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12):特朗普重返白宫——对美国能源与气候政策的潜在转变分析

文摘   2024-12-03 15:05   广东  

报告日期

2024年12月3日

绿色、低碳、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碳排放、电力、气候等领域对经济、产业和金融市场正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碳排放、电力、气候等期货品种已经纳入我国期货市场上市计划,将在绿色低碳资源配置、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跟踪上述领域最新政策变化和市场表现,特撰写《招商ESG衍生品观察月报》。

专题栏目:特朗普重返白宫——对美国能源与气候政策的潜在转变分析

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以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国,美国总统选举对国内外的能源气候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报告将梳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气候能源政策和特朗普新内阁提名成员的能源主张,并分析其上台对中国以及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全球碳价走势:

  • 对中国以及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特朗普或将额外对中国征收关税,我国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被推升。在“新三样”中,我国对美出口锂离子电池占比较高,预计将受到一定影响。在政策风险的背景以及美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加速在美国建设电池工厂。此外,特朗普或将削减《通胀削减法案》(IRA)补贴,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也将受限。

  • 气候政策:特朗普胜选使市场猜测美国是否会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根据《巴黎协定》规定,美国申请后等待1年即可完成退出。若美国退出会挤压其他国家减排空间,根据目前的政策推演,预计生效缓冲期内全球碳价稳步上涨。


市场动态:
碳市场方面,1)表观碳排放核算法跟踪:根据估算,9月碳排放量同比增加约3284万吨,系火电弥补水电回落造成的供电缺口。2)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截至11月18日,CEA成交量较10月接近翻倍,碳价由8月90.8元/吨上升至10月均价98.3元/吨。随着清缴时点临近,成交量和碳价有望持续走高
电力市场方面,2024年10月,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32%,风电同比增长42.1%。2024年9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7.9%,风电利用率为96.8%。政策方面,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国家能源局发文规范经营主体的电力市场交易行为。
气候追踪方面,1)拉尼娜状态预测:全球各大气象模型对于进入拉尼娜时间尚未达成一致。主流机构NOAA预测未来2个季度将处于拉尼娜临界状态,随后返回ENSO中性条件。2)气温新高:根据欧盟数据,2024年大概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刷新2023年的记录。

风险提示: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碳排放政策超预期变化


一、特朗普重返白宫——对美国气候与能源政策的潜在转变分析

当地时间11月6日下午,根据美联社最新统计,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以312:226的优势赢得全部7个摇摆州,成功当选总统。根据规定,新任总统将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任。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以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国,美国总统选举对国内外的气候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报告将梳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气候能源政策和特朗普新内阁提名成员的能源主张,并分析其上台对中国以及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全球碳价走势。


一) 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气候能源行动

第一任期内的气候政策强调对化石能源的重视,致力于实现美国能源独立。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的第一个任期(2017-2021年)内,他推行一系列反对气候行动的政策和举措,主要包括退出国际协议、削弱国内环保法规的影响以及支持化石燃料产业。这些行动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立场,总体上强调了“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注重能源独立和经济发展,反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监管措施。


(二)新一届内阁提名成员支持化石能源,质疑气候变化

特朗普新一届内阁提名的部长们在环境政策上普遍倾向于支持化石能源,并质疑气候变化。已提名的能源部长赖特(Chris Wright)、内政部长及国家能源委员会主席伯古姆(Doug Burgum)、环境保护局局长泽尔丁(Lee Zeldin)均支持回归传统能源。整体来看,这些提名人选在气候与能源政策上普遍体现了特朗普政府的核心价值,即优先化石燃料行业,减少气候相关监管,聚焦美国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的议题

能源气候政策的落实将具有较高的效率。能源部长赖特的观点与特朗普的立场高度一致,他公开否认气候变化危机、支持化石燃料、反对清洁能源补贴以及减少能源监管。上任后,赖特可能会迅速采取行动,结束拜登政府对天然气出口许可审批的搁置状态,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


