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投资策略 | 聚烯烃】供需矛盾加剧,行业利润加速去化

文摘   2024-12-26 15:36   广东  

报告日期

2024年12月13日



聚乙烯——全球产能仍处于投放大周期,PE供需宽松 ,加速去利润

供需情况:全球来看,2025年聚乙烯大的格局处于供需宽松甚至过剩格局。2025年全球产量增速在6.5%左右,需求预计增速4%,全球供需宽松甚至过剩。国内来看,2025年国内表需增速在9%,需求预计增速在5%,整体上处于宽松格局,但需要重点关注的新装置投产情况及减油增化情况。国内供给端2024年大部分装置都在四季度投产,2025年大部分集中在上半年投产,2025年二季度起供需压力加大。

操作建议:单边来看,明年供需宽松甚至过剩,全年逢高做空为主,明年预计国内区间在(7000-8600);套利方面:明年产能扩产大周期,全年供需处于宽松甚至过剩格局,所以行业利润将去化,可以关注逢低买甲醇空塑料的策略。

风险点:新装置投放,地缘政治,国内房地产政策。


聚丙烯——全球产能仍处于投放大周期,供应矛盾加大,延续去利润

供需情况:全球来看,2025年聚丙烯大的格局仍处于扩产周期,而且是供应继续加速的一年,全球供需加剧恶化。2025年全球产量增速在7%,需求预计增速4.5%,全球供需过剩。国内来看, 2025年国内表需增速在9-11%,需求预计增速在6%,整体上处于供需过剩格局,需要打掉高成本边际产能及加大出口来实现再平衡。

操作建议:单边来看,明年供需过剩,低点将在回料成本附近,高点受制于进口窗口压制,明年预计国内区间在(6500-8200);套利方面:全球连续几年的扩产周期,明年仍是扩产周期加速的一年,全年仍将处于一个过剩格局,所以行业进入持续去利润周期,可以继续关注逢高做空PDH/MTO利润的策略。

风险点:新装置投放,地缘政治,国内房地产政策。




一、2024年PE行情回顾

产能投产推迟,需求不振,原油及国内外政策是2024年PE市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价格走势和逻辑分析来看,2024年的PE行情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一月到六月:国内现货价格震荡上涨。产业链库存健康,新装置投产不断推迟,意外检修偏多,叠加国内宏观情绪乐观及地缘政治发酵导致原油上涨,聚烯烃价格上半年震荡上涨。 
(2)六月到九月:国内现货价格震荡下跌。需求淡季,实际需求不及预期,原油暴跌导致成本坍塌,以及国内宏观情绪偏悲观,从而引发全产业链降低库存,导致现货价格震荡下跌。
(3)十月至今,国内现货价格震荡上涨。产业链库存健康,金九银十需求旺季,以旧换新家电补贴政策,以及国内宏观利好政策出台,从而引发全产业链重新再库存,国内现货价格震荡上涨为主。


二、PE—2025年全球扩产周期加速,供应压力加大

(一)2025年全球供需面评估—产能加速扩张,压力加大

从全球范围来看,聚乙烯需求最近几年平均年增速约为4%(IHS评估结果),今年海外进入降息周期,海外经济同比今年有所转弱,国内经济随着九月底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明年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全球PMI将呈现震荡回升状态,因此需求也将稳中回升主。2024年全球新增聚乙烯产能285万吨,2025年全球新增聚乙烯产能在1200万吨,大部分装置都在上半年投产,实际产量增幅6.5%左右,增幅比24年大幅提升。具体到2025年上半年,按照目前的产能投放进程,全球聚乙烯上半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6%;2025年下半年,按目前的产能投放估算,全球聚乙烯下半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7%,全年供需格局宽松甚至过剩。对照全球聚乙烯年均需求增速,2025年全球聚乙烯处于供需宽松甚至过剩格局,如果新增装置投放不及预期,则处于一个供需平衡宽松格局。明年国内新装置投比国外多,海外基本新增产能不大,因此国内供应压力比国外压力大,需要减少进口来降低进口依赖度。


