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喜,乳腺结节也可消失?--营养微生态医学治疗案例

文摘   健康   2024-09-10 11:52   广东  



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是指在乳腺组织中形成的肿块或异常的组织结构。乳腺结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组织正常生理增生、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在女性中,乳腺结节是相对常见的现象,大多数乳腺结节是良性的,但也有一部分可能是恶性的。对于无症状的良性结节,医生也一般仅给予观察,不做特殊治疗。然而,我们认为预防胜于治疗,在疾病的早期治疗可能预防后期结节增大、增多或恶变,而治疗有效的标志是乳腺结节变小或者消失。随着营养微生态治疗的兴起,为乳腺结节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01

案例展示
L女士,39岁,2023-9-5体检乳腺彩超发现右侧乳腺低回声结节BI-RADS3类,大小0.38*0.30*0.17cm,2024-4-13复查提示右侧乳腺结节低回声结节BI-RADS3类,大小0.5*0.5*0.18cm,相对去年有增大的趋势。

由于L女士自身是一名医疗工作者,恰好也刚从广医二院临床营养科培训学习了营养微生态医学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到用微生态制剂可以解决目前临床上很多不能解决的疾病,刚好产后自身关节疼痛多年,症状难以消除,因此于1月前开始使用微生态制剂(朱红硫磺菌、格氏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亚种),虽然关节疼痛的症状还没有明显改善,但却得到了意外的效果。

今年8月23日L女士体检再次复查乳腺彩超,彩超提示双侧乳腺未见明显占位,右侧乳腺结节消失了。L女士回忆今年4月到8月之间,其饮食和生活习惯没有改变,没有额外服用特殊的药物。L女士右侧乳腺结节消失考虑与使用微生态制剂朱红硫磺菌有关。


02
专业分析


3类乳腺结节是指乳腺内良性病变可能性较大,多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良性病变,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较难自行消退。乳腺结节的成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一些情绪因素、不良饮食习惯会诱发乳腺结节的发生,比如工作或生活压力大,长期存在易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激素水平紊乱。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也会导致机体慢性炎症增加,免疫失调,诱发乳腺结节的形成。肠道微生态可能通过参与情绪、免疫调节来影响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本例案例中L女士使用的是朱红硫磺菌、格氏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亚种。朱红硫磺菌是大型食、药用真菌,朱红硫磺菌多糖具有显著的刺激巨噬细胞吞噬的作用,能有效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免疫调节剂资源[1];该菌株可以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进而治疗和预防白细胞介素6(IL-6)和/或肿瘤坏死因子(TNF-α)通路异常相关疾病,其起效快,绿色、安全、可靠[2]。朱红硫磺菌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对一些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结节、肿块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3]。乳酸乳球菌乳亚种作为人源性菌株,研究发现其可改善脂多糖(LPS) 诱导的抑郁样小鼠模型中的情绪障碍[4]。


L女士通过服用微生态制剂后右侧乳腺结节消失,这是经过营养微生态综合治疗后肠道微生态系统恢复平衡、情绪与免疫得到调节、炎症水平下调的结果。



03

案例专家介绍




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联盟

近年来,营养结合肠道微生态的技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重视,各种治疗性膳食模式(如生酮饮食、低碳饮食、低蛋白饮食、低嘌呤饮食、低热量饮食、抗癌膳食等)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肠道微生态更是大大提高了营养科的治疗效果,二者的结合在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中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而且营养膳食模式是以自然食物为主,肠道微生态(如不同菌株的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等)均是能获得国家批准上市的膳食食品。


该技术安全可靠,没有严重的副作用,是未来临床营养科的新技术。


联盟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善心健康基地
源羲和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基地
沈阳典亮未来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吉林省环健营养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长沙市中心医院
上海德济医院
......


有志加入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联盟单位,欢迎扫码咨询





参考文献:


[1]丁祥.珍稀食药用真菌朱红硫磺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4):311-317.
[2]孙长春.一种朱红硫磺菌及其应用[P].中国:202110288535.3,2021,6(12).
[3]Sułkowska-Ziaja K, Grabowska K, Apola A, et al. Mycelial culture extracts of selected wood-decay mushrooms as a source of skin-protecting factors[J]. Biotechnol Lett, 2021,43(5):1051-1061.
[4]Ramalho JB. Beneficial effects of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 LL95 treatment in an LPS-induced depression-like model in mice. Behav Brain Res. 2022 May 24;426:113847.



EN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