(三) 中国出口新能源贸易壁垒被推升,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放缓压力

锂电池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当地时间11月25日,特朗普称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关税,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在“新三样”中,我国对美出口锂离子电池占比较高,预计将受到一定影响。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美国仍是我国锂离子电池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1-10月出口美国金额为115.42亿美元,同比增长6.3%,占我国锂离子出口总额的23.4%。相比之下,太阳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出口占比相对较低,因此受美国贸易制裁的影响较小。 

在政策风险的影响下,中国企业正加速在美国建设电池工厂。这一趋势与美国市场的巨大机遇密切相关。202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40万辆,较2022年增长超过50%。截至2024年10月,美国新能源汽车的月度市场渗透率仅为10%,远低于中国的52.9%。此外,储能电池在美国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作为全球重要的储能市场之一,2023年美国储能新增装机容量约8.7GW。上半年开工势头强劲,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2024年美国储能新增装机预期上调至15.27GW。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放缓的压力。特朗普政府预计将取消新能源汽车的《通胀削减法案》(IRA)补贴,这一决定对光伏和储能行业的后续影响尚不明确。特朗普明确反对拜登政府于2022年通过的IRA,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立法,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绿色补贴,以帮助美国实现气候目标。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倘若IRA被大幅修改,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增装机等都会受限。


四)特朗普或将二次退出《巴黎协定》,预计全球碳价稳步上涨

特朗普胜选使市场猜测美国是否会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根据目前的政策推演,在其他国家严格推进控排政策的情形下,预计生效缓冲期内全球碳价稳步上涨。
从政策生效流程层面来看,特朗普上一次任期内实际退出《巴黎协定》时间为2020年11月4日至2021年2月19日,且距离他宣布退出存在三年缓冲期。若本次再此退出,仍需申请后等待一年生效期。2016年,美国签署《巴黎协定》没有通过美国参议院的立法流程,奥巴马用行政命令使其得以在美国推行,而行政命令可以被继任总统直接废除。2017年,特朗普执政后即宣布废除并退出《巴黎协定》,但受限于《巴黎协定》第28条约定(即协定生效之日起3年才可申请退出,且申请退出后1年才正式退出),美国最终于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拜登于同日胜选,且随着拜登执政,美国又于2021年2月19日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近期,随着特朗普将重返白宫,因其竞选时的立场,《巴黎协定》又增变数。若特朗普政府决定再次退出,因美国加入《巴黎协定》已满三年,只需申请后等待一年即可完成退出。
后市全球碳价展望:首先,退出《巴黎协定》这一举措会挤压其他国家减排空间,在全球碳排放配额市场逐步收紧情况下进一步支撑碳价。考虑美国的碳排放量,若美国退出,将严重影响《巴黎协定》将全球升温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以内、最好是1.5℃的目标实现,其他国家为保证《巴黎协定》温度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碳排放量管理,有可能导致碳价上升。其次,为期一年的退出等待期可以消化市场预期,降低碳价剧烈波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对其区域碳市场影响有限,在其他国家严格推进控排政策的情形下,预计缓冲期内全球碳价稳步上涨。美国目前没有全国碳市场,只有区域碳市场,由州政府对区域内企业的碳排量进行管理。企业也可以继续自发的进行碳排管理,比如满足欧盟CBAM要求、ESG提升社会形象、已投资减碳项目持续经营等。

二、市场动态

(一)碳市场

1.碳排放追踪

由于煤炭消耗量和碳排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估算,9月碳排放量同比增加3%,约3284万吨。9月火电同比增长9.6%,弥补水电回落造成的供电缺口。需求方面,10月全社会用电量7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随着气温逐渐走低,10月用电需求季节性回落,但依旧维持24年以来增长态势。发电供应方面,整体供应随需求调整下降,其中水电季节性回落明显,同比减少173亿千瓦时,火电同比增加117亿千瓦时,起到兜底保供作用。


