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荣幸呈现艺术家齐奥·齐格勒(Zio Ziegler)在画廊的第二次个展「逆向绘画」(Reverse Paintings)。展览已于2024年9月12日开幕,并将展至10月31日。
齐奥·齐格勒 「逆向绘画」 @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展期:2024年9月12日至10月31日 20 Rue de l’Abbaye Brussels, 1050 周二至周六:早11点至晚7点
「逆向绘画」
当我们在思考时间时,往往会想象一条时间线,聚焦于规划未来或反思过去,而很少真正停留考虑当下。也同样的,当我们省思人生时,视角通常集中在数十年、天或秒的无数细节上,却忽视了那个不可避免的终点存在。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受限于热力学法则,尤其是无序的乱度(entropy)所束缚,以至于我们难以真正理解那个终点的本质。在没有明确时间点的情况下,逆向观察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机会,让我们得以扭转这种视角。通过将我们的行为凝练为文物,艺术让我们得以回溯,观察我们的决策如何被记录,审视随着随着时间推移所衍生出的趋势和选择。
这种视角的好例子便是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及其开创性的艺术发展轨迹。当我们欣赏他那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时,往往不会去思考为了达到那种简洁效果所作出的牺牲。然而,当我们回顾其一生的创作生涯时,几乎可以辨识出每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从每一处枝叶的修剪,到每一个创作主题的强化,再到每一种色彩的简化,最终使得形式上的极简得以实现。因此,尽管令人惊讶,但齐奥·齐格勒将蒙德里安作为其「逆向绘画」系列的重要影响,也显得顺理成章。这个系列的作品,正是在美学、劳动乃至一切多余形式上进行大胆取舍的结果。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见证了齐奥·齐格勒的创作从精致的水粉画演变为巨型壁画,从青铜雕塑发展到华丽的极繁主义画面。他不断让每一创作阶段为下一次形式的演化铺路,而「逆向绘画」正是齐格勒艺术发展形式下合乎逻辑的延续。这些作品起源于纵情的挥洒创作过程,随后又通过克制的手法精雕细琢,仿佛建造了一座宏伟的神庙,用以摧毁其中的偶像崇拜。如果艺术是为了反映自然法则,那么齐格勒艺术形式上所做的牺牲可以被看作是丰盈发展的象征,尤其是在自然演进过程都是化繁为简的背景下。从这个角度看,形式的删减、编辑和剪裁加速了简化的进化过程。在展览「逆向绘画」中,厚重油彩层中的碎片化形态隐约浮现于繁复笔触的层次中,不是作为构图的一部分存在,而更像是一个隐形基底。我们仿佛看到一棵被砍断的大树,露出树心,年轮形状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积淀。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牺牲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职业层面,都是多么的深刻且重要。除了不断并明确的抗拒被归类某种标签之外,齐格勒的一大特点就是他对于艺术创作的无畏和执着,我从早期对他的印象就一直是如此。从纸上墨画、绘画和壁画到雕塑和装置艺术,他的创作路径不断变化,寻求着值得呈现的最佳形象。这些新作品的松散具象风格,源于平面化的曼陀罗式构图,却被某些充满手势动态的笔触中断。这些手势的引入,展示了创作的意图与过程是两件不同的事,同时也允许在同一画面中展现叙事的两种维度。
与传统绘画方法不同,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被深埋在创作过程之中,通过层层筛选寻求合适的融合与共鸣。齐格勒曾说道:“我并不是追求最终结果,而是在探索一个可能在某个时刻凝聚的过程。”他描述了绘画从严格控制和遵循图像制作规范,转向更加即兴、个人化和忠于自我的领域的演进过程。过去十五年间逐渐形成的风格元素,如精准的线条、形态和色彩,成为引领他迈向这个难以捉摸目标的关键工具。
「逆向绘画」
在寻找那个无法复制或重现的瞬间时,齐格勒犹如一位即兴演奏的爵士乐手,追求那稍纵即逝的纯粹、平衡与和谐。然而,这种方式在一个追求即时性与可预测性的世界中并不常见。传统的绘画流程通常要求艺术家遵循一条典型且直线的路径——从素描、勾线到打底,一步步朝着最终成品迈进。然而,这种传统的问题在于它的重复性、局限性与机械化,往往更注重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这种限制并不允许不确定性或大胆的突破,更遑论在商业框架内进行多样化的实验。过去,创作者的个性、情感和环境氛围常常会渗透到作品中,但如今这些要素逐渐减少。当这种不可预见的变化减少时,艺术家也就失去了追求简洁表达的机会。
但传统的问题在于它的重复性、局限性和乏味性,往往只是作为生产产品的优化。这种限制的汇集并不允许不确定性或激进的偏离,商业框架内也不允许在进行多样化的实验。因此,创作者的个性、情感状态或其周围环境的氛围,曾经会渗透到作品中,如今却逐渐消失。随着这些不寻常部分的减少,艺术家牺牲的机会也减少了,从而难以追求简洁的表现。
