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程成
如何培养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我成为辅导员以来,一直思考和试图解答的重要命题。
在实践中,我摸索到了答案: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一直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敬其师”才能“信其道”。10年来,我扎根学生工作一线,力求以辅导员一“马”当先的睿智,努力铸就青年大学生万“马”奔腾的局面。
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成为那个细心雕琢的工匠,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积极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每年开学季,我都会给学院新生赠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目前已经送出500多本书。我希望新生在大学里翻开第一本书,看到的是有理论温度、有真理味道的文字。
为破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学习零散化、过程枯燥化、参与局限化的问题,我指导学生开展“走进经典,致敬伟人”系列读书会活动,现已举办30多期线下读书会。我带领学生阅读红色经典,通过导读、领读、研读等方式,形成引领青年“学、思、悟”的长效机制。我和同学们还将阅读心得集结成册,出版了《新时代·新思享青年大学生学习论丛》分册《学思践悟之文化创新》。
作为辅导员,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己必须先把党的创新理论和业务工作要求学懂弄通,把“大道理”“大政策”吃透。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自信地站上讲台,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大道理”和“大政策”,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小故事”与“小启示”。
在面对成长于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00后”大学生时,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新技术紧密融合,激发新一代年轻人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网上的党史学习教育“图书馆”和“资料库”,实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视化”。我指导学生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上的今天”“马院笔记”“薪火湘传”等专栏,通过官方QQ、微博、抖音号等宣传载体,及时发布时政热点和经典理论。目前已发推文300余篇,总浏览量达50000余人次。我指导学生以“百年团史”为主题,完成了23期微课录制,视频全集被湖南省青马在线培训平台专题推介,并在湘潭电视台播出。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更要有“长流水”。我先后参加省级、校级专业培训70余次,考取心理咨询师、生涯辅导师、就业创业指导师等6个资格证书。为了提升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我积极准备每一次的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已连续5届获得校赛冠军。今年,我考上了思政专业的博士。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心中无比激动。思政专业不仅是我个人兴趣所在,还是我深感责任重大的领域。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将“我要”变成“我带”,把“要求”变成“引领”。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辅导员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和创新,以确保能够撰写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篇章”。我们要深入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引导他们笃定前行的“密码”,并点亮他们心中理想信念的“指明灯”。
如果把学“马”比喻成原点,信“马”比喻成支点,那么言“马”就是落点。我积极参与组建了“星火”系列团队,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精神的“代言人”、中国价值的“传递者”和中国故事的“宣传员”。2021年,我组建了湖南省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基层宣讲团——“湘潭大学星火学生宣讲团”。在这一过程中,我指导团队深入到院校、社区、企业等多个场所,开展了超过200次的理论宣讲活动,累计吸引了超过60000人次的听众。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团队不仅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标杆,还培养了一批能够言传身教的“马克思主义明星”。
这些在宣讲中脱颖而出的“明星”,不仅在湖南省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还走上了全国高校思政公开课的舞台,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荣誉。团队成员参加了“这十年·青年讲”全国高校宣讲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揽了赛区的一、二、三等奖。此外,宣讲团还入选了团中央的“强国有你‘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并被评为优秀团队。这些成就不仅证明了我们工作的成效,也展现了青年学生在新时代中的活力和潜力。
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背景,我还与学生一起努力将学科优势和思政资源更多地辐射到乡村建设中,与湘潭市10余所中小学成立“‘子任’U-S思政教育联合教学共同体”,联合开展教学研讨、磨课赛课、支教活动等60余次。我们还与湘潭市儿童图书馆、湘潭市儿童福利院合作,组建了“学生思政辅导员”“红色绘本讲解员”等志愿服务队伍,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百余次。
程成(左二)指导学生们修改宣讲稿。
辅导员“走近”学生,才能让每一次的教育引导生动有趣,才能以身体力行和榜样力量带动学生青春建功,才能让教育引导“接天理”又“接地气”,“有意义”又“有意思”,“聚人心”又“暖人心”。
2020年,我创建了“红星闪闪加油站”特色成长辅导室,发起“一起下午茶”活动。几年来,“下午茶”时间成了我贴近学生、走近学生的重要方式。不少原先有心理问题的同学,经过我的开导后顺利毕业。他们中有的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也有的成功入选“西部计划”到西藏基层服务,还有一名学生跨专业考取了心理学硕士,并希望能用专业知识服务更多的人。
2021年,我与同事们共同发起了一个温馨的项目。我们利用电子表格来详细记录每一名学生的出生日期。我们精心策划并制定了一系列“专属生日祝福”行动。这些祝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日快乐”,而且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喜好,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信息。此外,我们还坚持在每个学生生日的夜晚,向他们发送温馨的“晚安消息”,以此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和祝福。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亲近地与“00后”这一代学生建立联系。这些小小的举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还能够在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们希望这些充满爱意的祝福和关怀能够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2022年的研究生考试期间,正值疫情肆虐之际,我穿梭于多家药店,为备考的学子们购置必需的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我逐个寝室地为生病的学生送去药物,并在考点外陪伴他们,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两天的考试。事后,有很多学生对我说,原本因考试感到非常紧张,当看到我出现在考场门口时,焦虑感便减轻了许多。我指导的班级连续7年考研录取率超过50%,我相信,这些看似琐碎的“唠叨”和陪伴,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回首近10年的辅导员生涯,我庆幸自己的无悔选择,庆幸自己的乐观坚守,庆幸自己的无私付出。在青春的赛道上,我将继续扎根思想教育工作一线,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追随者奉献青春与智慧。
(本文发表于《年轻人》2024年第29期)
图丨受访者
排版丨唐滋焓
责编丨司 南
一审丨刘爱萍
二审丨宋清平
三审丨陆 阳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年轻人★加星标
点击【在看】
没有什么能抹杀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