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群展「面孔」(Visages)@ 阿尔敏·莱希 - 纽约

文摘   文化   2024-11-23 18:00   上海  




· - 纽约
「面孔」
2024年11月7日 — 12月14日


阿尔敏·莱希 - 纽约荣幸呈现群展「面孔」Visages)。展览已于2024年11月7日开幕,并将展至12月14日

群展「面孔」
@ 阿尔敏·莱希 - 纽约
展期:2024年11月7日至12月14日

39 East 78th Street 2nd Floor

New York, 10075

周二至周六:中午12点至晚5点







· - 纽约
「面孔」
2024年11月7日 — 12月14日


为什么要在当下探讨面孔?因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脸,只要生命延续下去,孔就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然,这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去年,美国卫生总署曾警告称,孤独、隔离和社交断联正在严重危害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并将其定义为一种流行病。与此同时,我们与孔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奇特的变迁,犹如穿越“恐怖谷”(uncanny valley,用以描述人类对与自己相似却略显异样的机器人所产生的排斥感),并伴随人工智能、深伪技术、虚拟现实、数字滤镜、激素疗法以及最新的整形手术一同展开。


· - 纽约
「面孔」
2024年11月7日 — 12月14日


当下,关于性别与外貌的概念从未像现在这样流动、多元甚至中性化。与此同时,科技也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与深度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样一个被身份政治裹挟、社会趋于部落化的时代,身份往往被简化为外貌与种族的标签,这使得探讨孔的多样性以及面貌与视角之间的交织变得尤为重要。或许,一场关于肖像与人脸的展览,其真正目的是在发问:当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敌意、残酷、破坏性甚至非理性时,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直面它?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吗?又或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是否可以通过呈现这个时代的众多“孔”来找到与它对话的方式?


汤姆·威瑟尔曼
《绘画时的自画像(改版 #2)》1983/86
切割钢板面油珐琅
 177.8 x 114.3 x 0.3 cm



汤姆·威瑟尔曼
《绘画时的自画像(改版 #2)》(细节)1983/86
切割钢板面油珐琅
 177.8 x 114.3 x 0.3 cm


孔是引人注目的一次邂逅、一次直白对话、一个不稳定的事件及催化剂
孔是强大的触发器,无论是普鲁斯特式的还是其他形式的
孔是由五官组成毫无印象或难以忘怀的组合,可能在神经系统中烙下比语言更深的印记
孔是一个广场、一个游乐场、一个开放空间、一份邀请
孔是一张面具、一种模糊、一种表象
孔是一首由时间书写的诗,所有的线条都由自然亲自起笔


伊莱恩·德·库宁
《休斯顿女子肖像》1977
布面油画
61 x 76.2 cm (无框尺寸)
69.8 x 84.8 x 5.1 cm(裱框尺寸)


玛丽·罗兰珊
《索妮亚》1923
布面油画
61 x 49.5 cm (无框尺寸)
93 x 82 x 8.6 cm(裱框尺寸)


在这场肖像展览中,每一幅作品都独具特色,出自不同艺术家之手,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创作。这些作品汇聚一起,形成了一个松散群体,似乎隐约勾勒出一个了只可意会的社群,或是臆想触动跨国共合体,时而让人困惑,时而滑稽;有的冷静克制,有的含蓄调情;有的扭曲夸张,有的充满张力;还有优雅阴郁、幽灵般神秘,或是焕发着活力与荒诞不经。一张脸——无论是美丽的、痛苦的、喜悦的、疲惫的、退缩的,还是深思的——在它的轮廓中,往往蕴含着一个完整的世界。


安迪·沃霍尔
《变装自画像》1981
纸本银明胶印刷
20.3 x 25.4 cm(无框尺寸)
40.6 x 44.5 x 3.2 cm(裱框尺寸)


理查德·普林斯
《无题(理查德·普林斯)》1980
铬版印刷
59.1 x 39.4 cm(无框尺寸)
78.7 x 59.1 x 3.8 cm(裱框尺寸)

而每张孔都是美丽的,就像所有动物因存在本身而美丽,这种美源于它从无数基因偶然中脱颖而出,真实地存在于肉体之中。这些面孔也成为画廊以及众多艺术家自身的部分肖像。综合来看,这些作品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多样性,也体现在主题、手法和外观上形式上的共存差异之中。这种丰富性与差异性,在一种基本的人类共同性之下得以被支撑起,便是是整场展览的核心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多样性可以通过无数种方式展现——无论是风格、兴趣、态度,还是触感、质感、构图、变形、抽象程度,以及不同的敏感性与体验等,每一种都各具特色。


乔治·巴塞利兹
《威廉·德·库宁》2018
布面油画
166.4 x 101 cm(无框尺寸)
167 x 102.2 x 4.1 cm(裱框尺寸)


展览汇聚了多元的艺术风格与创作视角,不仅涵盖了毕加索(Picasso)和沃霍尔(Warhol)这样的经典大师,以及汤姆·威瑟尔曼(Tom Wesselmann)、伊莱恩·德·库宁(Elaine de Kooning)、玛丽·罗兰珊(Marie Laurencin)等史上著名画家,还囊括了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和米利亚姆·卡恩(Miriam Cahn)等当代艺术界的传奇人物。虽然参展艺术家的具体名单并非重点,真正令人深感共鸣之处是,依然有众多致力于人物及面容表现,并令人信服的新兴艺术实践,这其中的每一位个体都鲜明且完整,并忠于自我。


· - 纽约
「面孔」
2024年11月7日 — 12月14日


年轻艺术家如杰斯·瓦利斯(Jess Valice)、克洛伊·怀斯(Chloe Wise)、阿曼达·沃尔(Amanda Wall)、伊内斯·隆格维亚尔(Inès Longevial)和季鑫等,在延续肖像画历史传统的同时,以当代视角赋予其全新的意义。这些视角探讨了自拍文化、建构自我形象的技术、精神上的迷失、自恋、性别政治、品牌策略以及文化全球化等主题。艺术家布莱恩·加尔文(Brian Calvin)则将人脸的五官化作开放性的抽象变量,而日内瓦·费吉斯(Genieve Figgis)与米利亚姆·卡恩(Miriam Cahn)则运用文学的丰富性,描绘出带有不安与鬼魅气息的人物形象。令人欣慰的是,人脸这一主题的挑战似乎永无止境,面对绘画、摄影或雕塑关乎人脸的表现形式,也如同人脸本身一样,丰富多样且无穷无尽。

文 / Sarah Lehrer-Graiwer,作家、策展人及出版人





阿尔敏·莱希(巴黎 | 布鲁塞尔 | 伦敦 | 纽约 | 上海 | 摩纳哥)
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70多位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阿尔敏·莱希官方网站

阿尔敏莱希 AlmineRech
阿尔敏·莱希(巴黎、纽约、伦敦、布鲁塞尔、上海及摩纳哥)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众多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