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日期
2024年12月3日
绿色、低碳、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碳排放、电力、气候等领域对经济、产业和金融市场正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碳排放、电力、气候等期货品种已经纳入我国期货市场上市计划,将在绿色低碳资源配置、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跟踪上述领域最新政策变化和市场表现,特撰写《招商ESG衍生品观察月报》。
专题栏目:特朗普重返白宫——对美国能源与气候政策的潜在转变分析
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以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国,美国总统选举对国内外的能源气候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报告将梳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气候能源政策和特朗普新内阁提名成员的能源主张,并分析其上台对中国以及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全球碳价走势:
对中国以及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特朗普或将额外对中国征收关税,我国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被推升。在“新三样”中,我国对美出口锂离子电池占比较高,预计将受到一定影响。在政策风险的背景以及美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加速在美国建设电池工厂。此外,特朗普或将削减《通胀削减法案》(IRA)补贴,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也将受限。
气候政策:特朗普胜选使市场猜测美国是否会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根据《巴黎协定》规定,美国申请后等待1年即可完成退出。若美国退出会挤压其他国家减排空间,根据目前的政策推演,预计生效缓冲期内全球碳价稳步上涨。
风险提示: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碳排放政策超预期变化
一、特朗普重返白宫——对美国气候与能源政策的潜在转变分析
当地时间11月6日下午,根据美联社最新统计,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以312:226的优势赢得全部7个摇摆州,成功当选总统。根据规定,新任总统将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任。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以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国,美国总统选举对国内外的气候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报告将梳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气候能源政策和特朗普新内阁提名成员的能源主张,并分析其上台对中国以及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全球碳价走势。
(一) 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气候能源行动
(二)新一届内阁提名成员支持化石能源,质疑气候变化
能源气候政策的落实将具有较高的效率。能源部长赖特的观点与特朗普的立场高度一致,他公开否认气候变化危机、支持化石燃料、反对清洁能源补贴以及减少能源监管。上任后,赖特可能会迅速采取行动,结束拜登政府对天然气出口许可审批的搁置状态,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
(三) 中国出口新能源贸易壁垒被推升,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放缓压力
在政策风险的影响下,中国企业正加速在美国建设电池工厂。这一趋势与美国市场的巨大机遇密切相关。202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40万辆,较2022年增长超过50%。截至2024年10月,美国新能源汽车的月度市场渗透率仅为10%,远低于中国的52.9%。此外,储能电池在美国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作为全球重要的储能市场之一,2023年美国储能新增装机容量约8.7GW。上半年开工势头强劲,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2024年美国储能新增装机预期上调至15.27GW。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放缓的压力。特朗普政府预计将取消新能源汽车的《通胀削减法案》(IRA)补贴,这一决定对光伏和储能行业的后续影响尚不明确。特朗普明确反对拜登政府于2022年通过的IRA,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立法,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绿色补贴,以帮助美国实现气候目标。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倘若IRA被大幅修改,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增装机等都会受限。
(四)特朗普或将二次退出《巴黎协定》,预计全球碳价稳步上涨
二、市场动态
(一)碳市场
1.碳排放追踪
由于煤炭消耗量和碳排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估算,9月碳排放量同比增加3%,约3284万吨。9月火电同比增长9.6%,弥补水电回落造成的供电缺口。需求方面,10月全社会用电量7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随着气温逐渐走低,10月用电需求季节性回落,但依旧维持24年以来增长态势。发电供应方面,整体供应随需求调整下降,其中水电季节性回落明显,同比减少173亿千瓦时,火电同比增加117亿千瓦时,起到兜底保供作用。
2.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方面,截至11月18日,11月CEA成交量逐渐走高,成交量较10月接近翻倍,碳价由8月的90.8元/吨上升至10月98.3元/吨,系配额清缴时点逐渐临近,但总体成交量较去年减少。根据生态环境部10月下旬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重点排放单位应在2023年12月31日完成配额清缴,且清缴周期从两年一次变成了一年一次,所以预计今年交易量会较以往清缴时点减少。该分配方案也限制了配额转结,会按照2024年和2025年的净卖出量计算最大可转结量,进一步鼓励控排企业交易。随着清缴时点临近,成交量和碳价有望进一步走高,增加碳市场交易活力,提高企业配额管理的意识。
(二)电力市场
1.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消纳情况
2024年10月,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32%,增速比6月份基本持平,风电同比增长42.1%,增速比6月份增加2.7个百分点。2024年9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7.9%,风电利用率为96.8%。西藏、宁夏、新疆、青海和陕西五省风电消纳未到95%。青海、新疆、西藏和宁夏四省光电消纳未到95%。
2.水库水情监测
大型水库水情方面,相较23年8月,三座大型水库水位均处于较高水平。三峡大坝已接近正常蓄水水位175米。
(三)气候情况
1.气候跟踪:切换拉尼娜状态的时间依然存疑
根据美国天气预报中心披露的最新海洋尼诺指数,9月ONI为-0.2,继续回落深化ENSO中性状态,并有向拉尼娜状态演变的趋势。ONI的数值变化趋势也表达了ENSO循环正从中性状态过渡的趋势,当ONI达到-0.5以下时则表示进入拉尼娜状态。
2.全球月均温高企,2024年或为历史最热一年
