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王炸!

创业   2025-01-10 07:11   上海  
来 源 |  环球案例研究(ID:ixueguanli)

编辑 | Seven

近日,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pwc(普华永道)发布了2025年AI领域6大预测报告。普华永道特意提到了AI Agents(人工智能代理)或许能让企业“劳动力”翻倍,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人工智能代理能够自主开展众多任务,例如处理常规的客户咨询、生成软件代码的“初稿”,或者将人类提供的设计构想转化为原型。

这些岗位将会引入更多的 AI 劳动力。工作流程将会产生根本性的转变,然而人类仍将起到关键作用,因为颠覆性的价值源于人类主导且技术驱动的手段。

人们对AI代理执行简单任务予以指导和监督,合作应对更为复杂的挑战,例如创新和设计。人们“编排”代理团队,分配任务,而后对结果进行改进和整合。


AI协助后人会有多强?

AI不是卷死人,而是解放人。

AI Agents作为数字员工,具备强大的自主任务执行能力,其大规模应用将使企业现有劳动力扩充一倍以上。

这并非简单地取代人类员工,而是通过人机协作,将人类从重复性、低价值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其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创新和决策任务。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基于盘古药物大模型,发现全新类别超级抗生素。

相比于MIT同类型的工作,人力成本降低90%以上,资金成本降低95%以上,时间周期从数年降低至数周。以硕博士团队为主,依托大模型,做出来抗生素领域40年来最大进展。


今年来,字节、腾讯、百度陆续发布了“智能体”这一AI应用。高深的词汇背后,大众可以把它理解成自己的AI分身,也有人形象把它称之为自己培养的一名“电子牛马”。


智能体适用于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教师、心理咨询、律师、医生等,第一波人已经率先创建了自己的智能体。创建方式也特别简单,只需要在相关搜索框里输入“智能体”三个字,就能一键创建。


驱动这群人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智能体能给自己带来收入,也就是已经有了初步的智能体商业模式。


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金凡在不久前的小米发布会上很好地总结了实现上述条件所需的三个关键前提:智慧、感知和记忆、操作能力。

从实用角度来说,“智慧”意味着越来越聪明,能完成更复杂的指令;“感知和记忆”意味着越用越懂你,能记住你的喜好,并能“因地制宜”地给出建议;“操作能力”则意味着各个设备都能实现服务,“一呼百应”。

遗憾的是,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曾观察到AI行业的现象:“目前发布的所谓AI手机,都是AIFeature(AI功能)手机,即用AI技术实现了一些AI功能。”

例如,相机能自动调节夜景、语音助手能进行语音识别等,功能不少但过于琐碎,缺乏一定的服务自主性,人们仍需自己一个个打开这些功能,且没有做到在人们需要的时候以最及时、便利的样态出现。

卢伟冰提到,“真正的AI手机是搭载基于AI大模型重构的操作系统”。

种种AI功能集成在一起,由AI给软硬件的双边赋能,这个完整的系统就是AIOS。它有许多特定的能力:系统出现问题时,它能自行推导出解决方案;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它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日常语句并执行命令。

什么是“更好地理解”?

小米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超级小爱”,更具体地说是超级小爱的“帮你记、帮你找、帮你填”。自己的银行卡、妈妈的身份证、闺蜜的收货地址、公司的发票、攻略里餐厅的具体地点、期盼已久的演唱会时间,任何APP里,一句“记一下”,超级小爱帮你存下信息;一句“填一下”,省去“选择文字”“复制”“打开软件”“点击空处”“粘贴”等一系列步骤。


基于AIOS的超级小爱,告诉人们:我不负责给出多么炸裂、酷炫、天花乱坠但没什么实际意义的AI功能,我只是想“帮你把日常小事都做好”——这也是雷军的原话。

姿态很低,很谦逊,可这就是AIOS的全部蓝图了吗?超级小爱就是AIOS的终极答案吗?



大模型已经变得靠谱了?

