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横渠语录》中写下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阐述了浓烈的家园情怀,其蕴含的“心怀天下”的理想,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追求。
新时代,心怀天下便要心系家国。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新时代中国青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理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1
范仲淹创设苏州府学
文丨吕亚秦
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谥号“文正”。
苏州是范仲淹的家乡,他在这里留下了两段为后人传诵至今的佳话:一是晚年购买房田地产,成立范氏义庄,资助困难乡邻和后代子孙,由此保证范氏家族八百年的长盛不衰;二是大兴教育事业,设立北宋时期第一个官办府学——苏州府学,并开创了庙学合一的体制,故有“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的说法。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45岁的范仲淹以苏州知州的身份回到家乡,堪称衣锦还乡。苏州大水过后,范仲淹购置南园土地,打算修建私家住宅。他在《苏州十咏其十·南园》中用“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来形容这块宝地。范仲淹想,如果在此安家,只是我一家富贵,还不如在此修建学舍,让吴中弟子都来受教育,公卿将相岂不是更多吗?在范仲淹的政治生涯中,他一直十分关注人才的培养和任用问题。于是,他将这处南园宅基地捐献给地方,在这里建造了一所规模较为宏大的学校。
学校落成时,众人认为建筑面积太大,地方学校不需要这样大的办学空间。范仲淹则信誓旦旦地回答众人:“我只怕过段时间后,你们反而嫌此地面积太小了。”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礼到江淮任职,路过苏州,特地到此处拜祭父亲。范纯礼发现父亲建造的学校这时已经破旧,就向朝廷提出翻修的要求,获得批准。新修后的学校,规模更加宏大,也证实范仲淹当年的远见。
为了提升办学质量,范仲淹邀请著名学者胡瑗为苏州府学首任教席,自己也亲自在书院讲学。由于办学有方,苏州府学文庙一时名闻天下,此后从这里走出了20多位苏州状元,有“江南学府之冠”的美誉。
范仲淹捐宅建学的同时,还建议朝廷“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宋仁宗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全国各州各县都以苏州府学为样板,开始大办学校,人才随即涌现。
在家乡任职期间,范仲淹曾写下《苏州十咏其三·洞庭山》《苏州十咏其九·观风楼》等诗篇赞美家乡。他说自己虽然不是刘禹锡、白居易等名家大士,登临间,却也满是诗情。跨越千年,府学遗址之上,被视作苏州的文脉所在的苏州文庙仍保留着初建时左庙右学的布局。
心怀天下的秉性不仅贯穿在范仲淹反哺家乡的乡土情怀里,烙印在对百姓“一粥一饭”的关怀中,也浓缩在每一个华夏儿女追求家国永安的基因里。誓言有声,传承无形,姑苏城至今传颂着“心怀‘国之大者’,则无往而不胜矣”的真谛。
(本文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学生)
2
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
文丨吕亚秦
20世纪初的中国,是风雨中飘摇孱弱的无根浮萍。军阀混战,国库空虚,内忧外患的多重桎梏让百姓纷纷揭竿起义,推翻沦为傀儡的清政府政权。
1911年4月27日下午,一支由120多人组成的先锋敢死队,臂缠白布、脚着黑鞋,猛攻两广总督府,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第十次武装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它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便是与孙中山一起,被时人以“孙黄”并称的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
1910年11月,在屡遭革命失败之苦后,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者重拾家国情怀,坚定革命信念,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并由黄兴担任总指挥。
在吸取此前失败经验后,此次起义从筹款购械到组织联络都有专人负责。孙中山、黄兴等人也不辞辛劳,在海外各国穿梭游说,为革命筹备资金。很多时候,在上一场募集到的钱还不够去下一个地方的路费。但艰难困苦在革命者的赤胆忠心面前是苍白无力的,他们最终成功募集了几十万元,并且全部都用在了这次起义中。
起初,大家将起义日期定在1911年4月13日,并决定分10路进攻。但因署理广州将军孚琦被刺事件,日期被迫推迟。4月27日,由于联络不畅、内部分歧等因素,这场耗费巨资,原本应有较大规模的起义,最后只剩下了黄兴领导的一路人马。人数骤减,前路未卜,无疑为起义的开展再添难度。
作为总指挥,黄兴本可以取消这次起义或者退居二线、远程指挥,但危在旦夕之际,他仍旧坚持按原计划,带领士兵,用血肉之躯立信于资助革命的海外华侨、立威于昏聩无能的清王朝势力、立功于身处水深火热的全国人民。这份心怀祖国,视死如归的无畏坚定了大家为国捐躯的信念。无数革命志士拿着炸弹、刺刀、手枪冲向敌人,用自己的鲜血惊醒愚昧和腐朽,击碎耻辱和凋敝。
焚毁总督府后,起义军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的北洋军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惨烈。黄兴在战斗中被子弹打断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他忍着剧痛,用左手持枪继续战斗。