(二)2025年聚乙烯国内供需—全年供需压力大

(1)明年国内PE处于扩产大周期,国内PE产量将大幅增加

2024年全国PE新增产能160万吨/年,产能较2024年底增长4.9%。2024年新增4套装置,其中全密度装置85万吨/年,低压装置50万吨,高压装置25万吨。2025年新增产能1004万吨/年,产能较2024年底增长25%。2025年新增19套装置,其中210万吨/年HDPE装置,529万吨/年LL/HD全密度装置,190万吨/年LDPE/EVA装置。由于2025新装置集中在上半年投产,及2024年新装置集中在四季度,全年来看,下半年产能同比压力大。
根据新投装置进度,预计2025年PE新增产量在450万吨左右,由于大部分装置在上半年投产,叠加2024年的新增装置,二季度起供应压力偏大,产量同比增速15%附近。


(2)今年国内PE检修偏多,明年供需矛盾加大,预计检修损失量仍偏高

2018年PE全年检修损失量在190万吨;2019年PE全年损失量在135万吨,2020年全年检修损失量235万吨,2021年全年检修损失量225万吨,2022年全年检修损失量420万吨,2023年全年检修损失量450万吨,2024年全年检修损失量530万吨。由于汽柴油需求低迷,导致炼化企业综合利润下滑,以及传统需求受制于房地产的拖累,导致今年石化厂检修力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全年检修损失量创历史新高。明年国内新增产能仍在大量投产,但是大部分都在上半年投放,因此供应压力巨大,而需求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明年国内需求逐步好转,总体明年供需压力加大,届时预计检修损失量仍维持高位。


(3)明年国外PE投产正常,而国内投产大,预计PE进口量将同比减少

2024年1-10月,PE进口累计同比增加3.15%;LLDPE进口累计同比增加0.06%;HDPE进口累计同比增加12%;LDPE进口累计同比下降6.4%。明年海外经济持稳为主,需求增加维持,而国内新装置投产集中在上半年,随着国产供应增量回升,预计将挤压进口市场份额,进口量将大概率减少。
2024年海外新增聚乙烯145万吨,2025年海外新增聚乙烯产能在350万吨,产能增长较2024年增加,但投产在下半年。海外PE明年投产不多,新增产能投放的压力不大。


(4)新料新增产能大量投产,全球回料增量预计小幅回升

2017年之后,国内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叠加禁废政策的严格执行,导致进口回料大幅下降。今年由于国内受房地产拖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加上新旧料绝对价差处于中等水平,今年1-11月PE国产回料产量同比去年下降20万吨,同比增速为-6.4%。
海外因为前几年进口废塑料禁令及疫情,导致进口回料毛料大幅减少;随着海外回料产量将逐步回归,这将挤压部分新料的需求。今年因为新料和回料价差处于历史正常高位水平,导致国产回料的产量持稳为主。明年随着国内新料扩产周期再次启动,国内需求尽管延续复苏,但国内供需宽松格局,将导致新料和回料价差将处于正常偏低水平,这将不利于回料工厂的产量回升。明年重点关注新料和回料价差的情况及新装置投产情况。


