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丨一片丹心——曹丹和她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故事

乐活   2024-08-22 18:01   湖南  


  作者丨陆阳 宋清平 王锦储  

一身番茄酱红的休闲西装,一根清爽的马尾辫,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曹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黄土地里,一边熟稔地介绍中药品种,一边眼疾手快地拔掉土里的杂草。这也是曹丹。


曹丹是谁?


她,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鲇鱼须镇宋市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孩,也是扎根农村基层的“90后”青年代表。


一个是来自都市的白领丽人,一个是在乡间种药材的农民,两种身份交错出现在曹丹身上,这种“反差萌”的背后,有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危机


“曹丹,快回来。”2020年7月的一天,曹丹接到母亲杨学军的电话。


当时,曹丹在深圳,与丈夫刘德一起经营着一家珠宝加工厂。曹丹对内抓质量抓统筹,刘德在外跑业务跑市场,虽然辛苦,但是两口子有商有量,齐心协力,不到两年时间,珠宝加工厂就走上了正轨。


母亲的这通电话将她平静而忙碌的生活打破。


曹丹心如刀绞,最爱她的父亲走了,留下双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留下流转的200多万平方米的中药地,留下150多万债务……


曹丹匆匆赶回家,蜂拥而至的农民将曹家围得水泄不通。曹丹的思绪却飘回了几年前,父亲刚刚试种中药材的那些日子。


宋市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曹丹的父亲曹双田是村党总支书记,一心为村里的发展找出路、想办法。种水稻?要操纵机械,村里老的老、小的小,不是很适合。种棉花?播种、施肥、除草、捉虫、收割后,操劳不说,品质还不如新疆棉。种玉米、豌豆?收益又没那么大。


种什么呢?


2015年,安徽人孙威锋来村里租地种中药材。曹双田有事没事就找孙威锋聊天。“好像还不错。”曹双田兴致勃勃,流转了20万平方米土地,也开始种植中药材。当年,曹双田、孙威锋一起,还有几个合伙人,共同成立了双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曹丹在田间了解中药材生长情况。


小试成功。


转眼就到了丰收的季节,2016年,中药材的价格攀升,曹双田和合作社都尝到了甜头。


曹双田快马加鞭,带领乡亲们,又流转了180多万平方米土地。2017年,中药市场行情一片大好,中药材的价格一路飙升,达到历年来的最高峰。中药材大丰收,价格又卖在高位,曹双田的心里很舒坦,合作社的社员们个个喜笑颜开。曹双田又加大马力,选择合适的厂房,投入资金购置烘干设备。更让他开心的是,多年来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想法终于初步实现了。


可是,好景不长。


2019年,中药材价格大幅度跳水。合作社累计投入的500多万元一时难以回本,收购农户药材的款项也有部分未结清,这些都成为曹双田的心头病。








困境


“姑娘家家的,能下田种地吗?”


“从来没有种过中药材,她会种吗?”


“我们的药材款,什么时候能结清呢?”


…………


曹丹还未从父亲过世的悲伤中走出来,各种质疑就扑面而来,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父亲的心头病,成了曹丹的心头病。


有人嚷嚷着父债女偿,有人要将合作社的烘干设备拖走,有人要拿走库房中的中药材抵债……


怎么办?


夜深了,曹丹躲在被子里哭。“要是爸爸在该多好啊,这些压力就不会在我身上。”


是留下,还是离开?


离开很容易,深圳还有自己的珠宝加工厂,丈夫也需要自己。留下,这小山一样的债务将全部压在自己的头上。


“要先把人做好,再去做事。”迷迷糊糊中,曹丹似乎又听到了父亲讲过的这句话。


曹丹的父亲是老党员,为人忠厚、做事干脆,抓工作很有方法,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鲇鱼须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镇驻点干部刘立国这样评价曹双田。


“要做像父亲一样的人。”曹丹在心里暗暗地说。


曹丹留下来了。


在鲇鱼须镇政府的牵头下,债权人代表围坐在一起,提着建议和意见。曹丹一边记录着债务的明细,一边思考着往后的出路。


曹丹郑重地许下诺言:“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还清相关债务。”


“给曹丹时间,也给大家时间。”刘立国说,“请大家鼓励曹丹、支持曹丹,让她有几年的缓冲时间,安下心来,搞好基地。大家的权益也能得到保障。”