2.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方面,截至11月18日,11月CEA成交量逐渐走高,成交量较10月接近翻倍,碳价由8月的90.8元/吨上升至10月98.3元/吨,系配额清缴时点逐渐临近,但总体成交量较去年减少。根据生态环境部10月下旬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重点排放单位应在2023年12月31日完成配额清缴,且清缴周期从两年一次变成了一年一次,所以预计今年交易量会较以往清缴时点减少。该分配方案也限制了配额转结,会按照2024年和2025年的净卖出量计算最大可转结量,进一步鼓励控排企业交易。随着清缴时点临近,成交量和碳价有望进一步走高,增加碳市场交易活力,提高企业配额管理的意识。

区域市场方面,本月8个区域碳市场中7个有交易发生,其中湖北、福建碳市场成交量最高,分别约193.8万吨和180.5万吨,深圳、北京其次,广东、天津、上海碳市场交易活跃较低,重庆未发生交易。价格方面,本月成交均价的排序为北京-上海-深圳-湖北-广东-天津-福建-重庆。涨幅最大的是深圳碳市场,涨幅约为12%,跌幅最大的是福建碳市场,跌幅约为31%,其他地区变动不大。


(二)电力市场

1.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消纳情况

2024年10月,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32%,增速比6月份基本持平,风电同比增长42.1%,增速比6月份增加2.7个百分点。2024年9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7.9%,风电利用率为96.8%。西藏、宁夏、新疆、青海和陕西五省风电消纳未到95%。青海、新疆、西藏和宁夏四省光电消纳未到95%。


2.水库水情监测

大型水库水情方面,相较23年8月,三座大型水库水位均处于较高水平。三峡大坝已接近正常蓄水水位175米。


(三)气候情况

1.气候跟踪:切换拉尼娜状态的时间依然存疑

根据美国天气预报中心披露的最新海洋尼诺指数,9月ONI为-0.2,继续回落深化ENSO中性状态,并有向拉尼娜状态演变的趋势。ONI的数值变化趋势也表达了ENSO循环正从中性状态过渡的趋势,当ONI达到-0.5以下时则表示进入拉尼娜状态。

全球各大气象模型对于进入拉尼娜状态的时间并不能达成一致。主流机构NOAA预计动力学模型的多模式均值显示2024年北方冬季(OND至JFM,即今年10-12月~明年1-3月)处于拉尼娜临界状态,随后返回到ENSO中性条件。

2.全球月均温高企,2024年或为历史最热一年

2024年全球10月比1991-2020年的10月平均水平高0.8°C,为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10月(仅次于2023年10月)。最近12个月(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的温度平均值比1991-2020年的平均气温高0.74°C(有记录以来最热的2023年温度比1991-202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0.60°C),2024年有望刷新最热记录。
赤道东部和中太平洋的温度低于平均水平,表明正在走向拉尼娜现象,但仍有部分海域温度过高,高温天气何时缓解仍待观察。


三、新闻动态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10月8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该方案要求: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到2030年,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完成,国家、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转,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规则更加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碳排放数据能够有效满足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管控要求。

目前需要着重于:一是健全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二是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三是健全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四是构建项目碳排放和碳减排核算体系;五是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六是建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七是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和新型方法学研究;八是加强国际合作


2. 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完善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全面落实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要求,使用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核算的基础凭证,加强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的有效衔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机制,将消纳责任落实到重点用能单位,加强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刚性约束。加快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推进绿证绿电与全国碳市场衔接。


3. 广东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印发《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

11月4日,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印发《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虚拟电厂运营商注册后,根据电能量、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不同交易品种的要求,通过电力交易平台与具有需求侧资源的电力用户、分布式发电企业分别签订资源代理合。同一类合同存续期内,同一电力用户、分布式发电企业只能与一家虚拟电厂运营商确立聚合关系。
虚拟电厂按所在节点报量报价,全电量参与现货电能量交易出清。其中,负荷类虚拟电厂需申报24小时的分时用电量、价格信息和用电需求上下限,其中具备调节能力时段的用电需求上下限之差需符合准入核定的调节能力;发电类虚拟电厂需申报96点短期/超短期功率预测曲线、量价信息