此次起义持续了一整夜,起义军虽然殊死搏斗,但是因敌众我寡,最终失败。在起义中牺牲的烈士的遗骸被安葬于广州的红花岗,这里因此而改名为黄花岗,意喻为“碧血黄花奠先烈”。在黄花岗起义前,为表决心,黄兴在给朋友的绝笔信中这样写道:“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起义失败后,面对外界的指责和批判,他强忍痛苦和压力,继续为革命事业殚精竭虑。心怀天下,“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精神让“小我”迸发出推动历史向前的磅礴伟力。鲜血和呐喊是时代的烙印,亦是心之所向的载体。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吾志所向,虽千万险,吾赴矣。由此,吾国立,中华起。
(本文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学生)
3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文丨王彬
冉起阳说,他最骄傲的事,是曾经作为第一书记,和乡亲们共同见证乡村振兴的盛景。
2017年下半年,总书记号召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锻炼成长。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刚在四川省广无市旺苍县检察院参加工作不久的冉起阳,主动请缨前往当时还是贫困村的英萃镇学堂村,担任第一书记。
为尽快熟悉工作,完成从机关干部到基层干部的转变,从未行过山路的他,毅然决定驾车驶进陡峭山区。2个月的时间里,他天天住在村里,或驾车,或步行,跑遍了全村321户群众的家。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第一次了解到山区的困难和乡亲们的疾苦。
下乡之初,踌躇满志的冉起阳很快遇到了3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回应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诉求?怎样协调好与乡镇、村委的关系?如何带动全村致富?
“其实家人一开始还是比较支持我去的,谁也没想到工作会这么复杂。”冉起阳发现,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只要是群众身边的事,大家都会想到他。他的电话越接越多,常有晚上甚至凌晨打来的,加之家人突患重病,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有一次,冉起阳与县检察院的领导走了近一个小时山路,去走访住在学堂村最高处的丁姓老人。10多年前,老人的儿子外出务工时因事故遇难,儿媳离家去了外地,老两口将几个月大的孙子艰难养大。老人告诉冉起阳,他有3个愿望:“一是饮用水到家;二是家门口通水泥路;三是让快上初中的孙子住校,提前适应学校环境。”
望着在高山上生活劳作了大半辈子的老两口,想起正与病魔缠斗的父亲,还有村里那么多贫困群众,冉起阳觉得,年轻人在基层遇到点挫折和困难,又有什么坚持不了呢?
冉起阳想尽办法,反复走访勘察,多方申请争取,在老人家附近打了一口水井,装上抽水泵;5公里水泥硬化路通到老人家门口;老人的孙子也顺利住校,老人的3个愿望终于都实现了。
“在基层做群众工作,必须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充分沟通。”在冉起阳看来,干部和群众要“以心换心”,群众工作做到位了,就能团结更多人来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
如何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实现增收,是冉起阳在村里面临的最大挑战。他发现,这个山村有很多品质较高的农产品,但由于交通落后,城乡间交易渠道有限,难以转化为商品,也难以产生经济价值。
冉起阳一边组织村民动手挖出毛坯路,一边向政府争取硬化路指标。经过2年多的努力,学堂村新建了20多公里硬化路,改善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条件。
为帮村民们“带货”,冉起阳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和网络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集合的形式,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冉起阳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他筹措资金采买数千只鸡苗发放给贫困群众,协调并推动建立了杜仲产业示范园区、养殖专业合作社,让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看到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获得感,觉得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冉起阳说,如果有机会,自己还想再去基层多做些事情。驻村工作结束后,冉起阳先后在团县委和乡镇任职,现担任旺苍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本文作者单位系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
(本文发表于《年轻人》2024年第21期)
图丨视觉中国
责编、排版丨司 南
一审丨刘爱萍
二审丨宋清平
三审丨陆 阳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年轻人★加星标
点击【在看】
没有什么能抹杀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