(5)2025年国内PE供需将呈现供需宽松格局,二季度起供需压力逐步加大

2024年国产PE新料产量在2790万吨 ,而2025年PE新产能在1004万吨 ,叠加2024年已经投的165万吨,预计2024年国内产量增加450万吨左右,产量增速在16%。2024年PE新料净进口量在1280万吨,同比增速在1.6%。2024年国外新增产能145万吨,2025年国外仍是产能扩产周期 ,但投产压力不大,国外计划投产350万吨,比2024年有所增加。由于2024年海外新装置投产主要集中在上半年,2025年新增产能集中在下半年,因此2025年预计PE净进口量减少在50万吨左右,进口减速3.9%左右。因此测算2025年PE新料表需同比增幅在9.8%。明年随着国内新料扩产投产,尽管国内需求延续复苏,但新料供需矛盾仍偏大,导致新料和回料价差回归至正常甚至偏低水平,这将不利于回料的生产和回收,因此PE回料产量增量有所下降,因此测算PE新料和回料的总表需在3.5-4%之间。
从疫情前几年国内聚乙烯表需增速来看,国内聚乙烯下游需求偏消费为主,平均增速位于5-6%之间,与GDP相关性很强。2024年国内聚乙烯新料表需增速1.5%,国产新增60万吨,净进口增加20万吨。今年新料和回料价差处于正常偏高水平,PE回料产量下降6.4%,其它替代需求在1%左右,因此今年PE新料需求增速在2.5%左右。明年国内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预期国内需求将延续复苏态势,预计2025年聚乙烯国内需求将回到正常的需求增速4%-5%之间,结合本文国内聚乙烯供应的分析可知,2025年国内聚乙烯供需面处于宽松格局。明年需要重点关注新装置的投放情况。


(三)估值、基差与库存

产业链纵向来看:聚乙烯各路线生产利润都处于历年正常偏高水平,明年新增产能大量投放而需求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将回升,明年产业链利润将会继续压缩。国内聚乙烯生产以石脑油一体化装置与煤化工一体化装置为主,还有部分的乙烷轻烃装置。按目前的原料价格计算,油化工路线处于正常水平,煤化工利润处于历年正常水平。今年国家电厂库存天数大幅提升,国内动力煤新增产能释放,叠加水电发电回归正常,导致动力煤供需处于供需弱平衡格局。受国家要求电厂提升库存天数影响,电厂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明年仍有部分新增产能投产,不过需要关注水电发电是否回归正常,但总体明年的动力煤供需处于偏弱格局,年度价格重心下移,煤制烯烃成本也将重心下移为主。全球原油库存处于历史中等偏低水平,明年供需偏弱,处于平衡偏宽松格局,不过需要关注欧佩克+自愿减产执行力度及伊朗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这几年随着全球聚烯烃产能处于扩产大周期,产能不断投放,下游传统需求受房地产行业断崖下滑而下降,从而导致中下游利润在压缩。因此静态纵向产业链来看,估值处于正常偏高水平;动态来看,明年原料供需偏弱,明年国内聚烯烃供需宽松,远期合约的估值偏高。下游农地膜和包装膜利润处于正常偏低水平。因此从产业链利润的角度来看,PE静态估值正常。
产业链横向来看:上半年外盘新装置投产不多,导致海外供应增量不大,加上上半年海外经济处于景气周期高点需求持续高位,因此上半年年总体海外处于供需偏紧格局。所以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处于进口倒挂状态,进口量也减少。下半年随着海外新装置投产,海外供应增量增加,海外聚乙烯供需走弱,进口量也有所回升。因此静态横向产业链来看,估值处于正常水平;动态来看,明年海外新装置投产正常,海外经济持稳为主,海外供需双增,但供应压力不大,远期合约的估值合理。

2024年聚乙烯新料价格走势呈现M型,上半年大幅上涨,和回料基差快速拉大至正常偏大水平;三季度价格震荡大跌,和回料价差快速缩窄至正常偏低水平;四季度价震荡上涨,和回料价差扩大至正常偏高水平。总体来看今年新料的表需增速偏低,受制于房地产行业的压制需求也是偏弱,全年处于供需双弱格局,对回料的替代效应不足,因此全年的新料和回料价差一直处于中性偏高水平。但是新料回料之间的替代是非对称的,事实上新料-回料价差偏低时新料挤出回料较为容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但新料-回料价差扩大至高位后回料替代新料则需要较长时间。2025年国内聚乙烯仍处于扩产周期,大部分投产在上半年,而国内需求处于复苏格局,但总体供需处于平衡宽松格局,新料和回料价差将回到一个正常偏低水平。

