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享人生 | 风貌建筑 上海文化的“面子和里子”

文摘   2024-11-24 08:01   上海  

(本期精彩)



历史建筑是城市的记忆,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上海,大多数的历史建筑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如何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和社会价值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做客《醇享人生》的嘉宾,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嘉/宾/介/绍

乔争月,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Qiao Shanghai工作室主理人,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著有《上海外滩建筑》、《阅读南京路》、《阅读南京西路》等多部专著,她对上海老建筑的研究和见解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沈晓明,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建筑师。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和设计工作20余年,主持完成了大量优秀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风貌建筑的“面子”

风貌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城市变迁的见证,保护它们的风貌就能有益于留存历史。那么历史建筑整体风貌的保护、焕新,通常会采取哪些方法,以此来保存风貌建筑的“面子”呢?沈晓明表示,以海玥黄浦源这个项目为例,该地块属于黄浦区第二批成片历史建筑风貌保护街坊,作为项目设计师他需要考虑的地方就比较多,既要做保护也要满足居住,还要考虑商业价值。海玥黄浦源所在地有着非常明显的历史性,所以就需要有保护的底线,而底线即是亮点。具体操作的方法大约有三种:
第一, 比如区域内的新余里公馆和陇西里公馆,两者都是上海里弄公馆的代表作和精品,对于它们需要采用平移和保护性修缮的方式让它发挥更大的公益价值和文化价值;

第二, “留皮换胆“的方式。在项目中,它保留了从新昌路到成都路整个北京路沿线的历史建筑的外墙,再把内部进行了重新修整。通过这种方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街道完整的界面;

第三, 对于原先街坊中,结构状况非常差和违章搭建非常严重以及有诸如消防隐患等安全问题的历史里弄,则进行恢复性修建。按照历史的式样和特征,加以符合现代居住的要求进行恢复性建造;

关于风貌建筑的“面子“,乔争月则说,片区所在地的历史文脉的底蕴非常深厚,应该说是黄金宝地,它的一面是面向了上海的城市之心—人民广场,另一面背靠了母亲河—苏州河,周边又是原公共租界,所以这里有很多的海派文化,又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所在地。她也注意到在海玥黄浦源这个项目中,历史建筑的原先构件,像青红砖、水刷石等等都陈列了下来,这些代表着历史建筑”面子“的构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重视,被保存下来并进行档案的整理,那么对于历史和文化也是一种保护。



风貌建筑的“里子”


历史建筑的“里子“,对于沈晓明来说,就是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如何在外形上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的居住价值和商业价值。他说,罗小未先生(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曾表示上海的里弄是上海的“特产”,是上海居住类型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现在要做的不是恢复原来的生活方式,而是按照现在社会的审美习惯和功能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品质的提升。比如从原来的砖木结构提升为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样避免了白蚁侵蚀的隐患也提高了消防的耐火等级;结构的改变,原先需要支柱来支撑的房间可以做到没有柱子,使得空间感更足。沈晓明总结说,经过焕新后的历史建筑,它就是一个舒适度、品质度完全体现现代性又有古董级别的历史里弄外貌和整体格局的住宅,再加上居住者本身的时尚的、当代的、艺术的生活方式,三者结合起来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居住方式。

乔争月则强调,历史建筑的“里子”就是上海里弄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赓续。来上海看历史建筑一定不能只是看建筑本身,要去知道背后的人文和故事。她分享了此前应德国外交部邀请去考察的经历,德国人把他们保护历史建筑的理念精炼为两个词,分别是“原真性”和“新功能”,文化遗产一定要植入适合它的新功能,在新的时代才能焕发光彩。此外,要进一步发掘历史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因为建筑是装满城市记忆的巨大容器,人文故事是给建筑增添附加值的。


要创造历史建筑的价值,风貌别墅是一种方式,那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式方法值得考虑呢?不如在节目中一探究竟吧。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11月24日19:30第一财经频道播出的《醇享人生》,本节目由约珥传媒出品,由源自瑞典 北欧豪华的沃尔沃汽车独家冠名,上海西虹桥商务区联合赞助播出。




财经马红漫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金融硕士校外导师--马红漫博士的自媒体平台,每天十分钟解读财经热点,让你看透财经本质,助你实现财务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