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垮中国绝不收手?最大“敌人”现身,不是美,普京成大赢家

文摘   2024-11-20 10:52   广东  

欧盟,这头老狮子,面对全球竞争越发力不从心。这一次,它挥舞保护主义的大棒,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最高35.3%的关税,并提前生效。然而,中国商务部毫不客气地回应“不认同、不接受”,正式提起诉讼。与此同时,俄罗斯市场成了中国车企的大舞台,普京成了这场博弈的最大赢家。

10月29日,欧盟在布鲁塞尔仓促收尾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宣布对比亚迪、吉利、上汽等中国品牌征收高达35.3%的关税。这项关税甚至覆盖到特斯拉,这个曾被欧洲市场捧在手心的“香饽饽”,也被征收了7.8%的关税。冯德莱恩执掌的欧委会更是“火上浇油”,直接提前一天让裁定生效,堪称一场闹剧。

欧盟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一方面想扼制中国电动车的崛起,另一方面试图在新能源领域重振欧洲汽车产业。

然而,这种做法就像给自己绑了一个“保护伞”,看似安全,实则行动迟缓。德国汽车巨头宝马CEO警告,这将“削弱运输部门的脱碳进程”,而大众更是放出“裁员数万、关闭多家工厂”的狠话。这场操作,在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眼中,已沦为“必败的战争”。

与此同时,面对欧盟这场“拙劣表演”,中国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亮剑出击。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第一时间回应,明确表示“不认同、不接受”,并将欧盟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白兰地、乳制品等高端产品祭出精准反制,还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欧盟这一回尝到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滋味。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不是靠“投机取巧”得来的,而是通过开放合作和技术创新实现的。而欧盟这种“先射箭后画靶”的做法,不仅显得心虚,更被业内人士形容为“用刀背砍人,费力不讨好”。这一幕不仅让人怀疑,曾经引领全球自由贸易的欧盟,如今为何成了保护主义的“急先锋”?

其实,欧盟的强硬对华政策,是否真的出于公平竞争的考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法国的推波助澜固然值得关注,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欧洲汽车产业的日益式微和对外部压力的焦虑。高昂的能源成本和“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双重夹击,让欧洲汽车制造商喘不过气。美国凭借《通胀削减法案》打造新能源供应链,一边大肆“薅羊毛”,一边对盟友冷眼旁观,这种操作堪称“吸血鬼的盛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还妄图靠对华“示强”向美国“交投名状”。殊不知,欧洲市场自身就像一口老井,打水的桶刚下去,就听见“咣当”一声碰了底。把中国视为“敌人”只是掩盖内部问题的托辞,真正吞噬欧洲未来的,是它的“家门口狼群”,美国资本的贪婪本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中欧争端中,普京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当欧洲为新能源市场焦头烂额时,中国电动车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堪称“一骑绝尘”。2024年1月至9月,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约85万辆汽车,占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长城、吉利、哈弗等中国品牌不仅在销售上势如破竹,还通过技术本地化、售后服务升级,为俄罗斯市场量身打造产品。

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转而拥抱中国的产业合作。普京的政策导向明确支持本地化生产,并推动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建立装配线。长城汽车计划到2025年将其在俄装配线产能扩大至20万辆,为两国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俄罗斯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国家,既分散了制裁风险,又为本国经济找到了一条新路。

欧盟用不明智的裁定,推开了合作的大门,却给了俄罗斯一个捡漏的机会。中国汽车则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赢家不是靠政策“搅局”,而是靠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创新者。

搞笑大王会说话
大家好,我是一个超级吃货,关注我,了解更多好吃又简单的美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