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通讯作者:邹裕民 教授(台湾中兴大学)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6379
亮点
• EtBr的最大吸附量高达2.97 mmol g-1(1171.05 mg g-1)。
• OH-和Et⁺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主导的吸附机制。
• π-π堆积和疏水性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层间间距扩大(4.3-5.6 Å)证实Et+为阳离子插层。
• SA/GO人造粒具有快速动力学、高效吸附、稳定调节能力等特点。
研究进展
作者介绍
张博翔,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天然和合成材料对水环境污染物吸附及移除应用基础研究,系统研究了医学药物、染料、界面活性剂等有机物分子官能基团于固/液界面的阳离子交换化学反应、分子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子模拟表征、分子吸附机制。提出了结构插层使有机分子不易脱附形成二次污染的新保护机制;分析了纳米矿物的移除率及相关吸附影响参数,并将纳米矿物与有机分子作用机制的认识从宏观的吸附量和吸附类型的探讨,深入到矿物精细结构与有机物官能基团的超微观层次的理解。具体揭示了天然纳米矿物影响地表环境中有机类污染物归宿、迁移和转化作用的过程,为环境整治工程开发低成本、高效率防治污染物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方法选择,成果极具理论指导作用与潜在应用价值。Web of Science核心合辑(ResearcherID:J-4154-2015)收录41篇SCI学术论文,SCI总引用2000次以上,H-index 23;台湾科技部门博士后最高荣誉之学术著作奖(第一作者,2015年)、国际研讨会展版奖(第二名,第一作者,2013年)、Highly Cited Paper(第一作者,引用250次,2012年)、台湾地质年会研讨会展版奖(优等奖,第一作者,2012)、Top Cited Article(第二作者,2011年)等科研获奖,并担任国际期刊编委及特刊之主编。
1.【直播】 | 9.【院士】 |
2.【视频】 | 10.【综述】 |
3.【健康&毒理】 | 11.【写作】 |
4.【水】 | 12.【Nature】 |
5.【气】 | 13.【Science】 |
6.【土】 | 14.【WR】 |
7.【固废】 | 15.【EST】 |
8.【生态】 | 16.【JH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