接下重担,她才渐渐懂得,父亲身上肩负着的是家乡父老的期盼,关乎着宋市村未来的发展。








破局


当农民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


曹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盘算药材的种植面积。她发现,父亲一心要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有些不太适合的小块土、低洼地都被父亲流转了,2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缺乏精细化管理。而且由于父亲经验不足,中药材种植技术不熟,盲目扩大药材种植面积导致亏损。


曹丹狠狠心,将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压到了40万平方米左右。


“我不是药学专业的,对农业领域的事也是一知半解。”曹丹说。


为了更快地融入工作,曹丹不断地跟前辈学习种植经验,夜以继日扎根田间地头,定期记录药材的生长情况,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她边做边学、边学边悟,慢慢地,从一名不知农事的“城市白领”转变成“农耕能手”。

曹丹检查中药材积壳加工情况。


“你知道吗?前胡分公株和母株。前期如果施肥多,就会光长叶子不长根茎。要在七八个月后,苗长到30厘米时,拔掉公株,留下母株。因为母株的根茎长得快。”现在谈起种植技术,曹丹也是头头是道。


“我得到了较为专业、充分的知识培训。”曹丹说。


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华容县农业局的推荐下,她参加了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和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省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培育模式,让曹丹更加坚定地扎根农村,更有决心和信心将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当地村民和父亲的生前好友看到曹丹的责任和担当,也会经常安慰她:“有什么困难尽管说,能帮到的地方,我们一定会支持你。”这些暖心的话,让她更加有信心继续走下去。


合作社重新调整发展方向,通过自行投资,扩建种子育苗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式回收协议,统一组织技术培训。每月由合作社派技术人员到农户基地观察指导,全程提供技术支撑,让农户能够放心、安心地进行种植,同时在选地、规划、种植、中期管理、成品初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中,她都全程参与,逐渐将传统种植模式向高效型、精细型升级。


“接下来,我会加大中药材的三产融合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一个集中药材饮食保健、观光游玩于一体的盛产中药材的美丽乡村。”








大道


“你看——”曹丹指着那一大片的绿色植物说。微风吹过,长势极好的前胡、薄荷、菖蒲、玄参弯了弯腰,似乎在对着我们点头。


通过几年的努力,从过去的脱贫攻坚到现在的乡村振兴,曹丹都积极参与产业帮扶,一直走在带领乡亲们建设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


药材前胡大丰收。


今年64岁的李新民是土生土长的宋市村人。以前,他在外打工,每年收入三四万;如今,他入职合作社,负责给中药材施肥、拔草等,年收入超过了四万。他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而且比外面打工的收入还多,太值了。


合作社采取提供低于市场价的种苗、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包回收等方式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中药材种植队伍。目前合作社药材种植面积40多万平方米,带动省内外种植户种植中药材面积达660万平方米,采取农户参与种植和基地雇工等多种合作模式,解决7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108户315人致富,每人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合作社对农户的生产管理做到优质服务,确保增加产量。


在鲇鱼须镇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加大基地建设,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配套水利设施改造项目等,实现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格局。曹丹带领大家开展起电商平台营销,进一步打开了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中药材种植业成为鲇鱼须镇的四大产业之一。


合作社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先后获得“县级示范社”“产业帮扶先进新型经营主体组织”“湖南省示范合作组织”等荣誉。曹丹也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湖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华容县首届“青年五四奖章”、华容县“巾帼能人”、华容县“十佳农民”、“华容英才·乡村能人”等称号,还评上了镇上的“最美邻长”,不久前当选为村里的便民服务员。


“曹丹是我们‘90后’青年中的佼佼者。”团华容县委副书记谢龙说。


一片丹心系乡亲。


“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曹丹说,“最感谢的是我的父亲,他虽然没有留下物质基础,但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会继续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书写青春,实实在在为家乡做点实事。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不负党的嘱托、不负父亲的遗愿,服务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本文发表于《年轻人》2024年第25期)

图丨受访者

排版丨唐滋焓

责编丨司 

一审丨刘爱萍

二审丨宋清平

三审丨陆 阳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年轻人★加星标




点击【在看

没有什么能抹杀你的未来

年轻人
年轻人在哪里,趋势就在哪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