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我始终羞于承认自己是作家,虽然我已拥有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博山区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等头衔。但现在会写文章的人遍地都是,不像过去读书的人少,会写文章的人更少。在我的心目中,只有鲁迅,沈从文、林语堂、巴金、胡适、闻一多、郁达夫、朱自清、丁玲、谢冰心、艾青、徐志摩、田汉、洪深、曹禺、郭沫若、藏克家、老舍、周立波……他们写出了流芳于世的不朽作品,他们才称得起作家。而我只是写了些平平淡淡的小文,或发于报刊、或出本小书,此等业绩根本挤不进作家的队伍,只是打肿脸称胖子而已。
多年来,我常常接到别人送给我的书,我毕恭毕敬地接收。拿回家后,有的书我认真拜读全书,有的书我翻看了其中的一些篇章,有的书我看得很少。但赵金雷的《家乡的传说》一书,我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
我与赵金雷见过四次面。在《文学博山》的揭牌仪式上是我第一次见到赵金雷。吃饭时,他诚恳热情地把他的书《家乡的传说》送给我,他那种说话的口吻,透露着一种说不出的教养:朴实、热情、谦恭、真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博山区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成立时,我第二次见到赵金雷,他还是那么真诚热情地与我握手,那时我已听女儿(淄博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介绍了他的大概:博山金雷种鸡场的主人,多年打拼,从个体养鸡户发展到规模养鸡,现在拥有了种鸡场、孵化场,以及养鸡专业合作社。他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誉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多次受到表彰。妻子当年被推选为“博山区十大杰出青年”“市三八红旗手”。淄博电视台《我爱我家》栏目采访了他家,做了专题节目,当时在全市影响很大。女儿特别告诉我,他在发展养鸡专业的同时,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2006年以655分的高分进入天津大学读书,现在中国石油大学教书。
知道了他的情况后我很吃惊,原来赵金雷是位名人!可他的真诚和谦恭,的确有别于一些名人,遂产生了想拜访他的念头。
今年在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组织的“中秋品甜桃,名家聚博山”的联谊会上,我又见到了赵金雷。他在会上跑前忙后,热情诚恳地接待到会的各路人马,没有一点名人架子!他是个头顶光环的人,可从不见他哗众取宠、招摇过市,而是朴素之中见纯真,因此加强了我想拜访他的念头。
终于在今年的9月21日,由孙兆喜老师开车,我们同去博山区的上瓦泉村,我第四次见到了赵金雷。
真诚质朴的赵金雷,很多人称他“鸡司令”。在他的养殖大棚中,一层层笼架上,鸡头攒动,一万只种鸡在工作(下蛋),它们下的蛋按时放进孵化箱中,过21天,小鸡破壳而出,一个孵化箱能孵近两万只小鸡,他的孵化室内共有15个孵化箱,轮流上蛋、出鸡,孵出的小鸡立马有客户买走,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家乡的传说》我读了几遍,文如其人,语言朴实无华,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赵金雷把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家乡的土地里,满腔热情地歌颂家乡的山山水水、歌颂父老乡亲、歌颂文朋诗友,每篇文章都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家乡的传说》像一面镜子,逼真清楚地照出赵金雷走过的路。
柏拉图说:“所有学问中,最高贵的研究,是应该怎样做一个人。”
我赞美赵金雷的人品。他深深扎入生活,吮吸生活的骨髓。家乡的山水揉合进良好的家教,酿造出他深接地气的人生观。他是政府树立起来的模范人物,头上有光环闪耀,但这些光环没有让他飘起来,他从不矫揉造作、沾沾自喜,一贯诚实谦恭。
在《家乡,母亲的怀抱》一文中,他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自己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着他的心,他先是在开车的路上停车排队捐上100元。回村后又找到村委办公室捐款2000元,在他们的村里、镇上,他是捐款最多的人。
