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宽恕
孙频 | 文
河流是大地上一个太过重要的角色,在我的很多小说里都出现过河流,这些河流基本都是配角,在我的小说中出现过黄河、汾河、文谷河、西冶河、黑河、塔赖河、塔莎水、布浑河、珠江等等大大小小的河流,而在这篇《截岔往事》中,可以说,河流不再是配角,而是升级为这篇小说的主角。
这篇小说中的文谷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所以它让我觉得格外亲切,又觉得把河流比作母亲实在是再贴切不过。这条河流从孝文山的最高处发源,一路收留了无数条小河小涧,渐渐长成为一个北方小城的母亲河。我曾在不同的季节进山去看望这条河,就像去探望一个很久不见的亲戚。在春天的时候,我就是因为这条河流,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春水”。那是一种绿如翡翠的美丽色彩,闪烁着宝石的光泽,与岸边的青草完全融为一体。而远远近近的山桃花正像烟花一样在大山里绽放,无声无息又轰轰烈烈。这是属于大山的节日,与人类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人类在其中只是点缀。一阵山风吹过,粉色的花瓣落满绿色的河面,美到惊心动魄。夏天是文谷河最肥的时候,山民习惯说水肥水瘦,听起来河流和人是平等的,小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季节的文谷河上。文谷河在历史上有放筏的传统,这种传统始于唐朝。早在唐朝,人们就想到了利用编筏的方式把山中砍下的木料运往平川地带。这是最省时省力的一种办法,也是最有道家气质的一种劳作方式,把艰辛与逍遥完美结合,以至于艰辛的劳作不再像劳作,而只是顺天时、顺水势的无为。编筏运送木料的方式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说,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木筏漂在文谷河上的轻盈与魔幻。但在文史资料中读到放筏这段历史后,我就再也忘不了了,站在文谷河边的时候,眼前总会出现当年那些木筏的影子,放筏工从上游的木场出发,要走十五天的水路,才能把木料运到下游的木料中转站。后来偶然听到一段趣事,在过去的文谷河,山村还没有现在这么凋敝,每到夏天河水变肥,进入汛期的时候,上游的那些南瓜或冬瓜就会顺着流水漂下来,漂到哪个村,被谁捡到了就是谁的。这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万般着迷,我能想象到那些肥硕的大南瓜顺着文谷河漂下,被一个山民喜滋滋地捡起来,抱在怀里回家的感觉,好像文谷河是一个邮差,专门给山民们送信,这种欢喜与温情多么美好啊。
于是就顺着这个文谷河做邮差的想象,我虚构出了《截岔往事》这篇小说。自然,小说中的主人公,基本是虚构出来的,但关于复仇和宽恕却是不需要虚构的,因为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也许或多或少都受过程度不同的伤害、羞辱和欺凌,至于怎样去面对和消解这些伤害与仇恨,则是人生中一个永恒且没有确切答案的重要命题。
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宽恕与和解,究竟怎样才能更好、更清澈地面对自己,这是我写下这篇小说的动机之一。
推荐小说
《骑白马者》
孙频 著
山尽头的摩托车修行者
游走在城市的拾荒者
孙频
小说家,出版有小说集《以鸟兽之名》《海边魔术师》及《疼》《盐》《裂》等。
2024年佳作榜NO.6
(点击封面图片,小程序内阅读)
《越走越远》
18岁动荡不安又生机勃勃的人生。
《再造之城》
在荒野,重建宜居的家园。
《天空一无所有》
以电影剧“分镜头”一样的画面感,讲述横跨二十年的犯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