此前,据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

若AI未能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就可能会带来危害,这也是许多前沿科学家所担忧的。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龙·阿杰姆奥卢(Daron Acemoglu)则认为,AI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使GDP看似增加,但实际福利却可能下降,并未真正让人们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达龙的言下之意是,AI的功用应该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基础上,还应具备服务于人的优秀技能。

要达到这些目标,需要研发者更新观念和技术的飞跃。

其实,在小米不久前的发布会上,引起公众最大反响的是小米15的流畅度以及金凡的回归;还有双系统用户的互传功能,以及地表最快的四门车SU7 Ultra。

然而,大家忽略了小米布局的真正重点:AI全生态,它使所有设备基于AI协同工作,联动起来构建实体化的AI世界。

小米最新推出的智能系统已初步形成“人车家全生态”的联动。

例如,扫地机和窗帘可以识别你的指令,离家后自动扫地、起床后自动拉开窗帘;晾衣杆能记住你的身高并每次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汽车甚至能感知温度下降,提前询问你是否要先打开暖风。

这些功能令人满意和惊喜,也实现了小米对“智慧”“感知和记忆”“操作能力”的三个要求。但似乎还没有达到让人喜出望外、超乎想象的地步。

毕竟,消费者们往往只关注厂商已经提供的功能,很少或者是没有必要去思考其背后的意义和可能的前景。

其实,有了AIOS的基础后,小米AI全生态的想象空间无限扩大。

如果“感知和记忆”能力再延伸和加强,是否可以实现对更多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呢?

例如,是否能够记住人的口味、感知人的身心状态,并让操作系统在人劳累和闲适时分别准备适宜的饭菜,毕竟AIOS融合了接近人类的“神经网络”和强大的“专家系统”以进行推理。

再比如,米家智联已能感知人是否在家,但具体是谁在家?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多样化的传感器理应能根据不同的居家者提供不同的照顾方案。

再或者,若过了数年,家电和汽车本身都更加强大更加智能了呢?英伟达公司联合创始人黄仁勋也认为:“机器人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移动的物体都将实现自主运行。


为了实现AI全生态,小米已筹备了10年。

小米不追求打造多少硬件,也不是一上来就用昂贵的机器人把已有的家电统统替换掉。他们选择了温和的过渡方式:让智能系统覆盖已有的家电设备,无需再单独花钱花时间。

除了发展战略的理性克制,小米也坚持了一贯务实的作风。

他们不会“画饼”,也拒绝营销高深莫测的概念,他们的第一个小目标简朴异常:就是“先做好小事”,帮用户解决日常琐事。在发布会上,金凡说他们“心怀敬畏,只想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把这件事做好”。

在智能科技和汽车融合的大背景下,有的手机厂商开始和汽车合作,有的造车失败,有的找到了代工厂,但唯一一家亲自下场造车的科技大厂,是小米。

我们总是很难预测未来,其实回首过去也非易事。但谁也不能否认小米在2024年埋下的那颗种子,那颗“做好全面小助手”的种子,它为后续无数张王牌的发布迎来了开端。


过去两年,各大平台纷纷投入大模型的研发,相关基础设施已逐渐成熟,未来将更加注重应用的落地。

若仅停留在建设阶段而不加以应用,大模型将无法发挥其价值,甚至可能成为无用之物。从商业角度来看,AI投资也到了需要建立商业收益模型的阶段,不能无限期地只投入而不产出。

在B端企业领域,大模型的应用优势可能更加明显和实际。

目前,大模型在B端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客服、数字人交互等领域。

以智能客服为例,早期的客服系统多为关键词触发模式,相对机械,回答不够智能。但在大模型时代,随着其在语义理解、分析、总结能力上的提升,智能客服产品如百度智能云客悦、中国电信星辰语义大模型等,已具备较高的服务能力。

那在数字人领域,以前企业创建的数字人对话交互较为机械,服务能力不高,开发成本还很昂贵。但现在,像曦灵数字人平台4.0等平台,通过大模型技术,大幅降低了3D数字人的成本,并使其互动更加智能,不仅具备专业性,还具有情绪。

这些企业级应用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那对于我们做HR或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小伙伴,也在探索如何借助AI技术实现转型升级,GHR新打磨课程《AI赋能:HR工作效能跃升实战》,正是为身处变革浪潮中的HR从业者量身打造的实战宝典。


旨在助力大家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全方位提升工作效能,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迈向智能时代。


  • 精准招聘,人才选拔更高效

  • 员工培训,个性化发展更精准

  • 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更客观

  • 员工关系,沟通互动更顺畅

  • 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更有力


大模型或AI并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为了拓展人类的能力,使人们成为具备多种技能的“多面手”。


我们将带领HR从业者深入学习AI大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知识和实战技巧,让大家在AI的助力下,突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实现工作效能的飞跃,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免费试听课!

环球案例研究
点击关注!全球管理先进实践,就在环球案例研究
 最新文章