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我是悦木Ivy,985理工科妈妈,人工智能从业者。一起来聊聊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吧!
有一种暴击,叫做“熟读并背诵全文”。相信对于每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来说,对这几个字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都应该记忆犹新。
作为一名AI从业人员,今天我们就从一个有趣的角度,即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认知智能两个学科交叉的视角,来探讨一下,背诵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令人嗤之以鼻的“死记硬背”无用功,还是另有玄机。
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大模型”,那么人类学习的过程,就是训练这个“大模型”的过程。而利用学习的内容去做决策和解决问题,就是这个“大模型”工作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即认知过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表象和言语等。简单来说,认知心理学就是要搞清楚人脑这个“大模型”的训练原理;而计算机认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计算机身上,从而制造出人工智能。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工智能就是仿生学的一种。
看,人工智能的认知过程,是不是和人类的认知过程高度相似:
学习
何为学习?即学(接收新的信息)和习(练习)。
人脑“学”的原理是这样:
通过五官等感官器官,将信息传导至大脑;大脑进行注意力分配以及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的过程,包含对这些信息的识别和推理。(识别和推理的正确率和效率,取决于这个大脑之前的经验与认知。)大脑将这些信息进行梳理、拆解、抽象建模后进行存储,形成新的认知。这些认知用来处理后续的信息,以及做决策支撑。
“习”,就是通过练习一遍遍去强化记忆和认知的过程。
记忆
何为记忆?即记(存储)和忆(提取)。
学习的效率再高,如果无法存长久的存下来,一切就都是枉然。
ChatGPT就是这样一个不具备记忆能力的家伙,它是一个预训练模型,也就是说,它的记忆停留在被训练完成之日的那一年——2021年。从学成的那一刻起,它的脑子就只用作逻辑思考,再也记不住新的东西了。
可见记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
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像计算机的寄存器,比如眼前的瞬间画面,耳边的当下声音,如果不分配注意力给它们,几乎瞬时就会被忘记。
短时记忆就像内存(RAM),举例子,打电话过程中对方告知你一个号码,你会下意识地“记住”它,挂了电话后能马上默下来。然后,你就将其抛之脑后了。
短时记忆的内容,调取时会非常快,但是遗忘也会特别快。如果想让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就需要一个反复重复和强化的过程。
长时记忆像外存,可以直接存储信息本身(一篇文章、一个情景片段),也可以存储将信息结构化(理解)之后的知识。
背诵
何为背诵?即背(记下来)和诵(诵读)。(汉语有意思吗?词义都在词本身里面。)
为什么教材上的要求都是“背诵全文”,而不是“记下来全文”?
因为背诵是将信息和知识转化为记忆的一种途径。背诵和默记,对大脑来说,是不同的输入方式。
背诵是需要出声的,背诵调动了感官器官里的眼、耳、口,相当于一台计算机同时开了麦克风和摄像头,是一个非常强刺激的多模态输入过程。
在背诵的过程中,大脑会对信息进行“理”和“解”,当然,至于能不能理解,以及理解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大脑本身已有的认知模型的发展程度。
但是无论如何,通过背诵,都能够有效地将信息和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即使当下理解不了,那么将来认知模型升级时,大脑也可以将其再一次调取出来进行理解处理。
另一方面,背诵过程也能够锻炼大脑的记忆能力,提高神经元的活跃度。
因此,无论是基于理解的记忆,还是基于信息本身的记忆,背诵都是有好处的。
背诵非常费时、费力、费大脑,因此,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文章不会是瞎选的,都是精中选精的内容。我们让孩子将大脑放更多的注意力在这些内容上面,基于它们进行认知建模,真的是入股不亏。
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知道,朗读和默读,在学习中的果效也是不一样的。朗读是强化输入,是必须要做的,朗读的选材要是精品。而默读,是求快,求知识面的迅速摄入。
读课文、经典要用朗读;读小说文献要用默读。各有各的最佳场景,不可互相替代。
遗忘
很多人认为背诵没有用,给出的原因是“反正背了也会忘”。
这方面的顾虑也是duck不必。
遗忘,指的其实不是那段长时记忆真的从大脑中消失了,而是指我们丧失了提取长时记忆信息的途径。
因此,
第一,重学“忘记”的东西,会比第一次学容易很多。
第二,即使忘记了背诵的原文,大脑针对这些内容的知识加工和建模都还在。也就说,信息丢了,但知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认知。
综上,背诵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切不可自以为聪明地进行轻视。
轻度鸡娃理工科妈妈
主张玩得开心,学得痛快
关注我,成为你的育儿云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