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斌(Gordon Cheung):纵览文明兴衰的艺术哲思|AR艺术家

文摘   文化   2024-09-27 17:32   上海  





张逸斌肖像,2022年 / © 张逸斌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 摄影:Richard Boll



英籍华人艺术家张逸斌(Gordon Cheung)于1975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目前也工作生活于伦敦。张逸斌拥有中英两地文化背景,其父母出生于香港后移民至伦敦。他于1998年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获绘画艺术学士学位,2001年接着于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美术硕士学位。张逸斌的作品可谓一场关于文化交汇融合的钻研探究,艺术家引领观众站在历史急剧加速发展的关键性时刻,审视中西方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宗教和哲学之间相互交织的历史发展。其作品融合了来自各国的文化、神话、宗教和政治元素,营造出如梦境般、超现实的反乌托邦(dystopian)空间。



正在展出| 阿尔敏·莱希 - 上海

「流憩」
2024年9月6日 — 10月12日


他企图从自身创作中搭建起文化间的桥梁,挑战世上经常被认为既定的信仰与权力叙事。这样的创作脉络也深植于他本人的双重文化身份,作为一名跨文化艺术家,张逸斌以全球资本主义的影响为创作核心展开探讨,关注其对身份与归属感的潜在影响:“我既是英国人也是中国人,总是在两者的冲突夹缝中寻找归属感。但我已经学会拥抱这种矛盾。我深受英国文化的熏陶,但在近几十年愈发关注自己的华人身份,试图去理解其意义与启发,”艺术家解释道。


张逸斌

《捕捉电子梦境》2024

金融时报报纸、档案喷墨打印、亚麻布面丙烯与沙粒 

82 x 57 x 5 cm


张逸斌

《捕捉电子梦境》(细节)2024

金融时报报纸、档案喷墨打印、亚麻布面丙烯与沙粒 

82 x 57 x 5 cm



张逸斌就读于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时,正好历经1990年代互联网萌芽崛起的年代。他自那时便开始对探索线上线下所构成的双重世界感到兴趣,按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由于信息和数字革命的影响,互联网的崛起以及手机技术的普及,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一切事物在瞬间崩塌……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觉语言,去捕捉这种形态。尤其是想关注一切在面临转变前,那种惶恐不安或满怀希望的瞬间时刻。”对张逸斌而言,人类更是一直是通过神话与故事去感知世界的意义,连接彼此,追寻更宏大的目标,而在张逸斌的艺术视野中,这个终极目标正是文明本身。在创作过程中,张逸斌以拼贴替代颜料,运用电脑、设计软件与复印技术作为“画笔”,将拼贴而成的画作置于扫描仪中,移动纸张,形成模糊而抹绘般的笔触,再将其粘贴到大型画布上。


张逸斌

《勤政亲贤(北京)》2023

金融时报报纸、档案喷墨打印、亚麻布面丙烯与沙粒 

150 x 200 x 3.5 cm



通过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张逸斌将日常经济活动的记录与日日新增的数据层层交织,讲述更为复杂的历史叙事。通过将金融和股价作为艺术媒介,其作品反映了人类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和技术格局中的处境。通过现代工具与科技,张逸斌如今塑造出其绘画作品中的标志性美学:他从网上图像数据库、谷歌地球中获取照片,将其打印到英国《金融时报》标志性的浅粉色纸张上。“从1995年开始,我便开始运用《金融时报》中的股市行情来反映我们所处的信息空间,这正是一个数字与通信革命的时代。我觉得这是我们崭新的风景,而我被试图将其视觉化的挑战深深吸,”艺术家解释道。张逸斌的绘画并不内敛低调,运用大胆明艳的酸性色调(让人联想起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画家约翰·马丁笔下烟火般的云彩)仿佛暗示了被人类工业发展蹂躏的世界中,四处漂浮起反应的化学物质,也甚至可能是处于即将陷入人为混战或核武战争后的场景。



