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艾丽格玛
提到中国造车新势力,人们曾习惯于用“蔚小理”来代称——蔚来、小鹏、理想曾以不可抵挡的势头占据各大汽车媒体的头条,也让消费者对国产车“廉价低质”的印象发生扭转。
如今,这三个字已经无法简单概括新势力品牌。市场风云诡谲、形势轮转,新品牌源源不断地出现,手机厂商也纷纷入局,而有的车企因经营不善停下了脚步。这些“蔚小理”们,状况究竟如何?现在还有哪些新势力值得关注?想要不被“卷”出市场,新势力们又该怎样做?
· 9月20日,小鹏汽车迎来第50万辆量产车下线。
· 10月11日,蔚来品牌高端纯电汽车实现全球60万辆交付。
· 10月14日,理想汽车迎来百万辆下线里程碑,成为首个达成百万辆的造车新势力品牌。
· 零跑汽车也在10月17日迎来第50万辆量产车下线的里程碑时刻。
新势力品牌们正在争相跨过50万辆这个门槛,向着100万辆的目标前进。
“以造车新势力崛起为标志,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消费者接受度渐增、产品日益丰富及性价比不断提升等因素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给造车新势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推动了造车新势力车企特别是头部品牌销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造车新势力的兴起与竞争,是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实际上,很多新势力品牌都是靠抓住了推动低碳经济的趋势实现了弯道超车。而反过来,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为更多新势力车企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大量风险资本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新势力车企提供了资金支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品牌的接受度提高,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智能化、个性化的电动汽车有更高的需求。
但与此同时,已经有一些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向了灭亡。从博郡、拜腾、赛麟到爱驰、恒大等非头部造车新势力,无法持续获得融资、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走向衰败。
这场淘汰赛从未停止。最近,哪吒汽车遭遇“欠薪”风波,引发市场关注。还有,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正式宣告,因资产无法覆盖到期债务,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已步入预重整阶段。早已处在破产清算程序之中的威马汽车,在去年便申请了预重整,并在此期间与多位意向投资者进行了协商。今年3月底,威马汽车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据相关人士透露,威马汽车与投资人进行谈判,希望获得资金以重启生产运营。爱驰汽车则是在去年就被揭露存在拖欠员工薪资、报销款项以及社保和公积金等问题。当时,由于未支付租金、物业费和水电费等,爱驰汽车位于上海杨浦的总部甚至遭受了停电事件。这家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企业,也已到了倒闭的境地。
不难发现,这些品牌大多遇到的都是资金问题。资金是新势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汽车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用于研发、建厂、采购设备等。对于新成立的企业来说,筹集足够的启动资金本身就是一大挑战。而且,必须看到的是,当前汽车技术更新迅速、迭代凶猛,企业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以保持竞争力,但是,电池技术、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本都非常高。
从融资的角度看,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尤其是在品牌建设和市场占有率提升方面,在实现盈利之前,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对于尚未建立起稳定现金流和盈利模式的新势力企业来说,从资本市场融资可能较为困难,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或资本市场紧缩时期。此外,供应链管理、消费者信任、运营成本管理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存活到今天的新势力汽车品牌,已经开始“卷”起了特色和差异化。
例如,蔚来汽车在上市之初就重点宣传“高端形象和用户服务”,并以占据巨大优势的换电技术作为立身之本。蔚来的车型定位于高端市场,通过高性能长续航智能电动SUV等车型树立品牌形象。同时,提供全面的用户服务,包括售前、用车权益、社区权益和复购权益等,构建了强大的用户社区和服务体系。所有蔚来车型电池包均宣称可以更换、升级最新的电池,同时还花大量成本建立了广泛的换电站网络,提供电池更换服务。
尽管蔚来在2023年面临亏损,但其总营收创新高,且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占比高达24%。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净亏损103.84亿元,同比扩大4.95%。据了解,2018年上市至今,蔚来汽车累计亏损已经超过970亿元。不过,其销量数据不错,2024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实现营业收入约273.55亿元,同比增长40.65%。今年9月,蔚来汽车交付新车20349台,同比增长30.1%;1月-9月,公司共交付新车149281台,同比增长35.7%。
9月29日,蔚来官宣再获33亿融资。官方称,蔚来公司与蔚来控股有限公司的三家现有股东——合肥建恒新能源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根据协议,战略投资者以33亿元现金增资认购蔚来。
而超越了百万辆大关的理想汽车,以配齐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车内乘坐感”出圈,精准把握了家用汽车的实用需求,成功占据了30万元以上新能源SUV市场的用户心智,并在细分市场中取得了领先地位。
2023年,理想实现首次年度盈利,全年净利润118亿元,交付量增长182%。根据理想2024年二季度财报和半年报,其第二季度营收达到317亿元,创下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0.6%,环比增加23.6%。同时,企业经营效率在第二季度持续提升,帮助理想汽车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
10月30日,有消息称理想汽车成立了出海一级部门,希望在中东、拉美地区建立直营体系,并招募经销商,为出海车型做专门设计。
