这么些上课的细节里,我感到自己也被荷式教育的温柔抚慰着。

老师不着急一定要教会孩子些什么

只是一群人,在一段时间里,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戏,感受音乐的美,就好了。

教孩子东西,不一定要“手把手”地去侵犯她身体的边界。

你做你的,她看她的。

时机到了,她自然就把自己打开了。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只要有尊重有爱有耐心。



一期课程8节课,75欧元,每节课45分钟。

一节课折合人民币也就是70多块钱而已。


在这个荷兰洗浴中心一瓶矿泉水都要5欧元(近40元人民币)的通货膨胀的年代,课程这样的收费,真的很感人。


4.95一瓶的矿泉水


本来,给妹妹报课,主要是想杀时间。

母女俩大眼瞪小眼,在家度过漫长的一天的时间。

没想到的是,妹妹对音乐甚是敏感,听到节奏和旋律就会手舞足蹈。


妹妹在随着音乐起舞

玛雅一如既往地吃吃吃


我朴素的“花钱杀时间”的初心,倒是给她发掘出兴趣爱好来。

家里闲置的电子琴,也成了她酷爱的玩具。

乱弹琴


这让队友很开心,鸡娃学音乐的心火再次燃起。

队友是个音痴,唱歌五音不全。

每次,他看我听首歌就能在琴键上弹出旋律,都觉得我有特异功能。

老父亲因为自己有无法克服的生理缺陷,就想在孩子那找补。

玛雅小时候,队友就很想给她培养点“文艺”的爱好。

舞蹈班从3岁上到5岁,如今跳舞还是慢半拍,优雅半点谈不上,但搞笑倒是实力派

后来我们就把舞蹈课停了。

大概,非踩着点子按指定动作蠕动身体,注定不是玛雅的菜,但这不妨碍她自由地跳舞,享受音乐。



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学上乐器了,队友也很想给玛雅报个乐器班。

有一次,他俩在超市门口,遇见人弹吉他卖艺。

玛雅聚精会神地站着听了半天,末了,还找队友要钱扔人家帽子里了。

这钱一扔,给队友扔兴奋了,立刻循循善诱:


你觉得他弹得好听吗?

好听。

你想不想也学?学会了就也能弹得很好听呢!

不,我只喜欢听,还有给钱,我不想自己学



玛雅自我认知无比清晰,这精神状态碾压她老父亲N辈子。

况且,享受音乐的方式千千万,干啥非得自己弹。




玛雅爱体操。

她有不少朋友都去上了体操兴趣班,但我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间,就没送她去。

但一个人发自内心喜欢的兴趣爱好,上不上兴趣班,都能蓬勃地发展起来

一开始,她自学侧手翻。


从踉踉跄跄到轻而易举。



侧手翻get了,又自学倒立。


走哪练哪,终于练成神功。



看孩子天天在我眼前表演热爱,再不送去兴趣班培养培养,总归说不过去。

去年秋天,排了小半年队,打了无数次电话,玛雅终于如愿,去上了体操课。


上了一阵子之后,居然有点脱颖而出,选去俱乐部的种子班参加额外培训。

每周五下午练3小时。

玛雅体操训练


平时走路走3分钟腿就疼的她,练完3小时回到家还要在楼下翻单杠。

这么练了1学期,玛雅对体操还是热情满满。

上周,种子队的老师写邮件说,下学期玛雅就不能去训练了

原因很简单,和其它孩子比起来,她水平差得有点远。

我去观摩过她们训练,知道玛雅确实是队里最差的之一。

其它小孩很多3岁就开始练了,她6岁才开始上兴趣班,柔韧性和力量都不达标。

玛雅的同学像欧阳锋,倒立行走

她自己也知道,有时候回来也会说: 今天我是最差的,别人能做的动作,我都做不了。

但告诉玛雅下学期没法再去专业训练的时候,我还有点紧张。

怕她因为被淘汰而失落。

她当然有些失落,但又潇洒得很。

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里,玛雅最爱吃东西


但听说还可以去上业余的兴趣班,她就又很开心。

反正体操,她就还是很喜欢。

还是能从日积月累的练习当中,感受到自己些微的进步。

我想起很久之前体操老师在比赛之后给孩子们写的信。


信里说:

昨天的比赛大家表现得都很好。先祝贺所有获得奖牌的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

你们的努力训练得到了回报,你们的表现让人自豪。

有的小朋友没有得奖,我知道你们可能有些失望。

但是,即便在事与愿违的时候,你们也仍可以保持努力,保持自信,继续享受训练的乐趣。

因为最终,我们在意的不仅仅是是否得奖,更是体操训练带给我们的满足和乐趣。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最棒的。

是的,即使在荷兰这种宽松的国家,也还是有优胜劣汰。

但一次被淘汰,并不会夺走孩子的兴趣和热爱。

这让我觉得安心。



其实,对我来说,带孩子去上兴趣班,最重要的就是陪伴。

是我参与到她们对世界的探索、对自我的发掘当中去的甜蜜时光。

我不指望她们把兴趣发展成专长,成为体操小能手,或是音乐小天才。

她们喜欢的事,我就陪着她们去做,尽力地去支持。

在她们遇到挫败或者难关的时候,给些鼓励和陪伴。

在她们体验到成功和乐趣时,一起分享喜悦,仍是陪伴。

对她们来说,这一切,都只是成长的经历。

而于我而言,能参与她们成长,就已经感到幸运且幸福。

至于,她们会取得怎样的成就,都与我无关。


教授妈妈和野马小雅
地衣,荷兰行为经济学教授,和呆萌混血娃斗智斗勇的老母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