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日期
2024年12月13日
202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环境风云变幻,各主要经济体分别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目标。国内市场对宏观、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对下游消费变化更加关注。展望2025年,全球棉市宽松的供需结构将继续影响价格走弱,在宏观因素扰动加持下,棉价交易驱动将变得更加复杂,2025年棉价开始寻底。
国际:全球棉花供应宽松。
全球棉花进入总量宽松状态,自6月-12月的USDA报告数据发布,全球棉花数据表现为利空新作棉价的行为,特别是将24/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期末库存提高,将进口量和出口量同比降低。新作巴西棉花产量的提高也将市场份额重新划分,同时巴西棉花成本已是全球最低产区。目前,印度棉花市场变化暂不及美棉市场供需矛盾明确,市场关注印度棉花市场消费总量变化和印度棉纱出口情况。
国内:24/25供应宽松,国内消费有待改善。
2024/25年度总供应同比上年大幅提高,商业库存环比环比同比增加、纺企工业库存环比减少,棉花棉纱进口量提高,纱线和坯布产量整体偏低。新作籽棉收购价格和皮棉成本处于往年以来相对低位水平,但国内订单消费情况不及预期。市场普遍关注棉价在相对低位运行后,棉纺产业政策会何时公布政策进行调控。
行情展望:2025年国际市场需重点关注巴西棉花产量和出口目标方向,进一步观察最低价产区是否发生改变。新作供应量上市后,市场交易逻辑切换到新作成本区间的预判博弈中。重点观察国内棉纺下游需求变化,在下游消费不出现明显负增长的背景下,棉价价格或将企稳反弹。综上所述,棉花期价预计开始寻底,2025年价格运行区间预计为12000-15000元/吨。
风险提示:宏观事件扰动。
一、 2024年棉花走势
2024年国际棉价整体呈现先扬后抑。在春节前后,市场普遍认为纺织下游订单有机会转好,但现实情况不及市场预期,随后郑棉期价在春节后开始表现为走弱。本年度初期,国内棉花结转库存较高对总供应量形成利空驱动,即使产量同比上年下降也难改国内现货供应整体宽松的格局,下游纺企采购维持随用随买策略。ICE美棉方面,第一季度市场主要交易美国陆地棉出口销售数据利多,尤其是中国市场对美棉进口需求驱动了国际棉价整体走强。自USDA2024年6月供需报告对新作棉花产量超预期上调后,美棉期价承压连续走弱,现货市场对该数据解读产生阶段性分歧。第二季度起,市场中的各种利空驱动陆续被市场主动交易。第三季度开始,市场对全球棉花新作供应加压和消费恢复不足预期,CFTC棉花期货和期权基金持仓净多率连续下跌至零轴以下且创今年来新低水平,并由此导致棉价连续下跌创新低。
二、全球棉花供需情况分析
(一)全球棉花供应宽松
(二)美国棉花供应宽松,出口占比下降
三、国内棉花供需情况分析
(一)国内进口棉花和棉纱
1.今年棉花进口明显增加
截止2024年10月,目前我国棉花进口棉总量大幅提高。2024年度进口棉花总量239万吨,同比2023年196万吨提高21.94%。目前国内进口棉国别占比中最大的由美国调整为巴西。在前几年,巴西棉花借助中美贸易谈判背景下,加大本土棉花种植面积并提高产量,并顺势对中国加大出口且成为最大的受益方之一。巴西棉花年产提高趋势稳定。国内纺企在生产纺纱中认为巴西棉质量相比美棉仍有不足,尤其是中高端产品纱线倾向优选美棉,从而美棉重新抢回市场份额。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0月我国棉花进口量11万吨,环比(12万吨)减少1万吨,减幅8.33%;同比(29万吨)减少18万吨,降幅62.07%。截至2024年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39万吨,同比增加71.94%。2023/24年度(2023.9-2024.8)累计进口棉花326万吨,同比增加127.97%。
2.纱线进口供应
(二)棉花总供应增加
(三)棉纺下游需求
(四)纺织下游企业利润及出口交货
(五)国内棉花价差和产量变化
四、2025年市场展望
风险点:宏观事件扰动和南半球产区情况。
END
研究员简介
李依穗:招商期货产研总部农产品团队研究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曾就职于海外知名国际贸易商及券商,从事国内外研究以及投资管理工作,与农产品产业链保持密切联系。拥有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编号:F03121918)及投资咨询资格(证书编号:Z0020997)。
长按扫码 关注我们
专注大宗商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