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白蛋白是救命神药,打了白蛋白可以增强抵抗力」等说法,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albumin,ALB)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于肝脏中合成,约占血浆总蛋白含量 55%~60%,正常浓度为 35~50 g/L。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结合配体和转运药物、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清除自由基等。
临床常用的人血白蛋白(human albumin,HA)是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分离和制备而成的一种可直接注射到人体内的血液制品,在临床救治危急、重症患者中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 HA 主要为 5%、20% 和 25% 三种规格制剂,5% HA 为等胶体渗透压溶液,而 20% 和 25% 的 HA 为高胶体渗透压溶液,不同规格的制剂在使用上稍有差异。HA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生产企业说明书中的适应症存在差异,且目前国内并没有权威的指导性文件或政策来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导致临床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准确把握其使用指征与疗程,结合目前国内外药品说明书、指南及文献检索结果,整理出临床常用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目前,HA 医保限制条件为限抢救、重症或因肝硬化、癌症引起胸腹水的患者(具体见表 1),且白蛋白低于 30 g/L,临床在超范围用药时,应做好患者知情同意。
表 1 人血白蛋白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低蛋白血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负氮平衡的结果,包括感染、肿瘤、应激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根据研究显示,单纯补充人血白蛋白仅暂时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原发疾病康复并无明显证据。当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时,应综合分析引起低蛋白血症的原因,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治疗。
美国医院联合会制定的《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指出,人血白蛋白不常规用于低蛋白血症,仅用于白蛋白水平极低(< 15 g/L) 的危重患者,白蛋白水平在 15~20 g/L 的患者,应评估具体病情而定。液体管理是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复苏的关键部分,能及时有效地恢复血浆容量,纠正组织缺氧,维持器官功能。两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脓毒症休克期早期白蛋白复苏(EARSS)研究和早期脓毒症治疗中乳酸林格与白蛋白复苏(RASP)研究评估了白蛋白溶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效果,显示死亡率无差异。系统评价显示白蛋白复苏在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并不优于晶体复苏,但降低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死亡率。
《人血白蛋白在危重症患者应用专家共识》推荐,脓毒症休克患者使用晶体液 30 mL/kg 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时,可考虑启动 HA 输注。脓毒症患者应用高蛋白结合率抗生素时,建议补充白蛋白,以改善这些药物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
给免疫力低、营养不良患者(如肿瘤晚期)作为营养补充剂
输注外源性 HA 并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需要在体内经过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参与机体蛋白的合成,且 HA 分解后含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及天门冬氨酸较多,而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异亮氨酸缺乏,HA 作为营养补充剂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需要。另外从代谢角度来讲,白蛋白的半衰期为 15~19 d,输入也不能及时被分解利用。外源性输注虽短期提高血清白蛋白值,但长输注反而会抑制机体自身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对于有营养支持需求的患者,优先推荐氨基酸制剂,HA 不应作为营养支持中蛋白质的补充来源。外科手术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蛋白分解加速、合成代谢下降,可能会出现负氮平衡。同时手术创伤早期,应激状态使毛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出现低蛋白血症。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HA 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临床预后等方面并不理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术后创面愈合问题,应提供合适的能量及营养。
传统观念认为,HA 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但事实上输注 HA,并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因为参与人体免疫机制的是球蛋白,而不是 ALB。且 HA 制剂中含有微量内毒素、血管舒缓素、微量 α-酸性糖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干扰作用,因此不仅不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反而可能使用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药品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的作用的同时,也会有副作用的产生。HA 作为一种从人体血液中提取的成分,不良反应不可避免,部分患者可能会对 HA 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对 HA 过敏者不宜使用。不同厂家的说明书的禁忌证对 HA 是否可在高血压、急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使用时需参考说明书。同时,HA 由人类血液中提取,尽管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已经最大程度降低血液制品传播疾病的风险,但仍不能完全排除人类病原体的潜在感染的风险。
使用 HA 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在使用前、中、后应及时复查血清白蛋白水平,以便及时停用或启用治疗,避免资源浪费。人血白蛋白作为血液制品,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其适应症,避免作为营养药物、以提高免疫力为目的等药品滥用。
本文审核: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药师 孙祥瑞
[1] 张玉.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44(7):739-751.DOI:10.13286/j.1001-5213.2024.07.01.[2] 欧阳生珀,童荣生.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概述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4):425-429.DOI:10.13286/j.1001-5213.2021.04.18.[3] 栾晶晶.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误区及合理使用策略 [J]. 中国处方药,2023,21(1):182-185.DOI:10.3969/j.issn.1671-945X.2023.01.050.[4] Yu Y T,Liu J,Hu B,et al.Expert consensus on the use of human serum albumi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21, 134(14):1639-1654.[5] 陈敏,张国伟,金凤玲,等.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误区与争议 [J]. 海峡药学,2015,27(11):89-91.DOI:10.3969/j.issn.1006-3765.2015.11.038.[6] 鲁松,杨萍,杨黎,等.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药品评价研究进展 [J]. 中国药物警戒,2022,19(2):228-232.DOI:10.19803/j.1672-8629.2022.02.27.[7] 孙逸志.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 5 误区 [J]. 江苏卫生保健,20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