正在展出| 阿尔敏·莱希 - 上海

「流憩」
2024年9月6日 — 10月12日



其作品也横跨多种艺术形式,《金融时报》作为材料在他的立体雕塑和装置作品中也得到了其他延伸——中式窗栅装置作品同样以剪报纸张为材料,结合竹竿并参照传统中国房子的窗栅设计而成。承载这些窗栅设计的老房,在高度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已被拆除,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复存在,也回应了张逸斌艺术脉络中一直聚集探讨,个人与群体面对历史演变时所经历的矛盾。张逸斌也将来自中式园林传统中的“文人石”或“奇石”的灵感,化为由《金融时报》打造而成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体现了风景的微观世界,成为思考自然与文明交汇的焦点,反映了资本光速运动所塑造的数据景观下的世界观,是如何同时创造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张逸斌

《四川店1750》2019

金融时报报纸、丙烯酸凝胶与竹子

83 x 58.5 cm



今年于中国举办的张逸斌个展「流憩」中,也展出另一组源自中式园林灵感的陶瓷雕塑。新系列的陶瓷雕塑为艺术家特别为展览制作,并前往景德镇研发制作,由陶瓷材料3D打印而成的文人石《恒久流变》(Eternal Flux),不仅彰显出3D打印技术赋予作品发展的新可能,更以现代语境重新诠释古人奇石作为想象媒介的特性。



张逸斌

《恒久流变》2024

陶瓷

55 x 33 x 30 cm


张逸斌

《恒久流变》(细节)2024

陶瓷

55 x 33 x 30 cm


艺术家引用古今中外的历史作为创作灵感出发,以新颖手法展现对时间与人类命运跨维度的思考。张逸斌对荷兰黄金时代的静物绘画进行了再创作,建立了一条时间线,从370多年前荷兰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经济泡沫事件(郁金香狂热)到中国崛起为下一个主导21世纪的重要力量。艺术家特别选取“沙”为材,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关于文明的兴衰以及静物绘画的浪漫语言。艺术家用花朵短暂的美丽以及背景中城市景观的沙砾般的纹理,反映出物质主义的无用与生命的脆弱性,并用艺术手法暗示着宏伟与辉煌的转瞬即逝,从而诗意地反思了人类的处境。将沙子作为一种创作媒材,按艺术家的话来说是:“一种存在主义的隐喻……不论是一名凡人还是伟大的人类遗迹,一切最终都会尘归尘土归土的化为沙子”。沙子在人类悠久历史中也扮演了富有创造力的角色,其构成了打造伟大帝国建设的一砖一瓦,是制作科研重要工具之一的光学玻璃的主要原料,更是生产计算机中硅片的主要成分。如今,随着超级强国竞相在全球芯片短缺中占有一席之地,沙子更升格成为国际关系紧张的导火线。



张逸斌

《天府之国(成都)》2024

金融时报报纸、档案喷墨打印、亚麻布面丙烯与沙粒 

110 x 82 cm



张逸斌的艺术世界可谓融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底蕴与当代视觉符号的丰富语汇。他从网络空间中汲取灵感,同时又将自然风景与历史绘画的意象融入创作。艺术家通过虚实交错的宏大叙事,回应着人类意识中永恒的探索与疑问:我们为何而生?为谁而活?为了什么而存在?其作品围绕历史进程与虚幻文明这两大主题,解构并质疑历史因果循环的必然性,捕捉当今全球文明濒临崩溃的氛围。以反乌托邦式的预言,张逸斌揭示出个体与群体在面对变迁、掠夺、权力争斗与资本主义夹缝中的矛盾,探索在高科技时代不断变革下,时间与空间的理解是如何被扭曲与改变的——通过艺术展开一场对人类文明命运的深刻省思与对话。

正在展出| 阿尔敏·莱希 - 上海

「流憩」
2024年9月6日 — 10月12日




张逸斌 @ AR






阿尔敏·莱希(巴黎 | 布鲁塞尔 | 伦敦 | 纽约 | 上海 | 摩纳哥)

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众多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阿尔敏·莱希官方网站

阿尔敏莱希 AlmineRech
阿尔敏·莱希(巴黎、纽约、伦敦、布鲁塞尔、上海及摩纳哥)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众多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