相对于理想、蔚来,初代“巨头”之一的小鹏声量则显得没有那么高调。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表现突出,其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已达到L2+级别,通过搭载激光雷达等先进硬件和持续优化的软件算法,在自动泊车、高速自主导航驾驶等功能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小鹏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年轻消费者,旗下各款车型设计时尚且极具科技感。2023年,研发开支52.8亿元,占总营收的17%。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生态企业小鹏汇天也十分受关注,概念超前的“智能飞行汽车”试图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势头起飞。10月30日,小鹏汇天宣布其创新的“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即将在2024年中国航展上亮相,计划于11月12日在斗门莲洲展示区进行全球首次公开飞行演示。
2024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总收入增长61.2%,达到人民币146.6亿元,净亏损大幅收窄至人民币26.5亿元。10月份,小鹏汽车宣布成功发行“小鹏融资租赁2024年第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专精特新)”,即深交所ABS储架项下首单项目成功发行,项目规模10.16亿元,募集资金用于为购买小鹏汽车的用户提供融资租赁解决方案。
除了这些“纯粹”的车企,位列新势力销量榜单前几位的还有两家手机厂商——华为和小米。其中,华为的问界M9连续6个月获50万以上车型销量第一,产品均价、销量逆势增长,上市10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6万台;问界全系更是在28个月内下线超40万辆,增长势头强劲。而今年3月28日才开售的小米汽车,凭借单一车型连续跻身销量榜单前列,围绕小米汽车的讨论和关注也尚未退热。
>> 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举行。图为小米汽车展台。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能源市场正进入由中国引领的“电力时代”,中国正在带动全球电动汽车发展崛起——“到2030年,全球每售出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对新电池技术的投资。”
根据统计,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达到53.3%,连续三个月突破50%大关,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而这一变革的浪潮,正是中国智造崛起的象征。得益于此,国内供应链也应运蓬勃发展,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为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认为,理想汽车供应链的建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与国际知名零部件巨头合作,到逐步推行本土化策略,再到基层供应链的变革,“这些基础能力如果不夯实,上层建筑就爬不上去,到今年流程完善了以后,我们才可以推进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建设。”
最近发布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汽车供应链呈现明显的集群式发展特征,已经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这些产业集群效益显著,相对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初步构成。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国内已经构建成覆盖了传统油车、新能源、智能网联三大领域的汽车零部件集群化供应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 10月15日,一艘滚装船靠泊在天津港滚装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生态化推动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引发汽车供应链深度变革。例如,技术迭代带来技术升级的挑战,智能网联汽车的迅猛发展对零部件的智能化要求大幅提高。这些技术变革和市场竞争驱动着传统供应链向智慧生态链快速转型。汽车供应链生态由链式关系向网状融合演变,促发汽车供应链重构。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产业模式的革新。在这场变革中,中国汽车产业正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供应链在相关领域已经具备了长板优势,汽车供应链企业实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有13家中国零部件企业入选全球供应链百强企业榜,企业上榜数仅次于日本、美国、德国。同时,中国本土的零部件正在加速全球化。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现在中国供应链的本土化率达到90%,有60多家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在这股强大的转型浪潮中,中国汽车供应链正不断吸取世界前沿技术,融入本土创新,成长于全球汽车工业之林。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蔚小理”出现,而一个活泼、多元、良性竞争的市场将继续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不仅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巨大挑战,更是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机遇。
END
编辑:艾丽
审核:李子吉
政审:王军善
终审:朱永旗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或在后台联络开白!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信息聚合传播平台下设资源共享交流分享平台。
群内会不定期推送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政策解读、独家分析、地方产业动态、新兴产业报告等信息。
请备注:
单位+职务+姓名
(联系电话:13717786927 )
2024年10月1日出版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
↓ ↓ ↓ 订阅关注 ↓ ↓ ↓
*温馨提示:根据公众号推送新规,请将“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设置教程请戳→不做这件事,你可能就找不到我们了……)
融媒体智库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信息聚合传播平台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
中国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研究院
旗下企业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中发改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中导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