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临江仙 · 探梅

美食   2025-01-11 08:00   安徽  

临江仙 · 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

译文


老来惜花之心虽已减,爱梅还绕江村去探寻。

玉溪梅花一枝先报春。

毫无花儿柔媚娇艳的姿态,洁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欣赏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为梅花写下清新词句。

竹林下流水带走水上云。

酒醉中全然记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黄昏。


2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老去:指人日渐衰老。

心已懒:心气已减退。

一枝先破:春天梅花先开。一枝,指梅花。破,绽开,开放。

玉溪:水名,即江西信江,信江在玉山县境叫玉溪。

花态度:指花柔媚之态。态度,姿态。

雪精神:如雪一样高洁的精神。

剩向:尽向。

餐秀色:常用来形容女人秀色可餐,此处用来形容山川秀丽。

渠:他(方言),此即指梅。

著句清新:写清新的词句。

浑:简直,全。


3

简析


神宗淳熙九年(1182)至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落职后闲居于江西上绕北灵山下带湖十年,此词当作于期间,此词运用对照、比喻、暗示等手法,把梅花的绝尘之美与词人的无比赏爱之情融会在一起,使梅花成为他内心情怀的映照和精神品节的象征。

起句:“老去惜花心已懒”,用笔逆入,以扫为生。

次句“爱梅犹绕江村”,“犹”字与“已”字相对,突出梅花与众卉之不同。年龄渐长,无意赏花,乃人情之常,然而不能忘情者,唯梅而已。

下三句写所见梅花。“一枝先破玉溪春”,言眼前梅花一枝斜出,打破了春色闭锁的局面,透露了春之消息。“玉溪”,写出溪水清澈,有碧玉之色,水流垮琮,亦有溅玉之声。“更无”两句,仍以梅花与一般花卉对比来写。众花开时,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招蜂引蝶。所谓“花态度”,乃娇媚俗艳之品。自来审美鉴赏中,有冰清玉洁、骨冷神清、风清骨峻等语,所谓“雪精神”,即包含清、冷、峻、洁多种审美因素。“花态度”与“雪精神”之别,实为雅俗之辨,志士与庸人之分。

上片写梅之高洁可爱,过片承“爱梅犹绕江村”句,谓寻梅直至溪山深处。“胜向空山餐秀色”,隐用前人诗句。下片写词人对梅花的钟情留连。

“竹根流水带溪云”,是写梅之周围景物,也是词人醉卧之境。宋人咏梅,往往以水云萦拂,以幽篁相伴,其他俗艳之物,皆不得滥入。

结尾两句,见词人之忘情。醉来与梅花晤对,惬意舒心,留连忘返。卧枕竹根,仰观流云,耳边溪水溅溅,梅花清香沁人,人间是非,一时净尽。 


4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5

参考


《辛弃疾词选注》,马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辛弃疾词鉴赏》,邓广铭·,齐鲁书社,1986;

《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孙映达,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宋词》,陆林编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辛弃疾词选》,王延梯,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郑小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呓语书时光
柳叶中的蝉儿,从酣梦中断续的发出几声短吟,胶粘的,迷糊的,好似醉人的呓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