4.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在能源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统领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二是集中体现能源领域的共性法律制度。三是全面引领能源单行法的制修订。能源法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确立为立法目的之一,完整地确立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制度体系。能源法规定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源网荷储各环节作出制度性安排。


5.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交易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

11月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交易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对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和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发现部分经营主体存在违反市场交易规则、实施串通报价等问题,因此发布通知,要求市场参与者不得利用市场力或串通其他经营主体在电力市场中进行排他性行为、不正当竞争;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不得实行串通报价、哄抬价格及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拥有售电公司的发电企业,不得利用“发售一体”优势直接或变相以降低所属售电公司购电成本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不得对民营售电公司等各类售电主体和电力大用户进行区别对待;各经营主体间不得通过口头约定、签订协议等方式串通报价;有多个发电厂组成的发电企业进行电能量交易,不得集中报价;发电侧、售电侧相关经营主体之间不得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在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外统一约定交易价格、电量等申报要素实现特定交易。


6. 工信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1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包括工作目标、制定范围、工作程序、编制要求、宣贯实施等内容,旨在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研究制定进行统一管理,指导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快标准研究制定。文件针对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关联性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国际贸易量大的产品领域,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明确“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梯度制定的工作程序,采信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对标准编制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在标准文本上,产品碳足迹技术框架应与《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保持一致并统一命名;在制修订程序上,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应符合《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涉及交叉领域的相关标准制定时各领域单位应加强合作交流,达成一致后协同推进。鼓励相关团体标准进行公开,并拓展标准信息发布渠道;开展标准宣贯培训;积极推动标准的实施及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


7. COP29就《巴黎协定》第6.4条机制达成共识,全球碳市场正式启动

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首日,各缔约方通过了《巴黎协定》第六条下关于碳清除活动和方法学制定的两项技术标准,该第六条款被称为“全球碳市场”,后续相关条款谈判还会继续进行。该条款的通过为全球各国正式开展碳交易奠定了基础,被视为全球碳市场的历史性时刻。
《巴黎协定》第6.4条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由联合国监督的碳信用机制,帮助各国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排目标。通过6.4条款下的交易,排放量较高的经济体将能够理想地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气候目标(即国家自主贡献,简称NDC)。这也将使急需的资金流向有潜力开发碳项目或保护现有碳汇的发展中国家。

END


研究员简介


颜正野:研究主管,负责招商期货新能源与ESG产业研究。金融硕士,工科金融复合教育、从业背景,曾就职于比亚迪汽车工艺总部、五矿期货研究所、云锋金融(YFF)研究与策略部。拥有5年新能源产业链研究、7年商品与股票市场投研从业、多年证券交易经验,擅长以买方视角,结合宏观趋势与微观边际变化,构建多资产组合对冲策略。具有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编号:F03105377)及投资咨询资格(证书编号:Z0018271)。



ESG · 往期推荐

241028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11):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240923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10):预计今年非化石电力放量增长替代增量化石电力,电力行业碳达峰进程加速

240815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9):出口结构的变迁:绿色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出口新格局

240711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8):气候变化或使历史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关注对农业、电力的影响

240608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7):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回顾

240513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6):碳市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电解铝;多重因素导致南方降雨偏多偏强

240423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5):我国苹果天气(温度)风险全景评估;全国碳市场碳价创历史新高

240311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4):辅助电力体系建设多项政策落地,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施行

240205 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3):CCER市场重启,全国首个“寒潮指数衍生品”签约

240102 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2):COP28未就淘汰化石能源达成一致、欧盟公布CBAM默认值

231205 ESG|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1):碳达峰试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

231102碳排放 | 专题研究(二):CBAM应用手册

231010碳排放 | 专题研究(一):境内外碳排放市场介绍


研究报告提示及声明

特别提示:本公众号不是招商期货有限公司(下称“招商期货”)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期货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相关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相关期货及衍生品合约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招商期货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期货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期货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期货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期货网站(http://qh.newone.com.cn/)所载完整报告。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期货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期货所有,招商期货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期货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长按扫码 关注我们

专注大宗商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招商大宗商品研究
专注于大宗商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