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前的冥想

文摘   情感   2024-03-29 20:44   上海  

欢迎点击上方重来文字关注我

欢迎加我微信哦:ww-clwz

 


墓碑前的冥思

作者/照片:重来


青团悄然上市,这几天已经开始热卖。老字号青团以其品牌优势占据着各大超市醒目位置,有地方还出现排队购买现象。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将至。


2023年元月表哥离开了这个世界,正值我国历史性地结束新冠疫情防控初期,全国上下“白色恐惧”阴影犹在,红白喜事一切从简,农村也不例外。表哥的白事豆腐宴一拖再拖,成了侄子一个心结。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风俗在农村依然强劲,老家丧事有白喜事之称,既然大家还信奉着这种风俗,侄子说,今年正清明把这件事办了。


昨天去墓园看望父母。母亲大人离开我们已经有19个年头,父亲则更早,有31年了。儿子出国前,每年清明节会随我们去墓园拜祭两老,那时正值上海油菜花满开的季节,墓园周边一片金黄色,欢快的蜜蜂个个珠圆玉润,在花丛中起舞的还有白色的蝴蝶儿子喜欢手拿一支油菜花在田间追赶蝴蝶。有老人宠爱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还在襁褓中,母亲就和他说大学、成家、立业、生子之类的事,可见他们渴望见证孙子成长过程的心情之迫切,我笑老妈傻,老妈说,那相信胎教的人岂不是更傻吗。天不遂人愿,还没等来儿子去美国留学,他们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我在孙子满月的那天,去墓地探望两老。我说给你们报喜来了,你们有重孙了,话一出口,泪如雨下。如果父母亲还健在的话,这将是一件多么圆满的喜事呀。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伤心地流泪了,这是四年前的一件事。


我从包里拿出一块白色小方毛巾,跪在墓碑前,擦拭两老烤瓷照片,擦了又擦,貌似在病榻前给他们洗脸擦手,母亲蜡黄的手背,父亲筷子粗细的手腕仿佛就在眼前。一阵酸楚涌上心头,不过,今年我没流泪。不知从哪年开始清明扫墓的心情不再像头几年那样悲伤了,到了墓地就是流泪,想好的话一句也没说,全又都带回了家,现在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去墓园宛如去赴约,去兑现每年告别老人家时许下的诺言:明年见。这种感觉真好,慢慢地向他们倾诉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和变化,聆听他们在那个世界的故事。清明的雨,春天的风,一切尽在其中。


母亲问,今年你来早了?我说,是的,因为清明节要去乡下。我没告诉你,你一直牵挂的侄子去年走了。我从美国回来便心急火燎地去了乡下,表哥是在见到我两小时后闭上眼睛,平静地离去的。我在美国时,得知他健康出了问题,我们视频过,他说,生命不长了,希望见我一面,哪怕是一眼。

母亲嗯了一声,恍若她早已知道了这件事。这更让我相信,天地之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死者的灵魂可以来往如梭地在天地间穿越,人与死者的信息传递可以在思念、幻觉、梦境、特殊磁场等环境中完成,无声,却生生不息。母亲生前常常用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老话敲打我们。这里的“天”你可以理解为“老天爷”,也可以信为去世的先辈。我们的所作所为,老祖宗都看在眼里。你可以是无神论者,也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绝不能做一个缺失良知的后生。父母不强调我们必须为家族荣誉而战,但千叮咛万嘱咐小辈行事不能超越道德准则红线,使老祖宗蒙受奇耻大辱。我们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也是这样在教育我们的孩子。


社会开始倡导环保、安全的祭扫方式,现在墓园内禁止焚烧祭祀,每年习惯烧些纸钱给父母的我心里总会有些惆怅,在我的观念里这是表达对逝去亲人怀念的一种传统习俗,你把它上升至一种远古文化也未尝不可,当然你硬要说这种行为是封建迷信,又污染环境,我无力争辩,咱不烧就是了。好在母亲说,身边有大量存货,几辈子都花不完,我心里好受了很多。这些都是往年烧给他们的,可见他们依然沿袭着勤俭持家的家风在过日子。

中国房地产业以惊人的速度举国上下全面开花,上海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5.3平方米,新的楼盘依然在轰轰烈烈建设,要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五口之家是在11平方米的“螺丝壳”里起居生活,也没觉得日子有多么的不堪。要说这世上最没节制的恐怕就是人类的贪欲本性,这种本性还体现在死后的墓地建设方面,如今的墓地讲风水、要面积、用材好、还要考虑便利,建设门槛越来越高。一二十年前购买的墓地在这些方面显然已经陈旧落后,一直在想给父母的墓地换成花岗岩材料的,他们左邻右舍也确实有换的。每每想到母亲节俭的一生,我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清扫墓地的时候,陡然发现去年使用过的那个香炉还在一旁,完好无损,我去小卖部买了一炷香。墓碑前香雾缭绕,立刻有了烟火气。我把菜和水果在墓碑前平展地铺开来,我对他们说,这些水果要加快吃,它们容易腐烂;母亲喜欢吃鱼和红烧肉,媳妇早晨起床烧的;父亲超爱青团,我买了功德林黑芝麻青团。站在墓碑前看着两老吃饭,心里很开心,仿佛我们一家人又回到了从前。


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父母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他们为了不打扰我们的生活,去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


一炷香燃尽,最后一缕翡翠般深绿色的烟雾嗤的一声袅袅而起,父母的身影随之消失了,消失在深邃的天空。我举手向他们道:明—年—见!


这又将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重来,生于上海,专栏作家,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热衷言情和伤感文学创作。散文、随笔、游记、小说时有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并有在日本、美国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经历。代表作长篇小说《越不过的山丘》,散文集《影子》,专著《人参图鉴》。

 

——往期推荐——

星空下,你还好吗?
棉签,再见!
西班牙,后会有期
下午茶
世上没有永恒的朋友

重来文字
利用这个平台发表原创文字;以文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