从跨期价差结构来看,今年供需弱平衡,产业链库存正常, LLDPE今年月差结构呈现Backwardtion结构。明年聚乙烯供需全年处于宽松格局,LLDPE的供需仍处于宽松格局,届时大概率会往contango结构转变。目前L2501与现货处于贴水状态,L2505贴水L2501,体现出对明年二季度供需比当下现实供需情况较为悲观的预期,较为合理;L2509基本贴水L2405,体现了市场对三季度供需偏悲观,较为合理。

产业链库存水平总体仍处在正常水平。上游石化库存绝对量处于近年来正常水平, 明年新装置集中在上半年投产,国内供应增量加大,而需求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国内需求延续复苏态势,届时将呈现供需宽松格局,石化库存总体将处于正常偏高水平。中游社会库存绝对量水平处于正常水平,明年随着房地产触底及国内经济复苏,中间环节持货意愿回升,预期明年社会库存将有所回升。港口库存水平处于近年来正常偏低水平,明年随着海外新装置投产压力不大且在下半年投产,进口将逐步减少,港口库存将维持低位。下游农膜库存由于农地膜旺季结束,库存逐步去化,农地膜由于和农产品相关性非常强,基本都是根据季节性补库存为主。


(四)行情展望

全球来看,2025年聚乙烯大的格局仍处于扩产周期,但新增产能增速加大,供需格局从2024年的全球供需平衡格局往全球供需宽松切换。以国外为评估口径,2025年国外供需双增,将维持供需弱平衡格局。以国内为评估口径,2025年国内由于新增产能集中在上半年投产,实际新增供应量加大,整体上维持宽松格局。因2024年大部分装置都在四季度投产,2025年大部分集中在上半年投产,2025年二季度起供需压力逐步加大。
静态来看当下估值处于正常水平: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配正常偏高;新料-回料价差处于正常价差区间;内外盘价格处于小幅倒挂。LLDPE2505/2501合约贴水现货,体现出市场对明年上半年供需面的偏悲观。短期产业链库存水平比较健康,估值正常,供需弱平衡,短期对现货支撑一般。
L2505合约定义为偏空合约,整体是逢高做空为主。如果春节前或者春节后,受宏观乐观预期影响,期间有像样的反弹,将是进场做空的好时机。
L2509合约定义为偏空合约,整体仍是逢高做空为主。随着上半年新装置投产兑现,供需矛盾加大,届时仍将大概率走弱。
套利方面:明年仍处于扩产周期,但是产能增速加速,而且新增产能集中在上半年投产,供需处于宽松格局,所以行业利润将重新压缩,可以关注逢低做买甲醇空塑料的策略。
风险点:新装置投放,地缘政治,国内房地产。

三、2024年PP行情回顾

产能投产推迟,需求不振,原油及国内外政策是2024年PP市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价格走势和逻辑分析来看,2024年的PP行情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一月到六月:国内现货价格震荡上涨。产业链库存健康,新装置投产不断推迟,意外检修偏多,叠加国内宏观情绪乐观及地缘政治发酵导致原油上涨,聚烯烃价格上半年震荡上涨。
(2)六月到九月:国内现货价格震荡下跌。需求淡季,实际需求不及预期,新装置不断投产,原油暴跌导致成本坍塌,以及国内宏观情绪偏悲观,从而引发全产业链降低库存,导致现货价格震荡下跌。
(3)十月至今,国内现货价格区间震荡为主。产业链库存健康,金九银十需求旺季,以旧换新家电补贴政策,以及国内宏观利好政策出台,从而引发全产业链重新再库存,但新装置不断投产,国内现货价格区间震荡为主。


四、PP—2025全球仍处于扩产大周期,供需压力加大

(一)2025年PP全球供需面评估—供需过剩,矛盾加大

从全球范围来看,聚丙烯需求平均年增速约为4.5%(IHS评估结果),今年海外进入降息周期,明年海外经济环比今年将小幅转弱,国内经济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国内经济延续复苏,全球PMI将呈现前低后高状态,因此需求也将前低后高为主。2024全球新增聚丙烯产能在505万吨,2025年全球新增聚丙烯产能在1075万吨,大部分装置都在上半年投产,全球实际产量增幅7%左右,增幅比2024年大。具体到2025年上半年,按照目前的产能投放进程估算,全球聚丙烯上半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6.5%;2025年下半年,按目前的产能投放估算,全球聚丙烯下半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7.5%。对照全球聚丙烯年均需求增速4.5%,2025年全球聚丙烯供需仍将处于一个供需过剩局面,供应压力加大,仍需要打掉部分高成本产能和增加出口来缓和供应压力。