在《心安的日子》里他说:“虽然我不能去救灾现场亲手救助我们的同胞,但我想拿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善款,为他们买一件衣服或者买一点食品。我希望他们能早日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我在当地不是最富有的,能力也没有多大,可是当国家有难的时候,感觉自己有一份责任。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点贡献的时候,我的心灵得到莫大的安慰”。
崇高的家国情怀,在这些朴实的语言中闪闪发光。他深深懂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家乡的传说》中有多篇文章,都表达了他的做人原则:爱国爱家、真诚善良、诚信待人、踏实做事。赵金雷是一个标准的儒商。儒商在商业活动中展现出质朴、单纯、豪爽、诚实的性格特点,他们注重商业道德,讲求信用,并有规范的商业行为……儒商不仅是商业精英,也是社会文明的推动者。
赵金雷在《我离儒商有多远》一文中赞扬了商圣范蠡:“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搞官商勾结,没有伪劣假冒、埋头苦干、劳动致富。更可贵的是他后来三次‘散尽其财,以分于知友乡党’用自己的财富慷慨地回报社会”。 赵金雷谦虚地说:“拿儒商的尺度对照自己,我至少不是奸商,也不算俗商,可能要算一个有一点道德的商人……”“我想如果我们是布衣小民,小本生意,但是只要遵循良心道德,不坑蒙拐骗,那也是令人尊重的儒商;如果你资产万千,富甲一方,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那也是让人唾弃的小人” 。
赵金雷深深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鄙视那些目光只往钱看,忙于利益追逐,丧失了道德底线的人。当他自己面对金钱诱惑的时候,他有良心的拷向,也有道德的考量。人们都说,“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赵金雷在经商的过程中,虽然常常上当受骗,可他从不与奸诈为伍。天性造就,他的灵魂不受污染,他的心中始终有一束正义和善良的阳光,照耀引领他在人生的路上大步前进。
有的人做点好事就大张旗鼓,搞得人人皆知,生怕别人不知道。而赵金雷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发自心底,他从不做表面功夫。罗素说:“乞丐并不会嫉妒百万富翁,但是他们肯定会嫉妒收入更高的乞丐。”也就是说“同行是冤家”!但赵金雷在自己养鸡致富的同时,带动帮助本村和邻村许多人进入养殖业,他常在技术方面不厌其烦地指导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们村和邻村的养殖业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
在《风雨过后是彩虹》一文中他说:“2008年以后,我带领十几个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从事养殖业的目的,不单要自己挣钱,更重要的是引领行业的发展,让大家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沂源,这片多情的土地》一文,清楚地诠释了他的善行。在沂源,他对一些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销路的养鸡户,尽最大努力多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多次冒着风险把鸡苗赊销給他们。“因为我的鸡苗质量好,服务也及时周到,养殖户口口相传,我的鸡苗供不应求……日久天长,有很多养殖户,在事业上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在生活中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只有用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好的服务来回报他们”。
发展养殖业,销售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服务环节。养殖户把鸡养大了,要及时卖出去,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一开始,赵金雷对市场也不熟悉,可一旦承诺要帮助同行一同发展,他就努力去钻研、去探索、去脚踏实地。无论寒冬酷暑、白天黑夜,只要有拉鸡的车辆,他都会陪客户来到养殖户家中。
