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环境是文化

文摘   教育   2024-04-11 23:13   上海  

欢迎点击上方重来文字关注我

欢迎加我微信哦:ww-clwz

 


有一种环境是文化

作者/照片:重来


清明节回了一次老家,祭祀,扫墓,访友,还专程去镇上老街走了一趟。这条老街常常出没在我的梦境里、回忆中,也多次出现在我的文章中,虽然是半个世纪前的印象,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记忆中的老街是由一块块巴掌大小的石头铺砌的,雨天路面像上了一层油那样的光亮,两边铺子一个挨着一个,商品大到衣柜小到一粒纽扣,应有尽有,农家的基本生活用品在那里都能买到。上街,我的手必须攥住外婆的衣角,外婆必须给我买一根棒棒糖,两个“必须”是我和外婆之间的一个协定,于是外婆购物,我看热闹。棒棒糖成了我儿时最甜的回忆。


这次寻街走了一小段路便打道回府,总以为能找到儿时的若干记忆,不料老街面目全非。道路还是曾经那条道,可是路面改成了水泥地,临街的铺子也消失地无了踪影,老街的人气荡然无存,街两边是清一色的两层建筑,各家门户紧闭,街上死气沉沉。总算有一户人家的门半开半掩一位老人坐在纯手工编织的靠背竹椅上,面对着一个木板方凳,上面有一个绛红色的紫砂壶和一包香烟,老人年纪应该在九十上下,长相像我外公,也像邻居周大伯,总之就是一个乡下人。


城里人,看啥呢?老人带着琢磨语气我问。我忙解释,你住在镇上,我可住在乡下福山哦。啊,那是同乡人,抽支烟!说着老人从方凳上拿起香烟,给我递上一支。我接过烟迟迟没有点上。好不容易戒烟,不想再抽了,还没等我说出口,老人说,嫌我烟不好?这句话管用,我赶紧点上烟,哪有,哪有,连连这样说道。这是戒烟两年后的第一支烟。


村上春树写过一篇散文《千叶县的出租车司机》。有位东京的编辑去看望家住千叶的村上,来回搭出租车。下车后给村上电话:“喂,村上君,刚才在出租车上我想来着——这一带的出租车司机,同东京出租车司机的长相完全不一样。整个儿一副乡下出租车司机模样。”看来全世界都有乡下人的存在,那是城市和农村环境差异的造化。


“对不起”这句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会话中用得相当频繁,比如,“对不起,借过。”“对不起,但愿我没有打扰到您。”“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这里的“对不起”若翻成英语,我们首先想到的,脱口而出的是“I’m sorry……”。其实,中文“对不起”和英文“I’m sorry” 在词意上还是存在着微妙差异。中文“对不起”是略带谦卑的一句礼貌用语,本着凡事客气总不会错的认知观,所以使用得比较广泛。而老美口中的“sorry”词意则是冒犯到别人后的诚恳道歉语,使用得远没有“对不起”那样随意。这种微妙差异也只有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才会发现,感悟,并精准地使用每个英语单词,可见语境很重要。


我们不去说美国大学占世界名校的排名,也不去比较诺贝尔获奖的美国籍人数,因为这些案例与生活在美国的普通百姓有些距离,普通百姓认知中的美国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体验。在美国开车,想借道超行,你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会逼你,甚至赌气的不让你过,美国人会放慢车速,让出一个舒适的距离给你从容过去;在街上遇到突发事件,路人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你渡过难关;陪孩子过马路,无论你的脚步有多慢,无论你是否行走在人行道上,车辆都会停在一个安全距离以外,让你毫无压力地从他们车前通过……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你便慢慢懂得了不随意超车、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些为人处世准则。

在美丽国推崇的价值观念不是用喊口号、贴标语形式教育人民认识和接受,而是努力、用心制造一种环境让你融入其中,并以一种文化形式固化下来,在学校,家庭发扬光大。当一种环境成为了一种文化,力可拔山,即使突发的战争、海啸、地震等灾难都很难摧毁这种环境,它已融进人体血液,只要拥有这种文化的生命尚在,它就永恒。因为文化是可以传承的。这些碎碎念的人间烟火会让你体会到社会的温度无处不在,从而乐意做这种文化的传播者。


其实留美华人,并不是国人想象的那样都过着滋润的日子,人人达到富裕阶层,相反,他们中有不少人生活得并不如意,不过他们依旧不愿回来,这是事实。他们相中的是M国的生存环境。或者说,他们已经不适应Z国的奢侈、攀比、凡事要讲人脉的生活环境。


我身边有不少女士通过嫁给老美的途径去了美国,她们不是去美国享受生活,这点她们比谁都清楚,就连老美也知道年轻美女出嫁的动机:为了她儿子和孙子能获得M国身份,能在世界顶级的教育环境下生活成长。没有一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村上笔下的“千叶县的出租车司机”模样。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是我们根深蒂固的育儿观念。


老人身后的门嘣一声被人打开,走出一位六七岁男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老街。老人端起紫砂壶就着壶口喝了一口。小男孩带着一顶白色帽子,上衣是黑色小鸡心领羊绒衫,裤子是黑色的卫裤,脸色白里透红。爷孙两俨然是两个世界的人。


小家伙看看我,转身走到墙角处,那里长满了翠绿色青苔,他从地上拾起一根铁丝,树枝,还是断了半截的筷子,我没看清楚,用它在那张完整的青苔“脸上”划出几道伤痕,还不罢休,用脚很命去踩,这下惹怒了青苔,滑倒摔了个四脚朝天,哭喊着爷爷,爷爷,喝茶的老人起身……


随着乡镇城市化,城市文化涌入乡村,农民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农村孩子的脸蛋、穿着、气质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接近城里人。可见环境的能耐,它可以硬生生地将同一民族的人打磨出一眼便能看出差异的城里人和乡下人,同样,上升至文化的环境也能消灭这种差异。


我们早已摆脱了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正在迈步走向世界强国之路,优秀的制度需要有一个与之匹配的良好环境的保驾护航,换言之,没有一个良好环境,再优秀的制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落地推行。那么,怎样的环境才算得上是一个良好环境呢?和狼生活在一起,就能学会狼的嗥叫,那么有没有还没学会狼嗥,就被狼干掉的可能?



重来,生于上海,专栏作家,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热衷言情和伤感文学创作。散文、随笔、游记、小说时有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并有在日本、美国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经历。代表作长篇小说《越不过的山丘》,散文集《影子》,专著《人参图鉴》。

 

——往期推荐——

墓碑前的冥想
男人是好色动物?
星空下,你还好吗?
棉签,再见!
只为破镜重圆

重来文字
利用这个平台发表原创文字;以文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