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8.43分,比上年提高1.30分,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指数显著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6省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高地引领作用持续提升。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区域科技创新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报告》显示,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可以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三类。
第一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43分)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均属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
第二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43分),但高于50分的地区,包括重庆、湖北、安徽、陕西、四川、山东、湖南、福建、辽宁、江西、河南、吉林、河北、黑龙江、宁夏、广西、甘肃、贵州和海南。
第三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在50分以下的地区,包括山西、云南、内蒙古、青海、新疆和西藏。
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基本形成以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为基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为高地的区域创新格局。
这些科创高地主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在创新要素集聚配置、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等方面走在了前列、作出了表率。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蔚山厂区总装车间内,生产线上的智能机器人对车辆轮胎轮毂进行装配作业。新华社照片。
在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群是最具活力与创新力的所在。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去年的24个。在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榜上有7个在亚洲,日本东京—横滨城市群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中国北京升至第三位。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认为,一个国家能力的强大和这个国家城市群的强大直接相关。他坚信,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将助推中国提升在全球的地位。
例如,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北京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提高至全国第1位;天津排在第5位;河北上升至第19位,比上年上升2位,其中,河北的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上升2位,科技创新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名均上升1位。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十年。
又例如,长三角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长三角有R&D活动的企业数、R&D人员数、企业R&D研究人员数、地方财政科技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拥有量、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等13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技术国际收入占到全国近50%。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间协同创新活动依附于人与人之间的创新交互关系。”吴志强认为,区域创新归根结底是“人和人的关系”“长三角人群的血脉和文化是共通的,会比其他地方拥有更多优势”,和纽约、波士顿、伦敦等世界著名创新城市不同,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可谓“血脉相通”。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可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三友密码,从城友、学友、亲友的“密码三友”到创业战友。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傅晋华曾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原始创新能力差距。可考虑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重大关键共性问题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加快原始创新带动技术与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创新基础和条件,有选择地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生物制造、量子信息、高端芯片、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育种、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
东西部科技合作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点举措。
据悉,我国不断建立健全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协调东中部地区与宁夏、内蒙古、西藏等8个省区广泛开展合作。得益于东西部科技合作这一机制,长期以来困扰西部省份的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得以缓解,极大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动能。
例如,2022年5月,科技部批准宁夏建设全国首个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借助部区合作、东西部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大平台”,宁夏目前构建形成了“部区统筹、需求导向、东西联动、协同创新”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新体系,与11个省份、14个高校院所建立起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1+N”科技合作格局,带动20多个省份的800余家创新主体、9500多名区外人才参与宁夏科技创新活动,开辟了宁夏面向全国汇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的新渠道。
对于企业来说,大型科技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在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傅晋华认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企业需求配置公共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场景创新应用。聚焦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为重点,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平台体系,全面整合地区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END
编辑:李子吉
审核:艾丽
政审:王军善
终审:朱永旗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或在后台联络开白!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信息聚合传播平台下设资源共享交流分享平台。
群内会不定期推送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政策解读、独家分析、地方产业动态、新兴产业报告等信息。
请备注:
单位+职务+姓名
(联系电话:13717786927 )
2024年9月1日出版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
↓ ↓ ↓ 订阅关注 ↓ ↓ ↓
*温馨提示:根据公众号推送新规,请将“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设置教程请戳→不做这件事,你可能就找不到我们了……)
融媒体智库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信息聚合传播平台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
中国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研究院
旗下企业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中发改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中导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