正是因为齐格勒的艺术局外人身份——作为一位壁画艺术家和极繁主义者——为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创作手法的基础。通过线性视角看来碎片化的部分,现在从逆向回头来看,成了他创作新作品的基石。当齐格勒深入自己的过去时,这些标记的痕迹最终呈现出复杂的成品,需要像玩“积木塔”一样小心翼翼地移除支撑柱。在公共空间创作壁画时,齐格勒习惯于将观看与体验作品的形式框架逆向回推,「逆向绘画」也正是依赖他这些年的探索所,所汲取不可或缺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
「逆向绘画」
齐格勒解释道:“我对绘画的探索,让我重新审视了形式。绘画不是美学,它是情感。”他还补充道:“美与美学只是最佳概率分布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对常见事物的解读发生重大变化,几乎可以说,这种新的创作过程带有科学依据。它从一个宏大的意图开始,不断被精炼、再精炼。某种程度上,这与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滴画中突显复杂性与自然秩序的分形图案相似。通过在具象模板中增加油棒标记层,进行精炼的过程变得更为严格。每一幅画中往往堆叠着多个图像,推动所有元素接近模糊的边缘。反复的分层导致材料的堆积,形成充满视觉信息的大片痕迹,这些痕迹代表着对某一想法的放弃。
在这阶段,齐格勒抗拒去紧抓住所谓的“技巧”,而是顺应、拥抱超越理性思维的无序乱度中的混乱(entropic chaos)。目标是通过放手于繁重的技法,忘却绘画过程,来实现某种难以捉摸的合一感。这种靠直觉推动的创作方法,打造出一张无限发散与收敛路径的网络,成为最终图像的基础,体现出多重现实的平行共存。这一过程也契合量子力学理论,表明绘画与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一样,可以处于多个状态,直到被观察并由意识强加入某一框架。从这一点开始,过程发生了出人意料的逆转——由这些融合堆积形成的原材料,通过“逆向绘画”雕刻出最终的图像,这一创作方式类似于那些通过去除多余元素达到本质形态的艺术家(如特里·温特斯(Terry Winters)通过科学探讨自然生命的片段,以及苏珊·罗斯伯格(Susan Rothenberg)的动态构图和大胆的手势笔触)。避免有意识的决策,绕过传统的创作结构和动态,源于对抓住即时自发手势完整性的追求。所有即兴创作的层次在人物形象中统一,成品包含了那些未曾述说的故事、戏剧性、兴奋、宁静与挫折,虽然难以察觉,却格外真实。
就如同彼埃·蒙德里安从被自然景观启发中逐渐简化,最终抵达以网格为创作主线一样,齐格勒也从复杂的人物形象中抽离,回归最原始、最基本的形式升华。最终,这种不确定性与某种冒险精神推动了他对探索的渴望,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新目标、不断向前推进的本质。正如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所总结的那样:“美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非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非一个终点。”
文 / Saša Bogojev,作家、策展人
齐奥·齐格勒肖像,2022年 / ©齐奥·齐格勒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 摄影:Bryson Malone
美国艺术家齐奥·齐格勒1988年出生于加州米尔谷(Mill Valley),现也工作生活于加州米尔谷。齐格勒就读于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和布朗大学,于2010年获得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艺术学位。齐格勒经常在冥想状态中进行绘画, 经由自身潜意识出发对周围世界进行个人解读。对艺术家来说,绘画是自我探索的行为,同时也是揭示人性脆弱面强而有力的方式。按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绘画是我尝试理解自己的方式——与其寻找一个艺术概念并以直白线性的方式绘制作品,我是在对自身问题、日常生活和个人意识做出反应”。齐格勒主要运用油画棒创作,并将原油料与沙子、土壤和浮石等其他材料融合在一起创造质感。其创作灵感源自意大利未来主义(Italian Futurism)和立体主义,以及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俄国画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的早期作品和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 雕塑作品中所融合具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
阿尔敏·莱希(巴黎 | 布鲁塞尔 | 伦敦 | 纽约 | 上海 | 摩纳哥)
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70多位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