(二)聚丙烯2025年国内供需面评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1)国内PP仍处于扩产大周期,国内产量将持续增加,供需矛盾加剧

2024年全国新增产能360万吨/年,较2023年底增长 8.8%,投放较年初预期有所推迟。2025年全国PP新增产能830万吨/年,较2024年底大幅增长20%,供需矛盾加剧。具体到2025年上半年,按照目前的产能投放进程估算,国内聚丙烯上半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4%;2025年下半年,按目前的产能投放估算,国内聚丙烯下半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8%。全年来看,新装置集中在上半年,全年供需压力加大,需要挤压进口,打开出口窗口,以及打掉部分高成本产能来缓和国内的供应压力。


(2)明年仍是扩产大周期,预计明年检修损失量仍维持高位

2015年PP全年检修损失量在210万吨/年;2016年PP全年损失量在270万吨;2017年PP全年损失量在280万吨;2018年PP全年检修损失量在300万吨;2019年PP全年损失量在280万吨,2020年全年检修损失量在310万吨;2021年全年检修损失量在290万吨,2022年全年检修损失量在450万吨,2023年全年检修损失量在515万吨;2025年全年检修损失量在715万吨。由于新装置不断投放,而需求受制房地产影响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今年PDH/MTO/石脑油工艺亏损大且持续时间长,全年检修损失量创历年新高。明年随着国内一系列积极政策出台,国内需求将延续复苏态势,但明年国内新增产能仍巨大,供需仍将过剩,只能通过打掉部分高成本产能来缓和国内的供应压力。因此明年国内检修仍将偏多。


(3)国外PP处于扩产周期,但投产不大,国内净进口量仍将减少

2024年PP1-10净进口累计同比下降61%,主要是今年海外新装置投产不多,海外供需处于平衡格局,所以海外出口减少,而国内扩大大周期,供应压力加大,导致出口放量。
2024年海外新增聚丙烯160万吨,2025年海外新增聚丙烯产能在215万吨,产能增长较2024年有所回升。海外PP这两年扩产偏少,明年新增产能投放也不多,海外供应压力不大,预计2025年净进口量仍将继续减少。


(4)新料新增产能大幅投产,全球回料产量预计将减少

2017年之后,国内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叠加进口政策的严格执行,导致部分新料不断替代回料,导致部分小回料工厂倒闭。今年由于国内新装置大幅投产,导致新料供应过剩,新料和回料价格处于正常偏低水平,今年1-11月PP国产回料产量同比去年小幅下降,同比增速为-1%。海外因为前几年进口废塑料禁令及疫情,导致进口回料毛料大幅减少;但随着经济恢复正常,海外回料产量也恢复正常,这将挤压部分新料的需求。
明年随着国内新装置大量投产,尽管届时国内需求延续复苏态势,但仍将处于过剩格局,将导致新料和回料价差长期处于正常低位水平,这将不利于回料工厂的产量回升。明年重点关注新料和回料价差的情况及新料新装置投产的进度。