那一年沂源一些养殖户的鸡养大了,销售却遇到了困难,他尽了最大的努力,终于在临沂找到了客户。客户要求送货上门,他又联系了车辆,养殖户对临沂市场不熟悉,他就帮助他们把鸡送到了临沂。到临沂的路程有近二百公里,因为车辆驾驶室内坐不下更多人,他就坐在车厢上装鸡的笼子上面。深秋季节天气已十分寒冷,去临沂又是山路崎岖,经过近一夜的颠簸才到达目的地。长时间地蜷缩在鸡笼子上面,呼啸的寒风吹得他睁不开眼,下车时他腰酸腿疼、头晕目眩。养殖户看到他如此吃苦受累,心中不忍,对他千恩万谢,而他表示自己是甘心情愿,不必感谢。赵金雷深沉善良的气质里,有一种光芒,时时处处闪耀。
常言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赵金雷对朋友两肋插刀,对父母的孝顺也是有目共赌的。他的父亲在本村当书记20多年,为了改变本村的贫困面貌,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积劳成疾,六十七岁离世。他走时儿女已大,他最牵挂的就是她那任劳任怨的妻子,也就是赵金雷的母亲。《善良的母亲》《母亲的晚年》《升值的孝心》几篇文章,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长子赵金雷的孝心。他虽然忙于事业,但却不忘对母亲的细心照顾。
母亲年龄大了,姐姐把她接进城里,但母亲习惯独居,怕给子女添麻烦,不愿与子女住在一起。开始姐姐给母亲租房,后来租房拆迁,赵全雷在兄弟姐妹住房的邻近,自己出钱给母亲在张店买了一套住房,这样母亲既能独自居住,儿女照顾又方便。兄弟姐妹经常携儿带女在老母亲那里聚会,大家你亲我爱其乐融融。
文学,是赵金雷的初恋情人。《鲁中笔会访青州》一文流露了他的心思,“80年代,我曾经是一个怀揣梦想的文学青年,……然而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选择了艰苦创业……可从内心深处讲,我从来没有放弃对文学的憧憬和渴望”。在文朋诗友的启发引领下,他在经营养殖业的同时,找机会参加文学笔会,拜访文友,并遍游我国的名胜古迹。如:天水之行拜谒人文始祖、云南大理寻金花、鲁中笔会访青州、鲁国故城拜先师、参观延安圣地、虎门参加东莞笔会、走进微山湖、高青访文友、远赴遵义、拜访《东方散文》的总编憨仲……
他走南闯北,踏遍万水千山,虚心向各地文友和文学前辈学习。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各地文友的熏陶擦掉他笔尖的锈迹,点燃了他写作的冲动。文学在他心目中是神圣的,他原以为文学离他很远。多年的艰苦创业,在汗水和收获的交织中,他发现无论收获多少财富,都代替不了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斗转星移,他终于明白,文学早已留在他的心中。“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文学是什么?是岁月流逝时,心中留下的那份充实和欣慰?是遥望家乡时,笔下的那份深情和眷恋?是回忆父亲时,脑海中那份感恩和思念?是游览山河时,眼中的那份壮美和赞叹?原来,文学都是,她给我带来了收获和满足,她早已留在了我的心中。”(《鲁中笔会访青州》)
他本来就有较好的文字功底,从2017年开始他白天经营,夜晚咬文嚼字,孜孜不倦。他用家乡巍峨的青山做笔,蘸着自己满腔的热血,写自己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写自己与父老乡亲的奋斗历程;写有魄力、有能力、有水平,勇于担当的父亲,20年为村民呕心沥血;写善良的母亲;写自己搞养殖业的前世今生;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他已经用劳动创造了财富,他还要用文字装点人生。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五年来他的汗水把勤奋浇透,2021年,《家乡的传说》诞生。
赵金雷现在是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现代诗歌学会会员、博山区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还是《华夏孝文化》《稷下散文》《东方散文》《海河文学》的签约作家,文学让他如虎添翼。
心向阳光,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寒冷,手捧玫瑰走到哪里都能播撒芬芳。志在顶峰的人,决不会因为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
在攀登的路上,赵金雷快马加鞭未下鞍。
作者简介:胡敦荣,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淄博散文学会会员。当18年教师,坐18年机关。90年代开始创作,写过多篇报告文学、通讯、散文、小说……以散文随笔见长。许多文章被多个报告文学集和多个散文集收录。九三年与淄博九位男性散文作家合出《淄博十人散文选》,九九年出版个人散文随笔集《心香集》。多年来获奖无数,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