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祝您们在新的一年里,经过春种秋收的辛勤耕耘,迎来满满的收获。
这个祝福真的承载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且听俺慢慢道来。
简化“年”字一点也看不到“收获”,但它甲骨文里确实有禾苗。
“年”的字形演变是这样:
已经辨认出了很多“年”字甲骨文:
其中特别典型的是“上禾下人”,表示“人将收获的禾秸背回来”。
甲骨文最上面有向下耷拉一笔,它表示向下弯的成熟谷穗。
金文“年”的字形跟甲骨文相似,只是下面的人写成“十”,到了篆文变成了“千”。此“千”,是人形讹变的结果。至楷书阶段,一种异体写法为“秊”,
现代规范的“年”,可能是对“秊”草书连笔的简化结果。
从字形演变得知“年”字有“农耕的作物成熟和收成”基因,这正是“年景、年成、瑞雪兆丰年”等词中的“年”的涵义。
上古时代,农耕技术不发达,黄河流域的禾谷在太阳一个公转周期内只收获一次,也就是“年”一次。后来就用“年”表示太阳一个公转周期的时间了。
“秋天”的英语是autumn或fall,但古英语用hærfest,即现在的harvest,也为“收获”。
再次恭祝各位必有承载了华夏五千年文化的、收获满满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