(5)2025年国内PP供需全年压力加大

2024年国产PP新料产量在3470万吨 ,而2025年PP新产能在830万吨 ,叠加2024年已经投的360万吨PP,预计2025年国内产量增加 400万吨左右。2024净进口增量减少160万吨,同比减少在61%,而2025年国外新装置扩产较2024年小幅增加 ,且大部分新增产能集中在下半年,因此2025年预计PP新料进口量将环比有所减少40万吨。因此测算2025年PP新料表需同比增幅在9%左右。海外经济复苏及海外新装置投放减少,海外新料和回料价差维持偏低水平,这将促使海外回料产量将环比回升,到时将挤压国外新料的需求。国产回料由于环保政策依然严格,新料价格受供需过剩导致绝对价格低位,新料和回料价差将长期维持在偏低水平,不利于回料的生产和回收,因此PP回料产量增量回升力度有限,因此测算PP新料和回料的总表需在8.5-9%之间。
从疫情前几年聚丙烯需求增速来看,国内聚丙烯需求增速位于5-7%区间。明年国内GDP增长大概率仍将维持在5%左右,那对应国内聚烯烃的需求就是回到平均需求5-7%的年度增长水平。2024年国内聚丙烯新料表需增速4.5%,国产新增325万吨,净进口减少160万吨,由于新料和回料价差处于正常偏低水平,PP回料持平,其它替代需求在1%左右,因此PP需求增速在5.5%左右。明年国内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预期国内需求将延续复苏态势,预计2025年聚丙烯国内需求将恢复至正常的需求增速6%附近,结合本文国内聚丙烯供应的分析可知,2025年国内聚丙烯供需面处于过剩格局,需要打掉高成本边际产能和增加出口来实现再平衡。明年需要重点关注新装置的投放情况。


(三)估值、基差与库存

产业链纵向来看:当下聚烯烃各个路线产业利润处于偏低水平,明年新增产能继续投放,届时行业仍将延续去利润,各个路线的加工利润仍处于偏低水平。按目前的原料价格计算,PDH路线/MTO路线/外购丙烯路线处于亏损状态,煤化工和油制装置处于小幅盈利水平。今年国家要求电厂大幅提升库存天数,国内动力煤新增产能释放,叠加水电发电回归正常,导致动力煤供需处于供需弱平衡格局。受国家要求电厂提升库存天数影响,电厂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明年仍有部分新增产能投产,不过需要关注水电发电是否回归正常,但总体明年的动力煤供需处于供需略宽松格局,均价重心下移,煤制烯烃成本也将下移。全球原油库存处于历史中等偏低水平,明年供需偏弱,不过需要关注欧佩克+自愿减产执行力度及地缘政治情况。LPG明年供需仍是过剩格局,但仍需要美国页岩油的增产力度及新码头建设情况。这两年由于全球聚丙烯产能处于扩产大周期,产能不断投放,下游传统需求受房地产行业断崖下滑而下降,从而导致中下游利润在压缩。因此静态纵向产业链来看,估值处于正常偏低水平;动态来看,明年原料供需偏弱,PP全球仍处于大幅扩产阶段,远期合约的估值正常水平。下游塑编利润亏损,主要是塑编行业前几年新投装置太多叠加地产需求偏弱,导致过剩,利润难以持续。下游BOPP利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主要是因为疫情之后,居家消费大幅下降,居民收入还是修复当中,快递和出口订单同比有所走弱,所以利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因此从产业链利润的角度来看,PP静态估值正常。
产业链横向来看:外盘新装置投产不断推迟,新增产能落地偏少,导致海外供应增量不大;而海外处于经济处于景气周期高点需求持续高位,因此海外处于供需偏紧格局。所以大部分时间处于进口倒挂,出口窗口打开状态,导致净进口量大幅减少。因此静态横向产业链来看,估值处于正常水平;动态来看,由于今明两年海外新装置投产偏少,海外经济明年大概率小幅走弱,但是海外整体供需处于弱平衡格局,届时国内仍将继续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进口依赖度仍将不断下降,那远期合约的估值正常。

2024年聚丙烯新料价格走势呈现M形。上半年震荡上涨,和回料基差快速拉大至正常偏大水平;三季度价格震荡大跌,和回料价差快速缩窄至正常偏低水平;四季度价震荡,和回料价差扩大至正常水平。总体来看今年新料的表需增速不高,但受制于房地产行业的压制传统需求偏弱,全年处于略宽松格局,对回料的替代效应不足,因此全年的新料和回料价差一直处于中性水平。由于新料回料之间的替代是非对称的,事实上新料-回料价差偏低时新料挤出回料较为容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但新料-回料价差扩大至高位后回料替代新料则需要较长时间。2025年国内聚丙烯仍处于扩产周期,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总体供需仍处于过剩格局,聚丙烯新料-回料价差区间大方向将压缩为主,大概率将继续通过新料价格下跌来缩小新料-回料价差。 

