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咸阳出租屋里的女大学生饿死事件,引起热议。很多人会有疑惑,一个成年人,怎么会饿死呢?是高分低能,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吗?
如果不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确实很难理解。就像我们很多人无法理解河南被车撞的党某某为了几千块钱而去杀害法官一样。
这位饿死的女大学生来自宁夏西海固地区,这个地方即贫穷,又闭塞,人的思想非常保守。而能从这个地方考到北京的211,当然是凤毛麟角。这个女生自然就承载着整个家族改变命运的希望。
西海固山村
前些年流行一个词,叫凤凰男。指的是从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这些人出来工作后往往会补贴家人,有限的工资,甚至还要接济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所以有人说,坚决不嫁凤凰男。
然而换位思考,凤凰男能考上大学,很可能靠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省吃俭用供出来的。如果他出来挣工资了,不回馈家族,那岂不就成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吗?
其实举家族之力,供养有读书天分的孩子出人头地,是我们这个民族上千年来的传统。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虽然家道沦落到编草席为生,但是他的叔父刘元起能够资助他读书,拜天下名士卢植为师,与幽州军阀公孙瓒为同学,建立起广泛的人脉,所以刘备拿到了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在黄巾之乱中,有号召力拉起一支队伍。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早年丧父,司马池的哥哥司马沂挑起经营家庭的重担,专门供养弟弟专心读书。司马沂为了让自己能早起干活,晚上侧枕一块木板睡觉,当半夜睡觉转身时,木板倒了,就能把自己惊醒,起床干活。在家族的支持下,司马池什么也不用操心,目标明确,考取进士,夺得功名。当自己步入上流社会后,就能够反哺家族,不仅可以经济上接济,而且可以为家族提供保护伞,家族中有读书潜力的孩子,也能够更容易步入仕途,形成正向循环。所以在古代,供养家族子弟读书,就是整个家族成员的风险投资。
范仲淹在自己功成名就后,成立范氏义庄,相当于家族基金会,为范氏家族的读书人提供资金支持,赞助他们考取功名,使范家经历800年朝代变更,依然人才辈出,薪火传承。
当这个女大学生的家族发现她有读书天分的苗头时,就把有限的资源押注在她的身上,如果这个女大学生考上编制,成为体制内的人,也许将来能够拉家族一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逻辑是没有毛病的。
然而她所处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211大学生在她的家乡凤毛麟角,在北京则不值一提。清华北大在北京都买不起房,她这个穷乡僻壤来的小丫头又算什么呢?考上211只是过程,没有考进编制,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是沉默成本。
那么她不能找其它工作吗?对她来说,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但要回馈家族那就不现实了。在家族的眼中,体制内才是正经工作。
所以这个女生不是为自己考编,是在为整个家族考编,走上的一条极为承重的不归路。
母亲拿出1万块钱给她租房子,这一万块钱对母亲来说,可能就是半年的生活开销,但为了她的考编大业,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而这种承载着整个家族希望的任务的考试,心理压力是非常沉重的你我都不一定能承受得了,别说一个30多岁未婚的农家女。
如果当年她成绩平平,就没有资格成为家族的资质的对象,那么早就结婚生子,成为顽强生存的农村妇女。而考上211,在别的农家女孩眼中是羡慕的对象,对她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
这件事又让读书无用论占了上风,考上大学真的没用吗?
或许考上大学不能帮助你赚到大钱,但却能走出原生家庭,结识不同的人,开拓眼界,改变思维方式,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如果这个女生不用背上那么沉重的包袱去读大学,只是为自己而读书,或许又是另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