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新农村”
我的家乡当然是山围水绕、美景相伴的博山了,然而生态的美却大都分布在经济较落后的山区乡村。这是过去那些年在区“新农村办公室”开展工作时重新认识的,不仅是自然环境、山水林田、村容村貌包括空气质量一切都是新的。搞好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安国利民、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是社会祥和、繁荣稳定的根本所在。老家博山前几年的工作重心是“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建设农村饮食小康”,把三农工作定位于“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符合区情,顺乎民意。近些年国家在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到了基层执行起来就是要鼓励推进广大农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全面脱贫致富。在不定期的检查验收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民俗特色生态好的山区示范村作为流动现场——主要是因为“山水林田路”的农业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得好。跟随部门两位领导出行的第一站是石马镇芦家台村。一进石马路径,五阳山便频频招手,植被深厚、峥嵘叠翠,依山傍水的村舍如油画一般,穿行在山的怀抱有种欲仙欲醉的感觉。记得二十多年前根据区里开展“村庄合并、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要求,三进芦家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共创辉煌》一书撰写了报告文学“常熟川里芦家台”……片刻之间便走进了依山傍水的芦家台村,满眼的碧波荡漾、垂柳村舍,桥下野鸭、木船游弋,几排别墅俏立湖岸,早已改变了当年村庄合并时的模样,这应该是十年之后农村建设发展的第二次系统工程了,真是似曾相识又重来呀。听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介绍,在新农村建设中,以民俗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水乡山居留住外埠商客,前些年投资维护“石马水库”,成为景色秀丽焕然一新的“五阳湖”,吸引着多方游客。如今又开发了一座“采珍园”,一条龙服务,以资源优势带动新农村建设。听说多年前三峡库区的十几户移民来到石马库区安家,成为该村经济建设的得力人才。驱车继续向东南纵深,新农村的示范是与特色旅游分不开的。源泉东高村的开元溶洞开发时经历了一些波折,如今声名远扬。走进溶洞景区,负责人领着我们观看了正在开发建设中的连带景群:人造的一瀑三叠气势如虹,映衬出国富民安的期盼,水畔杨柳石阶可坐可歇可玩赏,有几块菜地和几树花果,可随时给游客提供野味特色时令鲜品,体味山岭情趣;南面开发出的数千平米石海似万马奔腾、跌宕起伏,很是雄伟壮观。仅这一条峪里的风景足够观赏半天了,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啊。对于源泉这块生态旅游示范镇笔者是心存感激的,世纪之交在源东村下派包村时不仅为村里办了件“投资建厂”的实事,还积极参与并得了个全镇农运会乒乓球比赛冠军呢。专车作伴逍遥行,山围水绕新农村。沿途风光在眼前过目着很快又到了一个示范村——崮山镇岳西村,迎面就是一池碧水亭榭、古朴典雅,这是多方集资打造的标志性建筑,人称“小南海”。随村书记沿西路进村观看村庄改造情况,旧村舍与新楼区的立体对比高低错落、整洁协调,文体大院有内容,健身场所设施齐全,村民们尽情享受着现代文明——生产发展富裕、村民素质提高,这大概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指标。选好流动现场,沿新修的柏油大道乘兴而归,闲话中有人说:农村好是好,就是柴堆太多、粪堆也不少,也有人搭腔,垃圾堆到处都是真不成体统……试想,村民烧柴做饭沤肥喂猪方便着,农村地广田多堆晒农家肥是为了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而垃圾乱扔乱倒有碍观瞻是百姓的生活习惯使然,相关部门没有舍得投资管理,如何规范改造,要靠措施保证硬件投入,根除是不可能的。“三堆现象”是老辈人眼中山区农村固有的标志,没有了接着天甘、合着地气的柴禾草垛儿,哪里还有农村味儿。我的家乡遍布山区农村,并非是刷墙、画壁画、贴宣传栏等一面光的新,尽管收入分配贫富有别、传统支柱产业不再发达,但是几十处旅游景点,几十个加工制作的特色村是不可复制的硬件,是值得骄傲的人文资源,所以说,我的家乡就是风景区,我的老家就是幸福村。
作者简介:徐宏智,博山区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理事。喜欢用文字记述过往、书写当下,文风朴实率真,专注散文随笔,文章散见于多种报刊,偶有省市获奖作品,参与过地区六种书籍撰稿。
协 办:博山区摄影家协会
博山区酒水行业协会
博山赏石盆景艺术家协会
总 编:王正军
副 总 编 :袁慈国 王彦
监 制:郑良前
本期编辑: 杨霞光 王悦 岳英
校 对:于永涛
顾 问:毕玉奇 刘培国 李琦胜 胡敦荣
王延刚 任纪昆 李福源 穆 琳
李殿春 朱永强 刘树国 王枢仁
2024年第319 期 总1018 期
投稿须知
1、来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和个人生活照片。
2、稿件应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3、编辑有权删改来稿中的不当内容。
4、投稿邮箱:wxbs2022@163.com
5、编辑部联系电话:18653304668
招募公告:
文学博山,是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格调的公众平台!随着平台发展,受众群体广,投稿多,编辑部工作量大。现面向社会招募文章编辑、配乐诵读志愿者。欢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踊跃报名!
点击进入商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