三、新闻动态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10月8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该方案要求: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到2030年,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完成,国家、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转,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规则更加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碳排放数据能够有效满足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管控要求。
2. 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完善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全面落实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要求,使用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核算的基础凭证,加强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的有效衔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机制,将消纳责任落实到重点用能单位,加强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刚性约束。加快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推进绿证绿电与全国碳市场衔接。
3. 广东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印发《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
4.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5.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交易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
11月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交易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对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和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发现部分经营主体存在违反市场交易规则、实施串通报价等问题,因此发布通知,要求市场参与者不得利用市场力或串通其他经营主体在电力市场中进行排他性行为、不正当竞争;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不得实行串通报价、哄抬价格及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拥有售电公司的发电企业,不得利用“发售一体”优势直接或变相以降低所属售电公司购电成本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不得对民营售电公司等各类售电主体和电力大用户进行区别对待;各经营主体间不得通过口头约定、签订协议等方式串通报价;有多个发电厂组成的发电企业进行电能量交易,不得集中报价;发电侧、售电侧相关经营主体之间不得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在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外统一约定交易价格、电量等申报要素实现特定交易。
6. 工信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1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包括工作目标、制定范围、工作程序、编制要求、宣贯实施等内容,旨在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研究制定进行统一管理,指导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快标准研究制定。文件针对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关联性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国际贸易量大的产品领域,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明确“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梯度制定的工作程序,采信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对标准编制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在标准文本上,产品碳足迹技术框架应与《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保持一致并统一命名;在制修订程序上,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应符合《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涉及交叉领域的相关标准制定时,各领域单位应加强合作交流,达成一致后协同推进。鼓励相关团体标准进行公开,并拓展标准信息发布渠道;开展标准宣贯培训;积极推动标准的实施及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
7. COP29就《巴黎协定》第6.4条机制达成共识,全球碳市场正式启动
END
研究员简介
颜正野:研究主管,负责招商期货新能源与ESG产业研究。金融硕士,工科金融复合教育、从业背景,曾就职于比亚迪汽车工艺总部、五矿期货研究所、云锋金融(YFF)研究与策略部。拥有5年新能源产业链研究、7年商品与股票市场投研从业、多年证券交易经验,擅长以买方视角,结合宏观趋势与微观边际变化,构建多资产组合对冲策略。具有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编号:F03105377)及投资咨询资格(证书编号:Z0018271)。
ESG · 往期推荐
240923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10):预计今年非化石电力放量增长替代增量化石电力,电力行业碳达峰进程加速
240815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9):出口结构的变迁:绿色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出口新格局
240711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8):气候变化或使历史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关注对农业、电力的影响
240608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7):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回顾
240513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6):碳市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电解铝;多重因素导致南方降雨偏多偏强
240311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4):辅助电力体系建设多项政策落地,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施行
240205 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3):CCER市场重启,全国首个“寒潮指数衍生品”签约
240102 ESG | 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2):COP28未就淘汰化石能源达成一致、欧盟公布CBAM默认值
231205 ESG|招商ESG衍生品月度观察(1):碳达峰试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
231102碳排放 | 专题研究(二):CBAM应用手册
231010碳排放 | 专题研究(一):境内外碳排放市场介绍
长按扫码 关注我们
专注大宗商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