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召开《兵支书》作品交流研讨会

文化   2024-09-02 21:10   山东  
为推出优秀作品,加强文学交流,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激发东港区兵支书群体干事创业的热情,8月28日下午,东港区在海曲图书馆召开刘加云长篇小说《兵支书》作品交流研讨会。

活动由东港区文联、区委组织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海曲图书馆承办,东港区作协协办。东港区文联主席刘伟,东港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潘娜、东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左家雷、东港区文联副主席孙小雨,日照诗词学会会长、东港区作家协会主席辛崇发、海曲图书馆馆长滕忠毅、东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科长刘京、东港区文联秘书长徐艺萌等负责同志和东港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浩、副主席贺培美、副秘书长李宜普、会员代表裴美玲以及日照街道9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参加座谈,东港区文联副主席孙小雨主持会议。

《兵支书》是一部描写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小说。“兵支书”是退伍军人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简称,小说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讲述了共产党员、退伍军人赵丰年回乡创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紧紧依靠人民,攻坚克难,带领全村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的故事。

交流会上,刘加云分享了创作《兵支书》的心路历程和背后的故事。他表示,这部作品表达了他对“兵支书”这一群体的深深敬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还从创作起因、立意和故事梗概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从作品发现和使用人才,正确、公正、灵活处理邻里间的矛盾,提升村民综合素质,描述退伍军人生活和正确对待感情等五个核心要素进行了精彩阐释,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激励更多人关注农村、支持农村,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刘伟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刘加云创作《兵支书》这部长篇小说,充满了责任和担当,是一部关注时代、反映重大社会主题的优秀作品。作品主人公赵丰年的形象,与参加座谈会的各位“兵支书”有高度的契合。退伍军人的艰苦奋斗品格,让作家们敬佩,从而积极创作,用文字的形式记录新时代的兵支书,反映日照的山乡巨变。希望区作协会员要以刘加云为榜样,凝心聚力,进一步坚定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创作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文艺精品。

潘娜副部长在会上指出,《兵支书》这部作品反映了退役军人的冲劲、韧劲和坚定的信念。“兵支书”是东港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保持了部队中养成的大局意识、服从意识、执行能力,成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领头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希望“兵支书”通过阅读研讨《兵支书》,涵养家国情怀,不忘“兵之初”,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实干的精神,退伍不褪色,当好“兵支书”。坚持抓党建,促振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希望作家更多地关注这个群体,用更多的笔触去宣传农村的党员干部,用艺术的维度让群众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党员干部,密切与党群联系。

辛崇发主席充分肯定了《兵支书》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要求全体会员要当随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反映人民的心声。《兵支书》是一部典型的为人民而创作的优秀作品。希望以这部作品为例,深入生活,全面反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城市更新的成果,谱写东港发展的新篇章。

左家雷副局长在座谈中勉励广大退伍军人尤其是“兵支书”们,退伍不褪色,继续发扬部队作风,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干出一番事业,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会上,参会的“兵支书”代表和作家代表也围绕《兵支书》的文学价值、社会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兵支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农村发展的真实面貌和“兵支书”们的崇高精神。它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共鸣和高度评价。
研讨会上,刘加云还向兵支书代表们捐赠了《兵支书》,向海曲图书馆捐赠了《兵支书》和《一街两城》。

下一步,东港区将持续搭建文学作品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通过组织开展采风创作体验活动,创作生产优秀的文学作品,形成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抱团奋斗的良好氛围,加快推动东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东港篇章贡献文学力量。

鹧鸪天·参加刘加云《兵支书》交流研讨会有感
辛崇发
退伍军人境界宽,支书重担敢挑肩。振兴农业能谋略,和睦家庭喜惠贤。
经万险,克千难,脱贫致富众心欢。为民服务堪称赞,引得文豪写巨篇。

交流发言选登-李宜普

一、三个一样

1. 一样的担当使命
《兵支书》中的主人公与众多退役军人一样,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与使命。他们虽已离开部队,但那份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幸福而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未变。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他们将这种担当使命转化为带领村民致富、建设美丽家园的实际行动。
这种担当使命是退役军人的共同特质,也是小说中最为动人的地方之一。
2. 一样的坚韧不拔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乡村建设中,坚韧不拔都是退役军人的显著品质。小说中的兵支书在面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时,不退缩、不放弃,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逐一克服难题。
和其他退役军人一样,他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在困境中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3. 一样的家国情怀
退役军人对国家的热爱深入骨髓。在《兵支书》中,主人公回到乡村,致力于乡村振兴,其根本动力源于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更加美好。
这种家国情怀在每一位退役军人身上都能找到,是他们行动的重要源泉。
二、三个不一样
1. 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大多数退役军人可能会选择在城市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而小说中的兵支书却毅然回到农村,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这种人生选择体现了主人公的勇气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2. 不一样的挑战与机遇
乡村振兴与战场有着截然不同的挑战与机遇。兵支书在乡村面临的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解决。
与在部队时相比,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以应对这些独特的挑战与机遇。
3. 不一样的奋斗舞台
部队是一个充满纪律和荣誉的战斗舞台,而乡村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建设舞台。小说中的兵支书在乡村这个新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带领村民共同奋斗。
这个舞台虽然没有硝烟,但同样需要勇气、智慧和奉献精神。
总之,《兵支书》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的风采。通过分析三个一样和三个不一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思考退役军人在新时代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延伸阅读:

铁流-《兵支书》序
刘加云-《兵支书》创作谈

海曲风韵
培养文学新人,留住城市记忆,文绘日照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