从跨期价差结构来看,大体上PP品种的Backwardtion结构已经不能长时间维持,随着明年仍处于扩产大周期,大概率会往contango结构转变。目前PP2401与现货处于升水的状态,PP2405基本平水PP2401,体现出对明年二季度比较中性的预期,较为合理;PP2409平水PP2405,体现了市场对三季度的供需仍是偏中性,不过届时如果新增产能按期兑现,到时候供需矛盾加剧,需要通过远月升水把库存后移才能解决,从而从Backwardtion结构往contango结构转变。

当下产业链库存总体水平处在正常水平。上游石化库存绝对量处于正常水平,从目前情况来明年国内仍有大量新装置投产,而需求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将环比转好,总体来看供需宽松甚至过剩,石化库存总体仍将维持偏高水平。中游社会库存绝对量水平处于正常偏低水平,明年随着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中间环节持货意愿回升,预期明年社会库存将有所回升。港口库存绝对量水平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明年随着海外新装置投产不多,尽管海外经济大概率小幅转弱,但外盘供需整体矛盾不大,净进口量将继续维持低位,届时港口库存仍将维持低位。下游原料绝对量处于正常水平,成品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明年需要关注下游终端的订单情况。


(四)行情展望

全球来看,2025年聚丙烯大的格局仍处于扩产周期,供需格局将将维持全球供需宽松甚至过剩格局。以国外为评估口径,2025年国外供需双增,将维持弱平衡格局。以国内为评估口径,2025年国内供需双增,但供应增幅比需求增幅大,整体上维持宽松甚至过剩格局。国内因2025年大量新装置投产,2025年供需矛盾加剧,全年供需处于宽松格局甚至过剩格局,需要打掉高成本边际产能及增加出口来实现再平衡。
静态来看,当下估值处于正常水平:产业链利润正常偏低;新料-回料价差处于正常价差区间;内外盘价格处于倒挂;粉料和粒料价差处于正常偏低区间。PP2501合约平水现货,体现出当下市场供需面矛盾不大。短期产业链库存水平中性,估值正常偏低,短期对现货支撑一般。
PP2505合约定义为偏空合约,盘面价格升水现货价格,产业库存正常,估值正常偏低,短期盘面仍将震荡为主;春节累库存,如果春节前有像样反弹,将是进场做空的好时机。
PP2509合约定义为偏空合约,随着上半年国内外新装置逐步兑现,需求大概率随着经济复苏会转好,环比好转,到时将呈现供需双增格局,但总体仍是供需宽松格局,盘面仍将逢高做空为主。
套利方面:全球连续几年的扩产周期,明年仍是大幅扩产的一年,全年都将处于一个宽松甚至过剩格局,行业进入持续去利润周期,可以继续关注逢高做空PDH/MTO利润的策略。

风险点:新装置投放,地缘政治,国内房地产。


END


研究员简介


李国洲:现任招商期产研业务总部能化航运团队负责人。多年从事能化研究和投资工作,先后担任商品咨询公司能化研究负责人、塑料现货贸易公司、投资公司研究部负责人。在长期的研究和投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基本面研究为基础,以商品要素(价格)联动为纽带,以商品要素(基差)背离为切入点,以对冲套利为主要投资手段的日渐成熟的投资研究体系。(从业资格号:F3012499)及投资咨询资格(证书编号:Z0020532)。



研究报告提示及声明

特别提示:本公众号不是招商期货有限公司(下称“招商期货”)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期货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相关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相关期货及衍生品合约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招商期货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期货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期货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期货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期货网站(http://qh.newone.com.cn/)所载完整报告。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期货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期货所有,招商期货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期货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长按扫码 关注我们

专注大宗商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招商大宗商品研究
专注于大宗商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